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存奎
(江西護理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簡明解剖生理學》的出版緣由
葉存奎
(江西護理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簡明解剖生理學》;出版緣由;解剖學;生理學
解剖學和生理學是各從一個側面闡述人體的科學,它們各自的教科書也不勝枚舉。雖說它們關系十分密切,但要真正編出一本合二為一的、優(yōu)秀的《簡明解剖生理學》教材并不容易。
為使解剖學和生理學有本教師好教、學生好懂的合編教材,筆者結合長期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jīng)驗編寫了《簡明解剖生理學》教材。那么,這本有別于同種教材的《簡明解剖生理學》究竟“新”在哪里?
(1)“神經(jīng)”與“內臟”究竟應該哪個先哪個后是《簡明解剖生理學》教材編寫的難題,也因為這一點,將所編教材分成兩類:一類將“神經(jīng)”內容放在“內臟”內容之前;一類將“神經(jīng)”內容放在“內臟”內容之后。前者教學難度大,尤其對毫無醫(yī)學基礎的中職學生而言,在開學不久就接觸這么復雜的章節(jié),有點“下馬威”之勢;后者因各種內臟都離不開管理各種內臟功能的神經(jīng)調節(jié),若只講“內臟”內容不講“神經(jīng)”內容學生又不易理解。為解決這個矛盾,很多作者也想了不少辦法,有的在緒論中簡要提及神經(jīng)調節(jié),再按先“內臟”后“神經(jīng)”的順序安排教材內容,也有的把“內臟”與“神經(jīng)”的關系在教材中粗略講述一遍等。事實上,“神經(jīng)調節(jié)”內容很復雜,僅憑簡要講述一下,學生很難系統(tǒng)掌握。以先“內臟”后“神經(jīng)”教材為例,當講到消化系統(tǒng)中的吞咽、嘔吐等生理現(xiàn)象時,常會出現(xiàn)“嘔吐中樞”、“延髓”等與“神經(jīng)”有關的詞。同樣,當講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時,常會遇到“腦橋上部有呼吸調整中樞”、“大腦皮層隨意控制呼吸”、“肺迷走反射”、“脊髓前角”等與“神經(jīng)”有關的內容等,這些內容都因學生還未學習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很難理解。
“內臟”與“脈管”內容也同樣有排序之爭。既有人認為血管的分支要有去處,所以要“先內臟”,也有人認為內臟必然涉及血供來源,所以要“先脈管”。其實這也不難,依據(jù)呼吸系統(tǒng)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關系就能找出它們之間必然的順序。顯然,氣體運輸是呼吸系統(tǒng)章節(jié)的重要內容,而不了解脈管系統(tǒng)中的心和血管,就無法真正理解呼吸過程中的氣體運輸。所以筆者堅持“先脈管”,并把“呼吸”內容緊接在“脈管”之后,這樣就把這個主要矛盾解決了。例如,講到肝門、肺門的動靜脈,只有“先脈管”,學生才能懂得它們的來源去向及模型上肺動靜脈的標色紅藍相反。
(2)本教材改寫了一些同種教材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并補充了一些前沿內容,增補了不完整的內容。
①關于血液循環(huán)概念,一般都說血液循環(huán)包括或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或稱為大循環(huán)和小循環(huán)。長此以往,便很容易或已經(jīng)使人以為循環(huán)就只有這兩種,其實從大與小來說,小循環(huán)何止肺循環(huán)一種。因此,筆者對此在本教材中做了詳細表述。
②對激素作用的原理,同種教材多沿用“信使學說”、“基因學說”,而筆者在本教材中適當補充了一些前沿內容。
③血壓是人們最關心的健康指標,而同種教材對血壓的描述僅限于壓力和數(shù)值,故本教材特增加了血壓的分類和血壓定義的新內容,有助于對高血壓的理解、診斷和治療。
(3)在內容與方法方面做了新的處理。
①一般人都知道人有206塊骨,但專業(yè)工作者也不一定能準確說出人有多少種骨,因此本教材增加了新的內容——“成人全身有50個名稱的206塊骨”,并制作了人體骨骼名稱分類表,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
②對于12對腦神經(jīng),一般同種教材都將這12對依次敘述,而本教材改以感覺、運動、混合3類為序,減少了很多共性內容的重復,對同類功能的表述也可舉一反三,使其更易教學。
③書后附編授課計劃也是本書的創(chuàng)新點,明確授課計劃有利于師生互動,而且該計劃規(guī)定了實驗內容要點與要求,稍有經(jīng)驗的教師完全可以口述帶教。過去學生所購實驗教材實際只實施了極少部分,完全流于形式,實屬浪費。
④“肌肉”內容繁瑣,但又不可或缺,因此,筆者將這部分內容詳列了總表以供查閱,又選出學生經(jīng)常會接觸到的肌肉逐塊(段)內容進行細述。此外,筆者還將“消化管各段的微細結構”內容安排在“消化與吸收”一節(jié)中結合敘述,既有助于解剖與生理的融合,也有助于學生通過結構理解功能。
⑤增加了12個表格,有助于學生理解、比較;增加了很多標本實物照片,增強了學生的真實感、立體感;引用了不少經(jīng)典語句,增強了書的趣味性與科學性。
本教材擴大了用書學生的范圍,是師范生和醫(yī)學藥劑、檢驗等非臨床專業(yè)學生非常適用的教材,能針對這兩大類學生的需求“量體裁衣”,尤其是使師范生不再將就使用醫(yī)學生的教材,更是全國首次。
G613
A
1671-1246(2015)06-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