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五醫(yī)院干部病房 (西安 710082) 栗 程 袁 銘 郭文怡 王治倫
左西孟坦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
西安市第五醫(yī)院干部病房 (西安 710082) 栗 程 袁 銘#郭文怡#王治倫▲
目的: 探討左西孟坦治療失代償?shù)团叛啃乃サ挠行约鞍踩浴7椒ǎ?選取因缺血性心肌病或擴張型心肌病的誘發(fā)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隨機分為3組,分別給予左西孟坦(LS)、西地蘭和多巴酚丁胺治療,并觀察給藥后的病情指標變化。結(jié)果:臨床給藥24h后左西孟坦組BNP、C反應蛋白、白介素6和心臟彩超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較西地蘭組和多巴酚丁胺組明顯改善。結(jié)論:左西孟坦在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方面短期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正性肌力藥多巴酚丁胺和西地蘭,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以作為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療藥物。
心力衰竭是心臟病的末端,具有病死率高、復發(fā)率高等特點,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ACE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可阻斷心室重塑,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率,但對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和慢性心衰急性發(fā)作,這些藥物在短期內(nèi)無法取得顯著療效。左西孟坦(LS)為新型的鈣離子增敏劑,本研究探討左西孟坦在治療急性左心衰的治療效果,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西安市第五醫(yī)院和西京醫(yī)院就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57~83歲,平均66.4歲,病程2周至10年,均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診斷。隨機分為3組,其中左西孟坦(LS)組18例(男7例,女11例);西地蘭組23例(男9例,女14例);多巴酚丁胺組19例(男8例,女11例)。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LS組初始給予左西孟坦負荷量為6~12ug/kg,注射時間10min,隨即以0.1μg/(kg ·min)起微量泵入并維持24h;西地蘭組給予西地蘭0.2g/次,微量泵入;多巴酚丁胺組給予多巴酚丁胺2~4μg/(kg·min)并持續(xù)24h。
3 觀察指標
3.1 實驗室指標:血常規(guī)、ESR、CRP、白介素6(IL-6)及腦鈉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
3.2 呼吸困難程度評估:平臥位1分;夜間陣發(fā)性困難2分;半臥位3分;端坐呼吸4分。
3.3 全身狀況評估:肺部啰音,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水腫和乏力各得1分。
1 三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LS組總有效率為94.4%(17/18),明顯高于西地蘭組78.3%(17/23)和多巴酚丁胺組73.7%(14/19)。三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見附表。LS組與西地蘭組、多巴酚丁胺組呼吸頻率、BNP、IL-6和呼吸困難程度評分、全身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減低,而LVEF指標增高(P<0.05)。
附表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比較±s)
注:*治療前后比較,P<0.05 ; ▲ 與西地蘭組和多巴酚丁胺組比較,P<0.05
3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三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可達6%~10%,傳統(tǒng)的正性肌力藥物如強心甙、β受體刺激劑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藥物雖能改善癥狀,但不良反應大,長期應用甚至增加病死率[1],尋找一種能有效治療急性心衰且能降低病死率,不良反應小的新型藥物,成為臨床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對正性肌力藥物左西孟坦(LS)的研究逐步增多,總結(jié)LS的主要作用包括:選擇性增加肌鈣蛋白C(Tnc)對鈣離子的敏感性調(diào)控;降低細胞炎性因子水平;誘導ATP敏感鉀離子通道開放促進血管擴張[2]。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LS組與西地蘭組、多巴酚丁胺組呼吸頻率、BNP、IL-6和呼吸困難程度評分、全身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減低,而LVEF指標增高,使用LS不增快心率,也未見LS組出現(xiàn)其他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說明左西孟坦對于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西地蘭及多巴酚丁胺。本研究結(jié)論與陳亮在心肌梗塞并發(fā)心力衰竭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3]。
本研究結(jié)果說明,左西孟坦在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方面短期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正性肌力藥多巴酚丁胺和西地蘭,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以作為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強心備選藥物。并具有起效快,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等特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被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所證實。
[1] Mc-Murray JJ,Pfeffer MA.Heart failure [J]. Lacnet,2005,365(15):1877.
[2] Papp Z, Edes I,Fruhwald S,etal. Levosimedndan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consensus of experts on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levosimendan [J ].Int J Cardiol,2012,159(2):82-87.
[3] 陳 亮,林 松,陳紹良,等.左西孟坦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研究[J].心血管康復雜志,2013,22(6):598-601.
(收稿:2014-12-25)
*陜西省衛(wèi)生科研基金資助(2012E7)
心力衰竭,充血性/藥物療法 鈣通道激動藥/治療應用 @左西孟坦
R546.6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5.040
#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心內(nèi)科
▲通訊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地方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