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西小說的悲劇意識比較——以《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與《另一種婦女生活》為例

        2015-03-20 01:05:49閆金艷
        滁州學院學報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愛米麗有限性姐妹倆

        唐 軍,閆金艷

        中西小說的悲劇意識比較
        ——以《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與《另一種婦女生活》為例

        唐 軍,閆金艷

        《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和《另一種婦女生活》分別是美國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納和先鋒派代表作家蘇童對女性的解讀。筆者從中西小說的悲劇意識這一角度對這兩部作品做了比較研究,分析了中西小說悲劇意識的異同后發(fā)現(xiàn):其相同點為中西悲劇意識本質(zhì)內(nèi)涵相同、悲劇人物性格缺陷相同和悲劇性結(jié)局相同;不同點為沖突根源不同和沖突處理不同。對讀者理解中西小說女性悲劇以及中西小說悲劇意識的異同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悲劇意識;相同點;不同點

        《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以下簡稱《玫瑰花》)是美國作家威廉·??思{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在1930年一經(jīng)發(fā)表便引起極大反響,為后世大量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范本。小說講述的是南北戰(zhàn)爭后南方?jīng)]落貴族格里爾生家族的大小姐愛米麗的悲劇愛情。對于《玫瑰花》這一文本的國內(nèi)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對主人公悲劇根源的探討,代表作是《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讀??思{的小說‘獻給艾米莉的玫瑰’》,揭示了艾米莉作為南方人對南方傳統(tǒng)觀念的順從與反抗及艾米莉悲劇的成因;二是對小說敘事結(jié)構(gòu)的研究,主要是對文章中運用的時間倒錯,人稱代詞所指模糊的手法和敘述視角的問題的探討;三是女性主義方面的研究,朱慧在其文《對‘獻給愛米麗的玫瑰’的女性主義角度》中呈現(xiàn)了女性在父權(quán)制下的生活;四是對??思{的南方故土情懷的研究,主要是揭示福克納在《玫瑰花》中展現(xiàn)出來的自己故鄉(xiāng)的鄉(xiāng)土人情。

        《另一種婦女生活》(以下簡稱為《婦女生活》)是中國先鋒派作家蘇童的代表作之一,該小說描述了在簡氏醬園樓下工作的三個女店員和在樓上簡氏姐妹的悲劇人生。前人對于《另一種婦女生活》的研究不多,分別是從小說中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及女性主義方面分析。

        前人對這兩部作品的各自研究比比皆是,但是筆者尚未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兩部作品的對比研究。《玫瑰花》的背景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婦女生活》的時代背景是中國的19世紀中后葉,彼時的中國經(jīng)歷了前清覆滅和國民黨統(tǒng)治的戰(zhàn)亂紛擾。由此可見,愛米麗與簡氏姐妹都是在巨大社會歷史變革中成長的。兩部小說的時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成長經(jīng)歷為研究兩部作品的可比性提供了時代基礎(chǔ)。

        本文旨在從中西小說的悲劇意識這一不同角度對《玫瑰花》與《婦女生活》進行對比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礎(chǔ)上,研究中西悲劇意識在這兩部作品上體現(xiàn)的異同。

        一、中西悲劇意識的相同點

        (一)悲劇意識本質(zhì)相同

        悲劇意識是什么呢?它是指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和社會發(fā)展進程中,體現(xiàn)在某些人物身上的那種“無為而為”的心理傾向。[1]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人類對自己所遭遇悲劇性命運的感受和認識,明知自己的局限性卻仍然挑戰(zhàn)無限性,試圖超越自身有限性。

        人類有自我保護的原始欲望,在遭遇威脅或傷害時,會自主地作出反抗來進行自我保護,盡管希望渺茫,仍會為了生存下來而拼盡全力。[2]這種挑戰(zhàn)無限性,試圖超越自身有限性的意識形態(tài)便是人類所共有的悲劇意識。

        在《玫瑰花》中,深受南方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貴族小姐愛米麗對北方黑人工頭荷默一見傾心,但是卻受到固守南方傳統(tǒng)思想的父親和小鎮(zhèn)居民的限制,不能自由追逐愛情,但愛米麗試圖挑戰(zhàn)自身有限性,通過與荷默駕車出游來無視他人的指點,然而終是敵不過內(nèi)心的痛苦掙扎而毒死荷默。愛米麗意識到荷默終要離開她,于是毒死荷默以留他在自己身邊,通過這種極端畸形的方式打破自身有限性。

        《婦女生活》中同樣體現(xiàn)了挑戰(zhàn)有限性的人類悲劇意識。厭惡男人的少貞束縛著妹妹少芬的婚姻自由,而章老師的出現(xiàn)使少貞意識到自己不能繼續(xù)掌控少芬,即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于是少貞不斷給少芬灌輸“不要去相信別人”“男人可惡”的想法來挑戰(zhàn)自己的有限性,期望少芬改變想法。在少芬出嫁之后,少貞把原因歸結(jié)于樓下店員,每天拿著剪刀聲稱要“剪了爛舌頭”,此舉是想要打破自身無法對女店員構(gòu)成實質(zhì)性傷害的有限性,通過周而復始的無力恐嚇來試圖超越有限性,而結(jié)果也只是在刺繡人像的嘴上捅了一剪刀來彌合自己的有限性。

        由此可見,愛米麗和簡氏姐妹在遭受傷害時都具有人類自我保護的原始欲望。不管自身能力如何,都會試圖挑戰(zhàn)自身有限性去自我保護。因此,這兩部小說體現(xiàn)了中西悲劇意識在本質(zhì)內(nèi)涵上的相同,都具有在受到傷害時所作出的挑戰(zhàn)有限性的人類共同悲劇意識。

        (二)悲劇人物性格缺陷相同

        亞里士多德第一個建立了悲劇人物論。他的悲劇人物論主要包含兩點:一是悲劇人物產(chǎn)生于大家族的自相仇殺之中;二是悲劇主人公不應該是十分善良公正的好人。也就是說,悲劇人物必然是自身有缺陷的人。[3]無論是《哈姆雷特》中過度憂郁的哈姆雷特還是《麥克白》中狐疑猶豫的麥克白;無論是《竇娥冤》中認命柔弱的竇娥還是《趙氏孤兒》中死忠懷仇的程嬰,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到一種非常的程度,從而構(gòu)成性格的不完整,即缺陷性格。但凡悲劇人物,無論中西,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

        愛米麗和簡少貞都是被其他人視為神經(jīng)有問題的可憐女人,也就是具有性格缺陷的悲劇人物。愛米麗一生都受自己父親及當?shù)鼐用袼鶕碛械哪戏絺鹘y(tǒng)觀念的約束,這導致愛米麗成為忘掉自主意識有缺陷的人。年輕時的愛米麗絕對服從于父親,甚至連父親趕走所有上門求親的青年男子時也沒有異議。此外,愛米麗一直被小鎮(zhèn)居民視作“紀念碑”一樣的存在,她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小鎮(zhèn)居民的關(guān)注和評論。所以即便愛米麗父親死后,愛米麗仍生活在束縛中。長久以來的約束和壓抑使愛米麗迷失了自己的自由意識,甚至在遇到自己的心愛人時,也不能自由決定,導致其用極端的方法來留住自己的愛人。

        簡少貞同樣是性格扭曲的不完整的人。少貞對婚姻及男性的認識是扭曲的,她始終認為出嫁是把“清清白白的身子送給臭男人”,同時不相信別人對于男性的描述,認為男人“可惡”[4]。不僅自己不愿出嫁,也沒有讓少芬在適婚年齡出嫁,而是與自己一同過著寂寞蕭條的生活。此外,少芬出嫁后,少貞對女店員的報復以及自殺方式也可見她的扭曲性格。她日復一日地拿著剪刀對著女店員的嘴唇重復“攪家精,爛舌頭,我要剪了你的爛舌頭”,直至最后用無數(shù)繡花針扎破自己的動脈血管,等待血液流光而死,以及留下一幅剪刀插在嘴唇上的活靈活現(xiàn)的人像繡品。這種瘋狂報復和驚悚的自殺方式也反映了少貞缺陷的人格。

        兩位主人公所共有的另外一點性格缺陷就是不理會社會的變遷,歷史的進步,固步自封,活在自己的牢籠里,從而造成悲劇。愛米麗當時所處的時代是南北戰(zhàn)爭后,然而她依然活在戰(zhàn)前南方貴族的輝煌光鮮中,拒絕看清外面世界,就如同她拒絕繳稅并且否認司法長官的存在。簡少貞處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戰(zhàn)爭頻發(fā),社會面貌日新月異。而簡少貞同樣對外界變化置之不理,依然以一位南方大家小姐的方式日復一日地生活。

        (三)悲劇性沖突相同

        悲劇性沖突的本質(zhì)是:具有悲劇性格的人物,在為崇高的目標所斗爭時,總是遇到歷史條件的限制而不能達到目的,最后不能不以失敗而告終。悲劇之所以能成為悲劇就是因為蘊含悲劇性沖突,而悲劇性沖突經(jīng)過發(fā)展必然形成悲劇性結(jié)局。悲劇意識就是在沖突斗爭中形成的一種與個人自由意志相矛盾的意識,體現(xiàn)了意志同其自身的矛盾沖突以及自身分裂,是對悲劇性沖突反思的結(jié)果,是對悲劇現(xiàn)實的主觀應對。但凡悲劇都涵蓋形成悲劇意識的悲劇性沖突,反之則不能稱之為悲劇。因此,悲劇性沖突是中西小說悲劇意識的又一相同點。

        在《玫瑰花》中,造成愛米麗悲劇命運的是其自身對自由的向往與南方傳統(tǒng)觀念的沖突。愛米麗是深受南方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貴族小姐,對自己的父親言聽計從了幾十年,但同時自己內(nèi)心又充滿著與她南方貴族小姐身份相矛盾的對自由愛情的渴望和對“北方佬”的喜愛。愛米麗內(nèi)心的掙扎就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悲劇性沖突。父親對愛米麗的影響以及小鎮(zhèn)居民的評價和議論,對愛米麗的極端行為產(chǎn)生一定的催化作用,使得愛米麗產(chǎn)生了悲劇意識,意識到自身的有限性,于是愛米麗冷靜地毒死了自己心愛的荷默,企圖超越自身的有限性,以一種悲劇的形式和荷默相守。

        《婦女生活》中的悲劇性沖突同樣在于簡氏姐妹的自身分裂。雖然是姐妹二人,然而實際上人格缺陷的姐妹倆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人格,因此,姐妹倆的分裂即是構(gòu)成悲劇性沖突的自身分裂。妹妹對姐姐的話言聽計從,姐姐掌控著姐妹倆的精神生活,是人格中超我的代表。但是這個超我是畸形的,所遵循的一切標準全是來自于她那個古戒陳規(guī)眾多的南方大家庭以及自己思想腐朽的父親,所以才導致少貞對人群和男性避之不及,恪守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道德標準”。妹妹負責姐妹倆的物質(zhì)生活,與外界有著少量的聯(lián)系,這使得她看到粗俗的社會生活,是本我的代表。姐妹倆相互依存構(gòu)成一個尚能正常生活的自我。然而在認識到外面生活與自身生活的不同后,妹妹對不一樣的生活產(chǎn)生了希冀,開始對自身孤獨沉悶的悲劇性命運進行反思,也就是有了悲劇意識。于是本是同一體的姐妹倆因為妹妹的悲劇意識開始出現(xiàn)自我分裂。妹妹越來越向往外界的生活,而姐姐始終堅持孤寂苦悶的生活,這使得姐妹倆漸行漸遠,表現(xiàn)形式為姐妹倆愈加頻繁和激烈的爭吵。后來,姐妹倆的矛盾在一位男性——章老師的出現(xiàn)后達到了極致,妹妹嫁與章老師,姐妹倆徹底分裂。超我與本我的分裂使得姐妹倆朝著各自的極端走去。姐姐少貞堅持畸形的精神世界而不能繼續(xù)正常的物質(zhì)生活最后導致其自殺,而妹妹在接觸更多的粗鄙的現(xiàn)實社會生活后,本我完全暴露出來,成為一個粗俗的市井婦女。姐妹倆共建的人格自身分裂,構(gòu)成悲劇性沖突。

        愛米麗和簡氏姐妹都在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或者完成愿望時遇到與自由意志相矛盾的悲劇意識,從而造成悲劇性沖突,在這點上是相同的。

        二、中西悲劇意識的不同點

        (一)沖突根源不同

        中西悲劇作品來源于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造就中西悲劇意識的沖突根源不同。中西悲劇雖都起源于神話,但中西神話大不相同。西方悲劇來源于希臘羅馬神話,而希臘羅馬神話強調(diào)人對自身的認識和探析,如斯芬克斯之謎的答案是“人”。因此西方的悲劇沖突是對自身的思考所引發(fā)的內(nèi)部沖突。而中國神話強調(diào)自身與外界的沖突。不管是與太陽競爭的夸父還是與海搏斗的精衛(wèi),都是與外界相沖突,所以中國悲劇作品中的沖突是外部沖突,是自己與外界,與他人的沖突。

        愛米麗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內(nèi)心矛盾掙扎。盡管愛米麗的父親及小鎮(zhèn)鎮(zhèn)民所持有的南方傳統(tǒng)觀念一直束縛著她,使她不能追逐自由,但是真正使得愛米麗性格扭曲毒死荷默的是其內(nèi)心對自由的向往與自己從小就受到灌輸?shù)哪戏絺鹘y(tǒng)觀念的斗爭。這種自身的矛盾與斗爭使得愛米麗無法做出理智的判斷與選擇,只能通過這種瘋狂的,甚至是恐怖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矛盾。

        相反,簡少貞的內(nèi)心從始至終都是一致的。她一直認為男人是可惡的,其他人都是心懷惡意,所以堅持不嫁,也不讓妹妹出嫁。少貞自己幾乎不下樓,不屑與外人接觸,她也同樣要求自己的妹妹少芬。所以當少芬機緣巧合與一位女店員有所接觸后,少貞與少芬之間的矛盾就出現(xiàn)了,姐妹倆有了激烈的爭吵,少芬甚至不再順從聽話,而開始埋怨姐姐。當少芬在女店員的攛掇與撮合下開始與男性章老師接觸并最終結(jié)婚時,姐妹倆的矛盾已經(jīng)不可調(diào)和。少貞還是堅持自己一貫的想法,少芬的變化對她的想法沒有一點影響,只是把少芬歸為和樓下女店員一樣粗俗的女人,并對其充滿厭惡,拒不見已為人婦的少芬。同時,把這一切歸罪于攛掇的女店員,對其開始報復恐嚇行為。

        愛米麗因為自身內(nèi)心的矛盾掙扎致使自己瘋狂而簡少貞因為外人的侵入而瘋狂,內(nèi)部沖突和外部沖突的不同體現(xiàn)了中西沖突根源的不同。

        (二)沖突處理方式不同

        西方社會“從古希臘開始就有海洋文化和商業(yè)文化的特征,崇尚個性和自由,富于冒險和開拓,講求力量和技術(shù);具有批判精神、懷疑態(tài)度和否定精神”。[4]中國受儒家思想影響,強調(diào)內(nèi)省和克己。這一文化差異使得中西悲劇人物處理矛盾沖突的方式也大不相同。西方悲劇人物在面臨沖突時,主動追求自己的個性與自由,會與對立面抗爭,悲劇意識表現(xiàn)為悲劇精神;而中國悲劇人物則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予反抗,缺乏悲劇精神,從而選擇服從現(xiàn)實。

        愛米麗在父親生前的溫順乖巧是由于父親過于強硬的態(tài)度。而在其父親過世后,愛米麗開始自由追逐自己的幸福。盡管小鎮(zhèn)居民的想法和評論還是束縛著她,但是愛米麗仍勇敢地進行了主動抗爭,無視鎮(zhèn)民的指點與荷默并駕出游。當愛米麗知道荷默無意和她結(jié)婚,在自己內(nèi)心掙扎許久后,她沒有等待荷默的回答,也沒有屈從于小鎮(zhèn)居民的輿論壓力,而是選擇主動采取行動來確定她和荷默的結(jié)局。她選擇毒死荷默,即使沒有留住荷默的心,但是荷默的身體,亦或稱為尸首,卻能夠和愛米麗像夫妻一樣一起過完一生。盡管荷默死了,但是,這是愛米麗主動選擇的結(jié)局,這是她內(nèi)心抗爭的結(jié)果。

        簡少貞與愛米麗恰恰相反,在簡家父親去世后,簡少貞毫無反抗意識,或者也沒有產(chǎn)生任何追逐自由和愛情的想法。她依然規(guī)規(guī)矩矩地遵守著簡家古老的家規(guī)過著幽暗沉悶的生活。當少貞與妹妹的矛盾出現(xiàn)時,少貞依然處于被動地位。少貞不喜歡妹妹與樓下店員有過密接觸,但在女店員上門拜訪時,卻回到自己的房間,借此躲避自己不喜歡的局面而非主動拒絕。少貞不想少芬去參加別人的婚禮,卻自始至終也沒有明說,只是通過冷嘲熱諷來刺激少芬。甚至在倆人爭吵之后僵持階段,少貞不想少芬去看戲,也不肯主動說話,而是等著少芬先開口。少貞困著少芬?guī)资隂]有讓她出嫁,看似是少貞做主,掌握主動權(quán),實則少貞是一直被動的人。少貞怕一個人,怕沒有少芬的陪伴,幾十年的朝夕相處,少芬已經(jīng)成為空洞的少貞的精神支柱,所以在少芬出嫁不久,失去支柱的少貞就自殺了。連少貞的自殺也不是自己主動選擇的,而是一種被動狀態(tài)下不得已做出的舉動。這是因為少芬除卻是少貞的精神支柱,更是少貞生活中唯一的人。失去少芬,少貞每天連梳頭都是問題,而且是少芬負責姐妹倆生活必需品的采購,以及繡品的送出。少芬不在,少貞根本無法生活,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所以少貞沒有選擇,只有死亡。

        中西歷史文化與社會文化的截然不同使得中西小說悲劇意識的體現(xiàn)存在差異。西方強調(diào)的對個性和自由的追逐與中國堅守的內(nèi)斂克己大相徑庭,因此,在悲劇沖突的根源以及沖突處理方式上會出現(xiàn)差異。

        西方人物,如愛米麗,在面對沖突時是勇于反抗,直接面對,具有悲劇精神;而中國人物,如簡少貞,只是被動接受,不具有悲劇精神。兩部作品體現(xiàn)了中西悲劇人物在處理沖突時的不同方式。

        [1]胡明偉.悲劇意識與文化傳統(tǒng)[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

        [2]何華.西方悲劇美學梳理及中西悲劇探析[D].合肥:安徽大學,2011.

        [3]劉志友.論悲劇人物[J].新疆大學學報,2001,29(3):67-74.

        [4]蘇童.蘇童精選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5]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Comparison of Tragedy Conscious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ovel——a case study ofARoseforEmilyandAnotherSortofWoman'sLife

        Tang Jun,Yan Jinyan

        ARoseforEmilyandAnotherSortofWoman'sLifeare respectively decoding about women by Faulkner,the representative of American South writers,and Su Tong,the representative of avantgarde writers.There are lots of researches about these two novels nowadays.This thesis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two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western tragedy consciousness.The results reveal that:the similarities are in the essence of tragedy consciousness,defects in tragedy characters and tragic endings;the differences are in the origin of conflicts and the way of dealing with conflicts.This thesis conclud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novels on the base of precious researches,which is helpful for readers in understanding tragedy of women and tragedy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novels.

        tragedy consciousness;similarity;difference

        I106

        A

        1673-1794(2015)06-0031-04

        唐軍,合肥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閆金艷,合肥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合肥230009)。

        2015-09-26

        責任編輯:李應青

        猜你喜歡
        愛米麗有限性姐妹倆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文本多元解讀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語文天地(2024年4期)2024-07-30 00:00:00
        姐妹倆
        趣猜中藥名
        老友(2017年9期)2017-02-07 22:57:38
        淺析人的有限性與哲學的無限性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28:09
        論“神化”學校教育傾向
        考試周刊(2016年62期)2016-08-15 06:59:28
        對《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
        劍南文學(2015年14期)2015-11-23 00:47:43
        淺談學術(shù)自由的合理性及其有限性
        亞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5:04
        二十一個學生娃與腦癱姐妹倆
        中國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40
        威廉·福克納的女性神話——《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荷默之死”的盲點追蹤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敘事視角分析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福利|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网址| av中文字幕性女高清在线|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 能看的网站中文字幕不卡av| 国产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网站| 秋霞鲁丝片av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欧美天欧美天堂aⅴ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一本色道88久久加勒比精品|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日韩av免费一区二区| 一边做一边喷17p亚洲乱妇50p|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三区在线成人av|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无码|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有码久久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免费在线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7| 国产91久久麻豆黄片|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 亚洲av日韩aⅴ永久无码| 亚洲第一页在线免费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美女裸体无遮挡黄污网站|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把尿囗扒开让男人添| 久久半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