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牟平第一中學 何冉超
有時候,我們擁有的物質越多,給理想的空間就越少,適當?shù)牡团淙松?,不僅會讓我們更輕松,更從容,提高幸福指數(shù),也會讓我們遠離誘惑,更專注于自己的夢想。教育,亦是如此:教育應該是單純的,實用的。
美國著名作家史蒂芬?金則有一個著名的“小桌子理論”:他寫作的時候只需要一張小桌子,學生桌模樣,一盞臺燈足以照亮全桌。他說,大桌子讓他靈感全無,注意力隨時被桌子上的小玩意兒吸引走了,所以他只用小桌子寫作,并將之作為寫作的重要心得。
一日看到教育家林格先生關于教育的小語:“學生問:跳出教育看教育,怎么跳,是視角的轉換,更是高超的超拔,以前我講,至少要三跳,第一跳,跳到文化層面看教育,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第二跳,跳到人類學層面上看教育,掌握任性規(guī)律,順應天道;第三跳,跳到哲學層面上看教育,遵循前因后果,打通彼此世界,跳,不是為了目的,跳,是為了回歸教育原點,重新出發(fā)。”
這第一跳的文化傳承,不正是我們今天想要和正在傳承的中國文化么?“孔子學院”的熱捧,“全民學史”的新像,“國學講堂”的開設……都比以往的教育更能反映出視角的擴大與轉換,達到化成天下。
這第二跳的順應天道,不正是對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么?國家在迅速建設的時候相對更注重科學自然領域的知識傳播,當國家進入一定的發(fā)達時期,更會更講究人自身修養(yǎng)的建設和整個社會的和諧創(chuàng)造,那么則更要求人和社會的內外兼修。人和社會的彼此聯(lián)系,彼此溝通,因果遵循才能真正把教育實質落實。
這第三跳的回歸原點,更像是哲學的“跳是為了不跳”“跳”的看似激進的方式實則是為了平實的回歸本質,達到?jīng)_破層層虛幻不受干擾而直達教育核心。
我們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應該首先是繼承和弘揚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然后與當今社會的文明以及普世價值契合,從而在激發(fā)出被教育者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沒有與人類共同價值接軌的插口?答曰:當然有,人類的共同價值是從人類數(shù)千年經(jīng)驗萃取的精神共識,這里的“人類”也包括中國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老子的順應天道,孔學里的五常,王陽明的心學,孟子的民本主義,墨子的兼愛思想體系,都是人類共同價值想通的,可以直接對接的。另外,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的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絕大多數(shù)屬于人類共同價值,雖然不好記,許多人也不夠重視,但這是提煉是有重要意義的,有利于與世界對話,也有可能促進社會進步。
浮躁難耐的社會里,2500年前的老子的聲音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一絲清涼:“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保ā兜赖陆?jīng)》第十二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經(jīng)》第九章)
其實,教育原來可以更簡單的!低配教育不低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