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燕 林明霞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yī)院潔凈手術部 福建泉州 362000)
男性患者手術全麻前后導尿及配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比較與觀察
肖慧燕 林明霞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yī)院潔凈手術部 福建泉州 362000)
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準備接受手術的男性患者在麻醉前或麻醉后留置導尿管的臨床指標影響。方法:將擇期手術術中需留置導尿的男性患者160例,隨機分為麻醉前導尿和麻醉后導尿2組,每組80例,每組再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麻醉前導尿組在全麻誘導前1 h在病房按常規(guī)方法行留置導尿術,麻醉后導尿組病人在全麻插管后后按常規(guī)方法行留置導尿術。干預組予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男性患者在術前麻醉后實施導尿比麻醉前導尿有效、簡單、安全,患者疼痛程度減輕。對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進行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廣。
男性患者;手術;麻醉;導尿術;無痛;護理
術前留置導尿是術前準備工作之一,目的是使手術病人排空膀胱,預防尿潴留,避免影響術中操作及術中損傷,還可以通過觀察尿液的量、顏色了解病情并及時調(diào)整用藥和輸液速度。但留置導尿是一種有創(chuàng)操作,加之患者手術前普遍存在緊張恐懼等心理,尤其是男性患者因生理解剖特點,導尿時操作不當易引起患者疼痛不適、尿道黏膜的損傷等情況。因此,我們對全麻時男性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導尿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并且對護理干預在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舒適度的影響進行了比較和觀察。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3~9月我院160例需接受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排除排尿困難和精神障礙患者),均需留置尿管。將160例男性患者隨機分成清醒導尿組和麻醉后導尿組。對照組年齡在16~80歲,平均年齡47歲。實驗組年齡在18~83歲,平均年齡48歲。每組再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干預組予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
1.2 方法于術前1天常規(guī)訪視患者,要證患者留置導尿的必要性,并實行心理疏導,緩解病人的緊張、恐懼心理,麻醉前導尿患者于術前1 h在病房中行導尿術,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并記錄導尿前后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麻醉后導尿患者在接入手術間后常規(guī)建立靜脈通路,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并記錄導尿前后SBP、DBP、HR,在麻醉效果滿意后行導尿術。所有患者均使用一次性雙腔氣囊導尿管(品牌???)。對頭次導尿者,一般選擇14號~16號的乳膠導尿管,老年人尿道口松弛,收縮力差,可以選擇粗一些的導尿管,一般為2O號~22號,以防漏尿[1]。
操作過程:(1).準備好導尿用物,到房向病人說明其目的,病人同意合作,再遮擋病人。(2).鋪治療巾于病人臀下,開消毒包,備消毒液,左手戴手套,用消毒液棉球清洗陰莖兩次。左手持無菌紗布包住陰莖,后推包皮,充分暴露尿道口及冠狀溝,嚴格消毒尿道口、龜頭,螺旋形向上至冠狀溝,共3次,最后消毒陰莖背側及陰囊5次,每個棉球限用一次。在陰莖及陰囊之間墊無菌紗布1塊。(3)打開導尿包,備0.1%新潔爾滅溶液,無菌石蠟油。戴無菌手套,鋪洞巾?;瑵檶蚬?8-20cm.暴露尿道口,再次消毒,提起陰莖使之與腹壁成60度角。(4)另換止血鉗持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18-20cm左右,見尿后再插入1-2cm。給氣囊注入10m1的生理鹽水后輕拉尿管使氣囊壓迫尿道內(nèi)口,接尿袋。
導尿管留置期間的護理:(1)患者入院后即分配對應護士與患者溝通,充分了解患者需求,根據(jù)需要改進護理質(zhì)量,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依賴與信任,提高患者滿意度和對疾病治愈的自信心。(2)病房中常備一次性導尿包模具,對需接受導尿患者熟悉導尿管的形狀、功能、作用,向其解釋操作過程,消除患者因不具備醫(yī)學知識引起的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3)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觀察記錄尿顏色量性質(zhì)。在此期減輕插管過程中對尿道黏膜的損傷。(4)插管成功后,應適當調(diào)整尿管位置,讓期與尿道呈水平,并將導尿管固定于股內(nèi)側。手術結束后要幫助患者主動或被動翻身,每隔3~4小時為患者翻身1次,手術后六小時要讓患者自行做適當運動。(5)保證病房內(nèi)空氣流暢,溫度25°C左右,濕度<60%,讓患者有足夠睡眠時間,防止過多陪護[2]
2.1 男性導尿術成人男性尿道全長約17-20cm,有兩個彎曲即活動的恥骨前彎和固定的恥骨下彎;三個狹窄部即尿道內(nèi)口、膜部和尿道外口,導尿時,須掌握這些解剖特點,以便導尿管順利插入。
2.2 清醒期導尿與麻醉后導尿利弊的分析尿道有豐富的神經(jīng)支配,對溫觸痛覺特別敏感,患者在清醒狀態(tài)下導尿,恥骨上三角區(qū)膀胱三角區(qū)會受到刺激,引起尿道口疼痛[3]。所以在意識清醒狀態(tài)下插入導尿管患者會產(chǎn)生明顯的應激反應,特別是男性病人,當尿管插入時多數(shù)病人表現(xiàn)出難以忍受的緊張與痛苦,導致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指標改變。而在麻醉后留置導尿管,因為患者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一方面不存在對導尿的恐懼和尷尬心理,另一方面施行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后,肌肉松弛,神經(jīng)反射遲鈍,此時行導尿,患者無痛覺,對刺激無反應,血壓、心率均無明顯改變,并提高了留置尿管一次性成功率。
綜上所述,導尿是大中手術及長時間手術患者術前的醫(yī)療護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導尿順利與否,可直接影響手術的開展及術后患者的康復。麻醉后導尿及有效必要的護理干預,對于安全、順利地施行導尿術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而如何減少術后因?qū)蛞鸬脑陝印Σ煌樽矸绞竭x擇不同的導尿時機、甚至于導尿時采取的消毒劑和體位以及是否需配合使用局部麻醉藥物,都有待進一步探討。
[1]程連心.留置導尿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J].家庭護士,2008,6 (2A):290.
[2](王改珍.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舒適度和疼痛刺激度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3,6(8A):118.)
[3]趙寶昌,崔秀云.疼痛學[M].3版,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531.
R61
A
1009-6019(2015)01-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