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朝陽川鎮(zhèn)第一中學 李忠慧
英語閱讀是讓學生對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的感性認識。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掌握好閱讀這一項,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初中生處在獲取大量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期階段,對閱讀題型束手無策,看到了長篇大論的英語就覺得自己沒有信心,沒有興趣讀下去,日積月累閱讀教學中會產(chǎn)生低效現(xiàn)象,這會損害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探究閱讀教學的新舉措,提高教師閱讀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是當前英語閱讀教學要迫切解決的一個難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作些思考。
第一,過于注重單詞的解釋:對于較長的閱讀來說,老師們還是脫離不了精講精練的模式,好像不把每個句子講透就是不放心,以至于一節(jié)課的側(cè)重點都放在了單詞、詞組和語法上面,閱讀的比重過輕。這樣教師花時長,而學生雖看似掌握了大量的單詞,課后再檢查卻發(fā)現(xiàn)并沒有得到那么高的效率。
第二,課堂上缺乏交流:調(diào)動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就取決于課堂上豐富的互動活動和合作交流上。只有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有可能繼續(xù)閱讀教學。然而目前閱讀課程往往是教師注重課文講解,至始至終在主體地位上,學生只是在教師的牽動下略讀并回答問題,成了被灌輸知識的容器。這樣缺乏互動和交流的模式,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遏制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和無限學習能力。
第三,課后知識運用能力差:閱讀課文單詞量多,內(nèi)容又枯燥,很容易導致學生只念念課文就過去的現(xiàn)象。雖然教師認真講解閱讀課程,但課后學生還是對所學單詞或句子無法很好的運用起來。這樣閱讀教學也只能成為表面上的功夫。
一是擺脫形式上預習:為了避免學生只是形式上預習,我設計了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的學案。學案里包括將生詞與它的英語解釋連線,不太好讀的單詞找音標,還有重點詞組提前在短文中畫出等內(nèi)容。通過這些預習題學生就擺脫了形勢上的預習,而是達到了真正的預習。因為學生們?nèi)绻胪瓿蛇@些任務的話,必須真正地讀課文讀單詞。當然這個預習要成功,還需要第二天的檢查作反饋才完整。這個檢查是我從三單元以來一直堅持的小組競賽,這個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非常有效的。通過這樣的預習,學生在課堂上不用一一查單詞,而是注重學習閱讀技巧,運用skim和scan開始找中心句,接下來對各個段落集中攻克,之后掌握文章內(nèi)容,最后完成對文章的匯總與反饋。
二是預習增加趣味性: 在閱讀課程上,預習單詞的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是存在不足之處,針對這一情況,我又做了一番新的嘗試,就是將學案進行了改良——將以往呆板沒有變化的學案內(nèi)容做了調(diào)整。比如說“Grade Nine Unit1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這篇,文章的閱讀技巧就是通過單詞的各種不同含義來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在設計學案時我在不放棄用英語解釋英語這樣一個好的方式以外,還增加了一些關于文章中出現(xiàn)的有不同含義的單詞的練習題,將這些不可能在教科書中一下子找到答案的題,提前交給他們,讓他們根據(jù)預習的情況半猜半做的完成,答案則在課堂教學的課件中體現(xiàn),讓學生在聽課時恍然大悟,這樣做一方面讓一部分學生檢測了自己的實力并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也給那些偶然得分的孩子一個從新發(fā)現(xiàn)自我的機會,或許這會成為一個契機讓他對這種嘗試產(chǎn)生信心。
一是加強生生之間合作交流:在學習閱讀課文時,我將教科書里3c這個表格做了優(yōu)化改良,明確地將表格分成了四個部分,讓每個組里的各個成員負責不同的部分,然后互相交流信息,教師在檢查答案的時候會交叉著提問,讓不是負責這個部分的學生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樣就促使學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后不得不與其他成員交流信息,利用信息溝的方式完成了對文章的了解。這個環(huán)節(jié)又是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模式探索中獲得的一項重要成就。
二是設置有趣的quiz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掌握了閱讀課文的中心思想之后,教師接下來針對各個段落分別安排了各種不同的任務要求學生來完成,有問答題,有完成表格題,還有判斷對錯題,使學生對每個段落都是帶著任務去讀,而不是盲目地讀。之后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設置了quiz,將學生分成了六個組,并把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編成許多的小題讓學生搶答,各個小組競賽,看看哪個組對文章了解得更透徹。這個活動非常地成功,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我想學生們會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而期待下一節(jié)閱讀課的。
三是分角色攻略閱讀課文:有些課文有著明顯的特點,篇幅長但是可以分幾個角色或者幾個觀點。如“Grade Nine Unit 3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這一課,課文能分帶有Liu Yu父母觀點的一三自然段和Liu Yu本人觀點的二四自然段,我針對這一特點將全班分成了兩大陣營,這兩大陣營各代表Liu Yu和他的父母。兩組分別整理完自己的觀點后便開始辯論,輪番代表自己這一方發(fā)言。在這一過程中基本上教科書里的句子就會一句不差的被全部整理出來了。這一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整理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當然也活躍的課堂氣氛,真是一舉三得。
四是小組共同完成課堂任務:為了激起學生興趣,避免沉悶無聊的課程,我做一些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堂小活動,這個步驟可以對閱讀的課文達到反饋的作用。
要想大幅度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需要不斷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及想象力,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當代新課標的精神?,F(xiàn)在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并且實踐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是我會堅持下去的,因為我的實踐精神值得贊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以這樣探索的精神繼續(xù)閱讀教學,爭取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