董仁虎 劉荔 李文志
(貴州省盤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貴州 盤縣 553537)
窗口技術在CT檢查中的應用分析
董仁虎 劉荔 李文志
(貴州省盤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貴州 盤縣 553537)
目的:分析窗口技術在CT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60例接受CT檢查患者臨床資料,對其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并按患者實際情況調(diào)查窗寬、窗位參數(shù),以建立顯像效果最佳的圖像。結果:CT檢查過程中在患者機體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窗寬及窗位參數(shù),表現(xiàn)出的影像結果均不相同。結論:CT檢查專業(yè)人員需熟練掌握窗口技術,根據(jù)患者病情與治療要求及時調(diào)整窗寬及窗位參數(shù),以提高CT檢查影像的清晰度和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窗口技術;窗寬;窗位;CT檢查
目前CT檢查已廣泛應用于多種內(nèi)外科疾病的臨床檢測中,窗口技術是分析CT檢查圖像的重要手段之一,該技術可利用窗寬、窗位的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影響影像顯示的清晰程度,并反映病灶及其周圍組織的關系[1]。本文針對已選定的560例接受CT檢查患者,按患者實際病情調(diào)整其機體各部位窗寬及窗位參數(shù)并予以總結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60例(新生兒共25例)接受CT檢查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357例,女203例,年齡出生后1d-83歲,平均(43.28±5.73)歲。本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對本實驗結果均未產(chǎn)生嚴重不良影響,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1.2 方法
本組患者均行CT檢查,掃描部位主要有頭顱、頜面部、眼眶、頸部、喉、胸部、腹部、脊柱及四肢、盆腔。設備:西門子SOMATOMEMOTion(歡悅)螺旋CT機,采用syngo soft system掃描軟件進行掃描,并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與治療需要適當調(diào)整窗寬與窗位參數(shù),以建立最佳圖像。
2.1 頭顱
腦組織窗寬設為80-100Hu,窗位為35-40Hu,若腦垂體/蝶鞍區(qū)病變,窗寬改為200-250Hu,窗位改為45-50Hu;腦出血者窗寬200-300Hu,窗位60-100Hu;腦梗死者采用窄窗60Hu。
2.2 頜面部及眼眶
窗寬設為300-400Hu,窗位設為30-40Hu,若觀察骨骼,窗寬改設為200-300Hu,窗位則為400-450Hu,以窄窗形式結合軟組織密度觀察軟組織細節(jié)。
2.3 頸部及喉
鼻咽、咽喉部的窗寬及窗位通常分別設定為300-350Hu、30-50Hu。
2.4 胸部
胸部常規(guī)CT檢查觀察方式分為縱隔窗與肺窗兩種模式,縱隔窗可清晰顯示心臟及大血管位置,還可觀察縱隔內(nèi)淋巴結大小、腫塊具體位置以及上述結構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縱隔窗窗寬設為300-500Hu,窗位則為30-50Hu。肺窗的窗寬設為1300-1700Hu,窗位則為600-800Hu,若對肺血管或肺裂進行觀察,對基礎窗寬、窗位分別予以調(diào)窄、調(diào)低處理,并利用兩窗相結合的雙窗技術對胸腔內(nèi)的腫塊病灶、纖維灶以及基層次進行清晰觀察,具體包括腫塊大小、形態(tài)、分葉、毛刺、胸膜征,其清晰度高于單一采用縱隔窗或肺窗觀察。
2.5 腹部
腹部CT檢查將窗寬設定為300-500Hu,將窗位設為30-50Hu;肝、脾部位CT檢查則對窗寬及窗位予以適當更改,窗寬改為100-200Hu,窗位改為30-45Hu;腎臟因含水量較大,CT檢查時窗寬改為200-300Hu,窗位則為25-35Hu;胰腺組織檢查時窗寬設為300-500Hu,窗位設為35-50Hu,且窄窗的窗寬、窗位分別設為120-150Hu、30-40Hu。
2.6 脊柱與四肢
常規(guī)脊柱CT掃描可顯示其周圍軟組織,窗寬一般設定為200-350Hu,窗位設為35-45Hu,骨窗的窗寬則為800-2000Hu,窗位為250-500Hu,且骨CT值通常約為1000Hu,肌肉約為40Hu,脂肪一般<-50Hu。
窗口技術是指圖像顯示技術中的窗寬與窗位,該技術利用計算機灰階軟件功能將圖像灰階調(diào)整至人眼視覺的灰階范圍[2]。CT機設置的CT值范圍通常在-2000Hu-4000Hu,X線通過物體后逐漸衰減的不同成像可提示CT值大小,并以對應的灰階形式顯示于圖像。窗寬及窗位對應整個CT值范圍相應位置,窗寬是已選定窗位的灰階范圍,窗位則是范圍內(nèi)某一所選擇的位置,圖像顯示以該CT值為中心,且與圖像亮度相關,窗寬的大小與機體部位大小通常呈正比,即較大窗寬適合肺、骨骼等較大部位,較小窗寬適合腦、腹部等軟組織部位[3-4]。常用機體組織CT檢查窗寬、窗位值為:頭顱軟組織窗(W)80、(L)50,骨窗(W)3200、(L)700;胸縱隔窗(W)350、(L)50,肺窗(W)1300、(L)-700;腹部(W)240、(L)50;脊柱(W)350、(L)40,骨窗(W)1500、(L)450,上述窗寬、窗位參數(shù)在多數(shù)情況下無法滿足診斷需求,需在此基礎上予以適當調(diào)整,以提高病灶顯示的清晰度,具體而言,病灶與周圍組織聯(lián)系緊密且邊界清晰度較低時,需適時調(diào)窄窗寬,以提高圖像對比度,提升病灶及其周圍組織分辨率;若需增加局部層次并擴大范圍,則需適時調(diào)整窗寬、窗位,以達顯示更清醒組織密度目的。準確理解、運用窗口技術,精確設定并適當調(diào)整窗寬、窗位,對提高圖像的顯示質(zhì)量(圖像對比度、病灶解剖結構、邊緣位置)具有積極意義,醫(yī)師在CT檢查具體操作中可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和后續(xù)治療要求適當調(diào)整窗寬、窗位,為疾病早期CT診斷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CT檢查操作者需提升調(diào)查技術的熟練程度,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及后續(xù)治療進行合理判斷,最大程度發(fā)揮CT檢查在定位、定量、定性診斷方面的優(yōu)勢,減少因不適當窗寬及窗位參數(shù)設置、調(diào)整導致病變誤診或漏診現(xiàn)象發(fā)生,以提高CT檢查圖像質(zhì)量,做好疾病的早期診斷工作。
[1]方金平,阮建波,李冬冬,等.探討CT窗口技術在超急性期腦梗死方面的診斷價值[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20(05):581-583.
[2]詹方明.CT窗口技術在診斷超急性期腦梗塞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3,45(04):428-430.
[3]莊勛慧,馮衛(wèi)華,徐文堅,等.迭代重建技術在CT檢查青年骶髂關節(jié)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2,28(04):796-799.
[4]張德健,徐卓東,徐向英,等.胸部CT檢查中兩種低輻射劑量技術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04):577-581.
R445.3
B
1009-6019(2015)08-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