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東關小學 崔鳳云
徜徉在東關小學校園里,一種鮮活而具內蘊的氣息從那別具特色的長廊中透射而出,孔子浮雕、百年梨樹、風范亭、君子之家……如百年陳釀的濃香,又似清泉涌動的靈毓。這里是深沉的文化圣地、孩子們幸福生活的港灣,成長的樂園。她將深邃的文化與淳樸自然的景觀完美交融,彰顯君子教育之特色。
在如此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我們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學校中的教學工作,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其特點是“滲透”。因此,我們結合教學工作特點與實際,研究其“滲透”的方法與規(guī)律。這段時間我們重點在滲透的條件和策略上進行了研討。
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滲透必須依托教材,離開了教材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寄寓于知識之“宅”中,呈“隱”性狀態(tài)。只有充分駕馭教材,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諦,探尋到這些“潛”于知識“地下河流”中的“泉眼”——“育人點”,即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點”,這就是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的“滲透點”。而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育的對象,這就要求“教書育人”必須既要遵循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規(guī)律。
教學中思想教育的“滲透”,必須從教材出發(fā),才能覓到源頭——“滲透點”。引出源遠流長的“活水”。顯而易見,滲透點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一廂情愿來隨意安排。也就是說施教者有了“滲透”這一明確的目標意識并以此為指向成功地挖掘到了“滲透點”,還不行,還必須遵循其在教材中所處的特定的位置、層次、地位來安排教學過程,隨著教學進度隨“機”滲透,因“材”施教。這就是說滲透的方法、形式、時機都應利于創(chuàng)造最佳的滲透“氛圍”,即學生認知與接受滲透的最佳心理。
如果說找準“滲透法”是為了解決育人從哪兒選擇“突破口”,那么把握好滲透的“時機”則是為了解決什么時間、怎樣“突破”的問題。顯然,教學中的“滲透點”與最佳“時機”的結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到知識的教學與思想的教育兩不誤,還要能夠恰到好處地處理好二者關系。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項極其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而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因為這種滲透如果“透”得不夠,不到“位”,則會功虧一簣,效果不佳;而過“度”則又會改變學科性質,變成了政治課、思品課等。這就要求教學中既不可偏頗任何一方,又能抑揚有節(jié),調度有方,即處理好滲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
語言是教學的主要手段。語言表現(xiàn)形式的好壞、優(yōu)美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傳達及學生審美經驗與知識的重視,影響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和諧狀態(tài)的形成。因此,教師語言表達的清晰、生動形象、有節(jié)奏的輕重快慢、高低起伏之變化以及含蓄、幽默與語言內在邏輯性等就十分重要。教學內容與優(yōu)美的語言形式和諧地相結合是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美的重要途徑。
動態(tài)包括表情、手式與姿態(tài)。它是幫助傳達教學內容的一種必要的輔助形式。教學中配合恰當而優(yōu)雅的表情、手式和姿態(tài)可取得“綠葉扶牡丹”的作用。
板書也包括板圖。優(yōu)美的書法、配合教學內容的圖示、圖畫、彩筆的恰當運用以及板書的簡潔、明了,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概括都在課堂教學美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力求使它們與教學內容和諧相柔。
任何一項工作只有扎實地去研究,去思考,才會做好,才能落到實處。為此,我們組織實驗教師進行研究,在實施中進行反饋研討,針對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具體解決辦法,主要從滲透的結合點方法、滲透力度等進行研討。如三年級肖學蓮講的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課讓學生從合作入手培養(yǎng)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探究式過程手受到教育,滲透恰到好處。
教師的健康人格作為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資源,可以說教師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課程資源。因此我們要求實驗教師上每一節(jié)課都要用真情感染學生。
《細節(jié)決定成敗》很多人都拜讀過,德育滲透也同樣如此。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課前準備到課上有規(guī)矩地回答問題,到作業(yè)本的使用等方方面面,我們要求教師要在細上下功夫,要高處著眼滲透德育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都注意引導學生有好習慣,懂得真、善、美。
德育滲透關鍵是要真正在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行為中發(fā)生作用,并能觸及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科教學滲透德育落在實處,不做表面文章,讓學生產生真情實感,解決學生道德認知方面的困惑。如在科學課上杜老師分析食物成份時,巧妙地將合理飲食與健康教育滲透其中,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受到到健康教育,實實在在的滲透使學生受益匪淺。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學科滲透德育中也要重視“潤”,只有“潤物無聲”才能達到教者有意,教育無痕的效果,這也是德育滲透中較有難度的一點,他需要教師熟練把握教材,準確把握學生,恰當?shù)卣业轿牡赖慕Y合點,使之達到潤的效果。
當然,我校的君子教育還任重而道遠,我們目前的做法還很稚嫩,但是為了實現(xiàn)市、縣領導 “愿東關小學的君子教育在持守中更加美麗”的期盼,我們愿意向大家學習,與大家一道共同擎起本溪教育這片蔚藍的天空,與本溪教育共榮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