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芬燕
(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湖南 衡陽 4219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分泌性疾病,在我國患病人群中,以2 型糖尿病為主,占93.7%,1 型占5.6%,其他類型占0.7%,發(fā)病年齡一般>40 歲,體重肥胖,"三多一少"癥狀不典型,心血管并發(fā)癥為主要死因,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發(fā)病率近年來有增加趨勢,病情發(fā)展迅速,癥狀難以控制,預后較差。肺結核可進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謝紊亂,而代謝紊亂又加重肺結核,形成惡性循環(huán),兩病相互影響,對患者極為不利,因此必須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礎上治療肺結核才能奏效,我科自2012 -2013年共收治86例合并癥病患者,現將我們的臨床護理介紹如下:
本組86例,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齡42 -70 歲,均為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
2.1 飲食護理:飲食護理是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糖尿病為代謝性疾病,需嚴格控制飲食,肺結核為慢性消耗性疾病,往往表現出營養(yǎng)狀況差,貧血甚至低蛋白血癥,故要解決嚴格控制飲食與保證足量營養(yǎng)供給之間的矛盾,使之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有利于肺結核的治療與康復。飲食治療原則是熱量充足,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特別是鈣的供給。適當提高熱量的攝入,但一定要加強血糖的監(jiān)測,在滿足總熱量恒定下,采用高纖維,高鈣,中蛋白,中脂肪飲食。如:粗糧,豆類,牛肉,雞蛋,排骨,各種新鮮蔬菜,水果,有條件者,應堅持少量多餐,定時進餐,飲食中糖類不要限制太死,盡量不吃或少吃含單糖或雙糖的食物,如:冰激凌,甜點,飲料等。肺結核要求禁止煙,酒,禁辛辣食物,在服用異煙肼期間避免吃魚。由于肺結核病用藥多,對胃腸有刺激,所以應適當調整飲食的種類,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加食欲。
2.2 檢查:為了使結核病盡快得到有效控制,在結核化療前先對患者進行療涂片檢查,抗菌桿菌3 次,血、尿、肝功能各1 次,胸片或CT 片1張。治療期間每月痰涂片2 次,每3 個月查血、尿、肝功能各1 次,療程末攝胸片或CT 片1 張。
2.3 藥物指導
2.3.1 有計劃、有目的向患者及家屬逐步介紹有關藥物治療的知識。
2.3.2 強調早期、聯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化療的重要性,使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2.3.3 加強服藥管理,早期加強護理工作中的主動性和責任心,每次待患者服下藥后方可離開,避免漏服,錯服,逐步讓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服藥的習慣。
2.3.4 解釋藥物不良反應,重視強調藥物的治療效果,以激勵患者全程化療,服藥期間重點觀察不良反應。
2.3.5 關于低血糖的癥狀及預防,低血糖可表現頭暈、眼花、無力、饑餓感、出虛汗、心跳加快等,出現類似癥狀及時報告醫(yī)護人員。預防低血病要按時進餐,生活有規(guī)律,每次用胰島素前仔細核對劑量,活動量要恒定,常監(jiān)測血糖,不可隨意增加降血糖藥物,隨身攜帶飲食,注意不要用甜味劑的食品來治療低血糖。
2.4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自身兩種疾病,且均為慢性消耗性疾病,療程長,治療時間長,經濟負擔重,患者往往有自卑、焦慮、悲觀、自暴自棄,對治病失去信心?;颊咦≡汉螅o士要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談,在護理過程中,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不同特點,進行針對性護理,以消除患者因疾病帶來的不良心理因素。其次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有關結核病及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強調全程治療的重要性,提高遵醫(yī)行為,還可請治療效果好的患者現身說法,交流治療經驗,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1 做好基礎護理,對重癥臥床患者應勤翻身,推背,按摩受壓部位,預防繼發(fā)感染和壓瘡的發(fā)生。
3.2 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制定胰島素注射部位計劃表,防止發(fā)生感染。
3.3 保持病房空氣新鮮,每日通風,紫外線消毒,用消毒液擦拭地面、物品,勸告患者不能到他人病房,以減少交叉感染。
3.4 加強對患者的結核病知識的健康教育,加強患者痰液的管理。
注意休息,生活有規(guī)律,勞逸結合,預防感冒,調整心理狀態(tài),保持心情舒暢,堅持服藥,合理飲食,定期復查,指導患者學會服藥的正確時間,劑量、次數。指導注射胰島素的正確部位、方法、注意事項及低血糖的預防,處理等。
[1] 吳愛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人的護理體會.[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6年08 期
[2] 肖和平,結核病防治新進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2]
[3] 陳鳴敏,臨床路徑在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 19(5):68
[4] 錢榮立,糖尿病臨床指南[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