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玲
云南無限電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軍工產品的研發(fā)、加工及銷售,為部隊提供優(yōu)質配套產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民營企業(yè)軍品生產準入制的放開,國有企業(yè)一囊軍品研發(fā)、加工及銷售一條龍的市場格局已被徹底打破。軍品承制企業(yè)之間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從計劃經濟時期單一的質量競爭,演變至質量、價格、進度三架車齊頭并進。一旦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產品不能按期交貨,企業(yè)面臨的是違約處罰。所承制的產品一旦不能按期交貨,將會影響配套廠家的裝配與系統(tǒng)調試,最終影響到裝備交付部隊使用的時間。如果造成事實,公司在軍品承制市場的信譽度將會大打折扣,市場競爭力降低,市場占有份額縮水。更為嚴重的是:公司可能會從軍品承制目錄上除名,被排除在軍品承制市場之外??梢哉f,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沒有速度(進度)保障的企業(yè),失去的將是占領市場的先機;沒有質量保證的企業(yè),失去的將是整個市場。對企業(yè)來說,質量與進度失其一,最終的結局都是一個字——“亡”。因此,企業(yè)要想生產并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必須端正“質量”與“進度”的關系,摒棄“質量第一”或“進度第一”的狹隘觀念,讓質量與進度并駕齊驅。
然而,在企業(yè),質量與進度似乎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矛盾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始終。尤其是在以加工為主導的企業(yè),質量與進度的矛盾給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內耗。如何平衡這對矛盾?筆者根據(jù)自己長期從事生產一線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的工作經驗認為:抓好生產“過程控制”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生產“過程控制”,就是使用資源,對產品實現(xiàn)的活動進行控制,最終生產出滿足顧客要求的產品,提供給顧客。而“過程控制”的成功與否,其檢驗標準只有一個:是否按質、按量、按時將產品交付顧客。“質量”滿足的是顧客在產品規(guī)范中所描述的要求;“進度”滿足的是合同中按顧客規(guī)定的時間點交付產品的要求。其目的都是為了滿足顧客要求。而顧客要求滿足與否,其檢驗標準只有一個:是否按質、按量、按時將產品交付顧客。由此可以看出,質量、進度與過程控制具有共同的而且也是唯一的檢驗標準:按質、按量、按時將產品交付顧客。而質量、進度是一種“要求”,這種“要求”只有賦予“產品”這個載體,并最終依附“產品”的實現(xiàn)而得以體現(xiàn)。這個實現(xiàn)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必需通過“生產”的手段,將“設計”實物化;對這個實物化的過程必需進行控制,對這個過程控制的成敗,決定了產品的成敗。也就是說,“過程控制”是質量與進度得以實現(xiàn)的唯一途徑。
(一)成績單。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于加強生產“過程控制”。綜合來說,就是細化責任制;全員參與,讓操作者明明白白加工,清楚自己該干什么;管理職責明確,責任到位,管理銜接處不允許存在盲區(qū);獎罰分明。經過幾年的運作,分廠機加工零部件一次交驗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產品完成兌現(xiàn)率100%。按質、按量、按時完成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
(二)操作實例。下面就20**年公司下達緊急生產為例,介紹生產“過程控制”。
1.情況分析。20**年0*月,由于軍方追加訂單,C02B-X,F(xiàn)02,X01,B04等幾個產品均列入緊急訂貨。要求年底交貨,否則,將會影響整機廠家配套。為了保證產品按時交貨,公司留給機加工分廠的加工時間非常有限——僅為4個月。分廠通過工時測算,結果:全分廠除去必需的休息時間,開足班次,加班加點,按時完成工作也很緊張。何況,加工中難免出現(xiàn)問題。出現(xiàn)問題,一旦協(xié)調、溝通及處理不暢,節(jié)點卡殼,后果不堪設想。尤其是C02B-X,當年試制,當年定型,當年批量生產,工藝尚不完善,很多零部件需現(xiàn)制加工夾具……。面對嚴峻的現(xiàn)實,公司是如何做的呢?
2.策劃、安排。一是在生產安排上,我們隊涉及的600多份加工圖紙進行了分解。根據(jù)加工的難易程度,并結合各生產班組的加工技能及特點,對圖紙進行安排。從下料到表面處理,每張圖紙的每道工序均規(guī)定了責任人及完成時間點。并積極與生產計劃部門溝通,根據(jù)產品的裝配順序,落實產品組件各工種的完成時間點,科學有序地保證零部件供應,確保裝配順利進行。二是在技術保障上,職責落實到個人。要求現(xiàn)場工藝人員及質量保障人員深入現(xiàn)場,及時協(xié)調解決加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讓問題過夜,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生產因素對生產進度的影響。三是在質量控制上,各道工序嚴格執(zhí)行首檢、自檢、互檢及專檢,并根據(jù)分廠班組設置的特點,充分利用班組長跟班制,將加工過程中的工序控制落實到班組長身上。即每道工序由操作者自檢、互檢,班組長首檢、專檢,避免批量性不合格,降低返工率,確保零部件再工序間專業(yè)的節(jié)點上不卡殼,力爭零部件交付公司時檢驗一次通過。四是在設備管理上,要求設備維修人員跟班,設備維修盡量利用設備非正常工作時段。加大設備維護力度,保證設備處于完好狀態(tài),避免由于設備異常而導致生產停滯,從而影響生產進度。在材料管理上,要求分廠配料員根據(jù)分廠調度指令,提前備好材料,保證操作者領料時所需材料足額發(fā)放到位。若因公司原因出現(xiàn)材料短缺,材料員必需及時報告分廠領導,以便分廠及時進行圖紙調整及溝通。五是明確重點、難點產品C02B-X的技術、質量責任人。
(三)開展工作。緊急生產的序幕正式拉開了。各班組按策劃安排,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工作。
第一,C02B-X雖然是新產品,但在試制階段已涉入,對其結構較為熟悉。在加工中,對每一道工序都進行跟蹤,對其設計及工藝不足之處以及加工中容易出問題的工序,在圖紙到達操作者時,及時給予提醒。在加工過程中,與操作者一起探討、制作加工定位及加工夾具;加工中出現(xiàn)不符合圖紙情況時,及時分析原因。對可采取后續(xù)措施予以彌補的工件,及時與技術、質量部門進行溝通,申請放行;對加工中暴露出來的設計及工藝問題及時與技術部門聯(lián)系,以便在圖紙及工藝上進一步修改完善。同時,要求各班組人員,在加工中發(fā)現(xiàn)異常時,要及時向班組長反映,班組長也要及時與現(xiàn)場工藝人員反映,以便及時解決問題,決不允許問題過夜。
第二,F(xiàn)02,X01及B04產品,由于是老產品,設計、工藝及加工較為成熟,在加工過程中,主要依靠班組長跟班檢查來控制質量及進度。
第三,在加工中,一直秉承“上到工序為下到工序負責,下到工序是上到工序的客戶”這一原則。為利于后續(xù)裝配,對線性未注公差的要求高于圖紙設計要求。在公司設計文件中,線性未注公差均采用GB/T1804-C,其公差帶較寬,而且可以取±。這樣,不利于后續(xù)裝配時零部件的可換性。于是,在實際加工中,凡是圖紙標注線性未注公差均采用GB/T1804-C處,均要求使用IT14。這樣,雖然加工要求提高了,但裝配時可換性強,可為總裝分廠贏得時間,最終為產品順利出廠爭取時間。
第四,在此次緊急生產中,由于分廠策劃正確,加工中各部位溝通及時,協(xié)調到位,再加上擁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四個應急產品均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產品均按質、按量、按時交付,說明所推行的生產“過程控制”是成功的。也用事實證明:只要抓好生產“過程控制”,就可以將質量與進度這對矛盾統(tǒng)一起來,減少扯皮,降低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