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性癡呆的社區(qū)護理干預研究
臧少敏
老年性癡呆又稱為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性病變,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1]。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fā)展,AD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引起各國政府和醫(yī)學界的普遍關注。目前,我國AD人群已達600萬以上,患者數(shù)居世界各國之首,但是能夠到醫(yī)院就診和有效治療者卻較少,僅占兩成左右[2],絕大多數(shù)AD患者在居家環(huán)境中由親屬照顧。因此,針對AD的社區(qū)護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對AD患者進行干預及對其照顧者進行干預兩部分內(nèi)容?,F(xiàn)綜述如下。
1對老年性癡呆患者進行干預
對AD患者進行社區(qū)干預時,社區(qū)需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根據(jù)每位老人病情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并定期進行病情監(jiān)測,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有研究顯示,對AD患者進行干預,可以改善其認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降低誤吸(服)、跌倒、走失等家居安全意外的發(fā)生率,減少激越行為的發(fā)生;對晚期AD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還可降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壓瘡的發(fā)生率,降低醫(yī)療費用[3-13]。
1.1健康教育雖然目前尚無治療AD的有效方法,但已發(fā)現(xiàn)多種危險和保護因素。例如,娛樂和社會活動、軀體鍛煉、持續(xù)思維刺激、較高教育經(jīng)歷、降膽固醇藥等是AD的保護因素,高齡、肥胖、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吸煙、飲酒等是危險因素[14]。慶幸的是,大多數(shù)危險因素是可以改變和預防的。因此,應對公眾、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及早、中期AD患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預防知識,對可控性危險因素進行綜合控制,如戒煙、限酒、減輕體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提高預防癡呆的風險意識。健康教育還應包括遵醫(yī)行為指導,指導和督促患者及其照顧者遵醫(yī)囑定時服藥,并詳細講解用藥注意事項,確保用藥安全[3]。
1.2膳食指導有研究顯示,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ω-3不飽和脂肪酸等對維持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有益[15]。各種膳食結構中,地中海膳食不僅與AD的低發(fā)生風險有關,而且可降低MCI的發(fā)生及其向AD的轉化[16]。基于此,應指導老年人調(diào)整膳食結構,減少肉類、黃油、高脂乳制品、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谷類、豆類、魚類、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1.3休閑療法休閑療法以其生動活潑、易于患者接受、經(jīng)濟實用、簡便易行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根據(jù)活動類型,休閑療法大致分為藝術療法、游戲療法、園藝療法、運動療法等[4]。通過肢體肌肉活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增加大腦血流量,提高腦供氧,改善腦組織營養(yǎng)與代謝。運動刺激可維持大腦的興奮狀態(tài),防止精神衰退。經(jīng)常規(guī)律的活動鍛煉可以降低AD發(fā)病的風險,增強AD患者及認知功能損害者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正性行為和總體健康[17]。對于MCI及早期AD患者,鼓勵其根據(jù)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休閑活動,如種花、種菜、手指操、太極拳、慢走、體操、跳舞、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以無不適為度[3,5];或參加有利于預防癡呆的集體活動項目,如琴棋書畫比賽等[6]。還可通過社區(qū)老年服務中心組織患者參加各種手工勞動、文娛活動,增強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延緩疾病進程[7]。研究表明,休閑療法可以改善患者心境,引發(fā)患者正面情感,減少患者的激越行為和攻擊行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4,8]。休閑療法在國外已形成多種理論派別,而國內(nèi)對于休閑療法的研究較少,尤其缺乏各種休閑療法對于國內(nèi)AD患者有效性的實證研究。鑒于休閑療法的經(jīng)濟實用、簡便易行,可考慮將其用于國內(nèi)居家AD老人的護理干預。
1.4認知功能訓練認知功能訓練方法包括定向力訓練、緬懷訓練、記憶力訓練、注意力訓練、分析、判斷、推理等能力訓練[3,5,9]。訓練中應根據(jù)老人的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程度,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訓練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首先訓練最簡單的動作,訓練時先示范,再讓患者模仿,再給口頭提示,最后讓其單獨完成[9]。定向力訓練,包括對定向力障礙的患者進行時間認知、地點識別、人物識別等3個方面的訓練,如讓老人識別病房或臥室的位置等[3,5,9]。緬懷訓練,可以通過小組活動,借助于老照片、音樂及錄影帶、物品等幫助患者回憶一生的往事,并訓練讓其敘述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幾件大事,其中要說出近三年來最高興和最重要的兩件事,以激發(fā)患者的遠期記憶,增強其正性生活體驗[3,5]。通過對老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官刺激進行記憶力訓練,如反復給老人講解數(shù)字、文字、圖片、實物等,讓患者反復記憶。
1.5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及生活照護對于早期AD患者,要督促其生活自理,如刷牙、洗臉、整理儀容、入廁、收拾衣物等,這些活動能給大腦以有益的刺激,不僅使他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有利于改善其自理能力[10]。應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選擇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包括個人衛(wèi)生、進食、更衣、入廁、洗漱、沐浴、生活工具的使用等進行訓練,如訓練患者用勺進餐,自行穿脫衣褲和使用指甲剪、電話等[3,5,7]。先敘述并示范,然后讓患者模擬,每日活動安排從簡單到復雜。對于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社區(qū)護理人員應與照顧者共同確定患者的居家照料方式,給予患者生活照護,滿足其生理需要[11]。值得注意的是,照料癡呆老人,并不等于替他們做一切事,那將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應鼓勵他們自己做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同時給予必要的幫助。
1.6情感支持照護人員應與癡呆老人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予以開導,調(diào)動家庭成員的積極性,鼓勵家庭成員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注與理解,多與患者交流、談心,增加對其情感支持,使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減輕其心理壓力[3,7]。對于照顧者不是家庭成員的癡呆老人,還可以采用模擬在場療法,即把家屬對癡呆患者說的話錄音或錄像,放給患者聽,用這種方法降低癡呆患者激越行為的效果已得到實驗證明[8]。此外,寵物療法,即讓AD患者與狗、貓、魚甚至絨毛玩具、電子寵物進行接觸,也是滿足患者情感需求的一種方式。國內(nèi)尚未發(fā)現(xiàn)關于模擬在場療法、寵物療法的相關研究。
2對照顧者進行干預
AD患者的照顧者除要承擔大量的體力勞動,如協(xié)助患者洗浴、更衣、如廁等,還要隨時面對和處理患者的行為和精神癥狀,如,激越和徘徊行為等,這給AD照顧者帶來沉重的負擔。國內(nèi)對AD患者照顧者進行的社區(qū)干預,包括健康教育、技能訓練、安全指導及情感支持等措施。對照顧者進行上述干預,有助于減少照顧者心理問題的發(fā)生,降低其困擾度,減輕照顧者負擔[18-20]。
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通常是針對患者和照顧者同時開展的。根據(jù)AD患者及照顧者健康知識需求,定期開展講座,現(xiàn)場進行AD疾病知識及護理知識的宣教,發(fā)放AD患者及照顧者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手冊,并詳細講解,使照顧者理解掌握。社區(qū)服務中心還可以通過每周1次的電話訪問和家訪,傾聽患者及照顧者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11,13]。
2.2技能訓練對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時可同時進行技能訓練,包括訓練溝通技巧、居家環(huán)境安排、日常生活照顧技能訓練活動安排、行為問題指導等。溝通技巧,即指導照顧者如何與患者進行有效交流;居家環(huán)境安排,包括指導照顧者調(diào)整環(huán)境,保持環(huán)境的安全、穩(wěn)定等;日常生活照顧技能訓練,即指導照顧者如何補償患者能力的不足,如何保持患者現(xiàn)存的自理能力,并指導照顧者進行預防壓瘡、肢體功能鍛煉、預防泌尿系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的技能訓練;活動安排,包括提供文娛活動及認知鍛煉方面的建議,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訓練的技能等;行為問題指導,即向照顧者介紹如何預防和應對患者出現(xiàn)的行為問題等。
2.3安全指導AD患者出現(xiàn)的家居安全問題,以誤吸、誤服、跌倒、走失、熱傷、自傷或傷人等問題最為嚴重[21]。針對上述安全問題,對照顧者進行安全護理指導,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減少家居安全意外的發(fā)生。如預防走失的措施包括:加強對患者的看管,外出時有專人陪伴,在患者口袋內(nèi)放入寫有姓名、地址、聯(lián)系電話的安全卡片,妥善保管家門鑰匙等;通過進行居家無障礙環(huán)境設計,預防老人發(fā)生跌倒;預防自傷或傷人的措施包括:對于銳器、火柴、玻璃、繩子等危險物品及藥物妥善保管,老人服藥時幫助其將藥全部服下避免錯服或過量,將興奮、躁動的患者安置于安靜的環(huán)境中等。
2.4情感支持AD患者照顧者承受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因此,應給予照顧者情感支持,鼓勵照顧者尋求可獲得的家庭或社會支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或娛樂活動等緩解壓力[19]。定期召開社區(qū)的AD患者照顧者聯(lián)誼會,為照顧者提供了交流和調(diào)整的平臺。照顧者在聯(lián)誼會上可以互相傳授照顧經(jīng)驗,取長補短;還可以傾吐自己的感受或發(fā)泄內(nèi)心的痛苦,并獲取同伴的支持和鼓勵,建立信心。照顧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支持,對于緩解壓力,減輕照顧者焦慮是有效的。
3小結
對AD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性應同時對患者本人及其照顧者雙方進行干預。對AD老人進行干預時,要注意干預對象的癡呆嚴重程度,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早中期或重度AD患者應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干預方式應為綜合性護理干預,如采用家訪、電話隨訪、定期服務咨詢、聯(lián)誼會等形式對AD老年人及其照顧者同時進行健康教育、膳食指導、休閑療法、認知功能訓練、技能訓練、安全指導、情感支持等多種綜合性干預措施。干預后要使用簡明精神狀態(tài)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工具對干預結果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俞璐.中醫(yī)辨證論治方案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研究[D].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2012.
[2]南鶴,王秀霞,李爽,等.老年癡呆的護理進展[J].吉林醫(yī)學,2013,34(28):5876-5878.
[3]王錦玲,郭亮梅.我國老年性癡呆護理的研究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16-18.
[4]李小雪,李冬梅.休閑療法在癡呆癥精神行為癥狀干預中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84-286.
[5]張詩琪,賴錦玉,黃金月.音樂干預在癡呆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0):1042-1045.
[6]李冬梅,許虹.國內(nèi)癡呆癥患者的護理及干預文獻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5):400-403.
[7]郝玉梅,史連盟,刁海鑫,等.社區(qū)綜合心理干預對老年癡呆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6):608-610.
[8]莫美珍.老年癡呆患者的精神護理及家庭康復護理支持分析探討[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3):110-111.
[9]汪婷,沈軍.生活方式對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6(34):3196-3198.
[10]王利群,關青,王軍輝,等.吉林市老年癡呆病人社區(qū)護理干預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9):1905-1906.
[11]李桂林,費靜霞,冷文娟,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性癡呆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62-64.
[12]周芳,張玲,張小寧,等.居家老年癡呆病人激越行為的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1,25(2B):465-466.
[13]凌鳳英,卓新,陳陽玉,等.家庭護理干預對居家老年癡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3,12(5):45-47.
[14]何勤女.社區(qū)護理干預在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11):232-233.
[15]張燕坤.飲食與老年癡呆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24(5):587-588,609.
[16]戚韻雯,晏勇.地中海飲食與癡呆預防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3,42(8):949-951.
[17]李小雪,李冬梅.休閑療法在癡呆癥精神行為癥狀干預中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84-286.
[18]陳敏,徐曉筑,任渝江,等.老年癡呆患者院外照顧者健康教育指導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9):1797-1798.
[19]尚少梅,王志穩(wěn),鄧述華,等.護理干預對減輕社區(qū)癡呆患者照顧者負擔的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88-90,101.
[20]蔣芬,李春艷,王慶妍,等.老年期癡呆患者照顧者照顧負擔與社會支持及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3(4):5-8.
[21]李小潔,任曉靜,孫婷婷.老年癡呆患者居家安全隱患及防護對策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1):157-159.
(本文編輯馮曉倩)
收稿日期:(2014-09-18)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