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市城區(qū)一中 成艷梅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話,其實就是一種探究,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就是通過字面的解讀,了解文字負載的內(nèi)容,然后通過內(nèi)容的了解,探究文字背后隱藏的道理和規(guī)律,明白自己以后該怎樣做事做人,該怎樣思考問題,怎樣表達。從中不難看出閱讀教學的實質是寫作教學的前奏,但現(xiàn)在的中小學作文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感到無內(nèi)容可寫,普遍感到作文吃力,我認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忽視了課文在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方面應起的作用。
其實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平時的課堂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多元解讀通過個性化作文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感到胸中有物,寫的時候自然也就下筆如有神了。對此,在自己的教學中作出了一些嘗試,也獲得了一些成功的體驗。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過分強調(diào)意義的獲得,使得對話僅在認知層面上進行,難免枯燥與單調(diào),無法與作者心靈之弦“和音”,更談不上對文本的深層開拓。因此,教師必須喚醒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在閱讀中引領學生討論、練筆。讓他們在實踐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
在學習胡適的《我的母親》時,我讓學生對英語單詞“mother”仿效公益廣告“family”進行自己的理解分析,分析時學生運用了思維導圖的形式,一目了然的讓我們感受到母親對孩子那多種別樣的愛的豐富內(nèi)容,然后再讓學生各自評價母親的教子方式,而后播放背景音樂,我在一旁則動情道:“同學們,我們沐浴在母愛的光輝下,但我們卻很少對母親表達我們對她們的那份愛,甚至母親為我們所做的我們都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的,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大有所悟,請你拿起手中的筆捕捉生活中母愛閃光的瞬間,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來表達對母親的祝福和愛。讓我們大聲對媽媽說——‘我愛您’!”這時,同學們的心情在老師的渲染下都被感動了。此時,他們感受的寫作已不再是一種外在強加的負擔,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心靈的自然生成。
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地感受,尋找與自己生活中的共鳴之處,從而與文本發(fā)生共鳴,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
在學習《背影》一課時,首先我播放了筷子兄弟的《父親》,營造了一種氛圍,我看到有的學生偷偷在擦眼淚,借此情形我馬上讓學生對文中父親買橘子的精彩片斷進行感情朗讀,并反復體味這段中父親買橘子的動作,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實際,把心中的感情表達出來。文本的感染,喚起學生生活的體驗,他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情緒高漲,體會深切,個個奮筆疾書,大有一種要一吐為快的感覺。
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作文的靈感,就要像把鳥兒放歸山林,魚兒放歸海洋一樣,放飛學生的自由。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注重誘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盡量拓寬學生的閱讀量。有空間才會有自由,有自由才會有學生自己的靈感,才會讓學生輕松自覺地寫作。
在學習《孔乙己》這一課時,文章結尾寫道:孔乙己好象確乎死了??滓壹旱降姿懒藳]有,課文并沒有做明確的回答,這時可以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猜測假如果孔乙己還活著,他的生活現(xiàn)狀會如何。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我們一家最終是否和于勒見了面,見面后會發(fā)生什么,這些內(nèi)容都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寫作。因為有了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學生在寫這些內(nèi)容時,顯得那么自信那么輕松。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進學生‘舉一反三’這個目標,精要地講、務必啟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彼脑捊沂玖藦淖x到寫,以寫促讀的語文教學規(guī)律。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法可尋,有文可鑒,有情可抒,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在的潛能,給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模仿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
總而言之,課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充分挖掘文本資源,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拓展習作范圍,讓孩子們在大量的寫作中學會傾吐,學會寫作,愛上寫作,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渴望傾吐、期盼交流、急于表達的情境。長此以往,定會點燃學生習作創(chuàng)新的火花,讓他們輕松快樂地完成每一篇習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