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鳳 沈花英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醫(yī)院 上海 201299)
梅毒是由蒼白密螺旋體引起的生殖器所屬淋巴結及全身病變的性傳播疾病,妊娠合并梅毒不僅危害孕產婦的健康,而且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1]。梅毒對圍生兒的危害性也極大,可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死產、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以及分娩先天性梅毒兒等[2],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是高危妊娠的重點監(jiān)護對象。妊娠合并梅毒的發(fā)生呈上升趨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1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11例,年齡18 -39 歲,初產婦5例,經產婦6例,孕36 -40 周均在我院作產前檢查。追問病史,其中夫妻傳染3例,不潔性生活史2例,否認不潔性生活史6例。剖宮產6例,順產分娩5例,產婦與新生兒均無死亡。
1.2 方法:盡早明確診斷,及時治療,用藥足量,療程規(guī)范,不但可以治愈,也可避免傳給下一代[3]。實施制定母嬰阻斷的護理方案。做好產婦產前、產時、產后的消毒隔離工作,分娩后加強新生兒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并適時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導。
2.1 消毒隔離:梅毒的傳播途徑除了性接觸外,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及密切接觸傳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非常重要。
2.1.1 產前護理:梅毒病人入院后應安排在單獨病室,整個病房的盡頭,避免與其他產婦接觸。接觸梅毒病人要做好消毒隔離,接觸患者前后均應按七步洗手法或快速手消毒液洗手?;颊呖诒怼⒙犔バ膬x器等專用,避免交叉感染。
2.1.2 產時護理:對于選擇陰道分娩的梅毒產婦應安排在隔離產房待產和分娩,由助產士專人觀察助產。分娩時使用一次性產包、一次性棉墊,為了防止由產道引起的母嬰傳播,盡量縮短第二產程,行會陰側切,減少胎兒頭皮與陰道壁的摩擦。胎頭娩出后立即吸盡口鼻腔內的分泌物,保暖并檫干全身,保護新生兒少受母血及產道分泌物的污染。斷臍后及時留取臍帶血進行TRUST 篩查,必要時行TPPA 確診實驗。使用后用物和污物單獨打包焚燒處理。產床用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布類污染用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 后送被服室處理,器械用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 后送供應室處理。
2.1.3 產后護理:梅毒產婦大多營養(yǎng)狀況差,免疫功能下降,易發(fā)生產后感染和出血,必需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加強會陰護理。指導飲食,加強營養(yǎng),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出院后換下的床單被套枕套用含1000mg/L 有效氯消毒浸泡30min 后清洗,被褥枕芯在陽光下暴曬4 -6h ,病房內用含有消毒液噴灑消毒后再用紫外線燈照射60min?;颊哂眠^的一次性用品、衛(wèi)生巾、棉墊、分泌物的紙巾等物品要放入雙層黃色醫(yī)療垃圾袋里焚燒。采取血標本時應注明隔離標志,排泄物用2 倍量的10% -20%漂白粉乳液、嘔吐物加1/5 量干漂白粉,攪勻后加蓋作用2h 后再倒入廁所。醫(yī)護人員應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原則,做好自身防護。
2.2 新生兒的基礎護理:新生兒出生后,加強新生兒監(jiān)護,認真做好全身體格檢查、注意觀察體溫、體重、尿量、食欲及精神狀況、觀察新生兒全身皮膚情況、肝脾是否腫大、有無貧血、血小板下降等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為預防交叉感染,為新生兒沐浴與治療安排在最后進行,沐浴用具單獨使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操作前后手消毒。帶無菌手套。并且新生兒的用物應嚴格按照消毒隔離原則處理。浴池用含1000mg/L 有效氯消毒浸泡30min。另外,所有妊娠期梅毒分娩的新生兒常規(guī)用青霉素治療,每天2 次,每次2.5 萬U/kg。連用10 天。梅毒患兒出院后分別于2 個月、4 個月、6 個月、9 個月、12 個月復查RPR,陽性結果者需重復治療。
2.3 哺乳護理:未經治療或血非螺旋體為陽性的孕婦產后均不宜哺乳[4]。如果母親經過正規(guī)治療,RPR 滴度下降4 倍以上或RPR 滴度在1:2 以下并且嬰兒口腔黏膜無破損者可以進行母乳喂養(yǎng),但要注意指導喂養(yǎng)的方法,使嬰兒正確含接吸吮,或用奶罩套在乳頭上保護乳頭,告知產婦梅毒可經乳頭破裂或其他原因使母血混入母乳中造成污染。而未經治療或治療后滴度仍高者,暫緩母乳喂養(yǎng),建議改為配方奶人工喂養(yǎng),指導患者在喂奶前洗凈雙手,使用已消毒的專用器具。這樣以來既可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又能增強嬰兒抵抗力與促進母嬰間的情感。
2.4 心理護理:患者得知自己患有此病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羞恥感以及憤怒、恐懼、焦慮、內疚等不良情緒和心理,此時心理護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士應該主動與其交談,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耐心解答她們的問題,鼓勵她們將自己的內心表達出來,談話時注意保護隱私,避免公共場合,并予以保密;向其講解有關梅毒的注意事項、預防常識、健康教育,給與她們心理支持,將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中,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與關懷,使之以積極的態(tài)度驅走梅毒。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理解和支持,讓她配偶了解同時進行檢查、治療的必要性,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治療與護理。
2.5 健康教育:梅毒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性傳播疾病,根據患者文化程度進行有關本病的健康教育。對患者耐心介紹疾病特點、傳播途徑、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加強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及告知患者其對新生兒的影響和消毒隔離措施的重要性。使患者認識到梅毒是可以治愈的,給與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早期、正規(guī)、足量的治療及定期隨訪。囑患者不能只顧及自己隱私而私自用藥,從而延誤病情,必須嚴格遵醫(yī)囑正規(guī)治療與檢查,常用藥物首選青霉素,對青霉素過敏者則選用四環(huán)素、紅霉素。同時,梅毒產婦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指導其加強營養(yǎng),少量多餐,進食高熱量、熱蛋白、高維生素、刺激性小、易消化的飲食。
2.6 出院指導:性接觸是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約占其95%以上。出院時向患者講解性心理、性衛(wèi)生和性病的危害教育,開導他們應規(guī)范性行為,指導他們進行自我防護,囑其注意休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搞好個人衛(wèi)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增強防治意識。強調梅毒的傳播途徑、堅持按療效用藥和夫妻同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避孕措施,再次懷孕者要待梅毒完全治愈后。講解其定期檢查等宣教,血清學檢查第一年每三個月一次,第二年六個月一次,第三年在年末復查一次[5],總之治愈后隨診3年直到血清學試驗陰性3 個月以上。
上述11例梅毒產婦經過規(guī)范治療及個性化護理后出院都診斷為臨床愈合,產后三個月讓產婦到我院皮膚科進一步治療和隨訪。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的改變以及對性疾病認知度的不足使性傳播疾病的發(fā)生率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孕產婦梅毒也相應增加[6]。這是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總之,重視婚前檢查,加強產前產時產后的個性化護理及健康宣教,提高妊娠合并梅毒的診斷率,對于減少圍生兒不良結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7],并且能避免胎傳梅毒的發(fā)生。
[1] 樂杰.謝幸.婦產科學[M].6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79 -180.
[2] 鄭俢霞主編.婦產科護理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93 -194.
[3] 蘇明榮.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結局及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1):197 -199.
[4] 彭飛玲,曾巧平,劉遂弢.循證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預后影響的研究[J].(下旬刊),2012,20(3):1 -3.
[5] 葉順章.邵工庚.性病診療與預防.[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53.
[6] 黃玲.妊娠合并梅毒產婦的臨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4):64 -65.
[7] 郝麗麗,季必華.妊娠期梅毒的診療進展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34(6):405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