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九龍坡區(qū)西彭園區(qū)實驗小學 溫懷英
開心農(nóng)場
“我們也有開心農(nóng)場啦!”“我們也有開心農(nóng)場啦!”一大早,孩子們還沒放下肩上的書包,早已把學校的圓形花壇圍了個團團轉(zhuǎn)。此時的橢圓形花壇的邊上多出了上百個塑料彩色種植盆,黃、綠、紫顏色交替,顯得格外漂亮,每班大小三個,供班級自己種植蔬菜、瓜果——這便是我們學校的班級開心農(nóng)場。自九龍坡區(qū)打造特色學校,我校申報為科技項目實驗學校以來,學校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科技墻的打造,實踐大課堂的開展,根據(jù)目前學生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學校又決定開展種養(yǎng)殖活動。學校沒有栽培場地,便選擇了陽臺花園的種植模式,目的就是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觀察植物生長、了解植物名稱,鍛煉生活技能。
孩子們終于走進了語、數(shù)、外等國家課程統(tǒng)治以外的奇妙世界。每天課余,孩子們總是流連于盆間,細細地看枝干是否長高,葉片是不是長大了些,蝸牛是否又來“偷菜”,一想到蝸牛讓前一天還生龍活虎的蔬菜衣不蔽體,瓜果千瘡百孔,孩子們總是暗暗焦慮著。老師們也總在放學的間隙,打量一番農(nóng)場里的一切是否正常,那種勤耕富收的感覺真好!
拴鞋帶也振奮
如果說開心農(nóng)場是我們班級的一張室外名片,孕育著孩子們的綠色希望與夢想。那么,班級實踐大課程便是是我們室內(nèi)的天堂了,因為這里時時收獲實踐的快樂和幸福。例如:卵石畫,在鵝卵石上涂鴉世界;藝術(shù)體操,在音樂的起伏中播種美麗;小巧手手工,在蠟燭中點化成誘人的梅花,在紙片中剪接花、狗、兔、貓;糕點制作,在烤箱的熏烤中新鮮的糕點出爐;創(chuàng)意發(fā)式,五彩斑斕的絲帶和鐵夾子構(gòu)建成精美的發(fā)卡……
我們班的大部分孩子喜歡家政組。一到活動時間,孩子們總是充滿了期待,總想學點什么。我和陳老師商量就從孩子們最應(yīng)學會的生活技能開始。快速佩戴紅領(lǐng)巾,清掃地面,擦桌子,摘菜洗菜,疊衣服……
最讓我們開心的是解決了孩子們平時的尷尬事情——系鞋帶。
以前,經(jīng)常在過道看到個別孩子的鞋帶掉了,長長的帶子撲騰,撲騰,一不小心便踩在鞋底了??傋屓藫暮⒆訒O倒。叫其系上吧,可是,孩子們總是怏怏地說不會,老師就得替其拴上。雖說事小,可是總讓孩子很尷尬,讓老師很揪心。
于是在家政課上,我和陳老師做了精美的課件,其中有孩子們鞋帶掉了的情景,也有拴鞋帶的視頻。一個步驟,一次分解,孩子們很感興趣。從最簡單的開始,有點基礎(chǔ)的孩子很快就能舉一反三。沒有基礎(chǔ)的從鞋帶頭入孔開始學起,一個孔,交叉,兩個孔,再交叉……他們學習可認真了。
其中,有一個平時少言寡語的女孩——劉乙霏,除了自己穿著的一雙鞋,另外還帶了雙有鞋帶的鞋子,鞋底很干凈。她把鞋放在桌子上,按著步驟嘗試著。可是在交叉的時候,不知什么原因,后面幾個孔就亂了,本該交叉的地方就成單邊穿孔了,怎么看都不對。孩子也發(fā)現(xiàn)不對,就拆了重來。第二次還是沒有成功。我來到他的身旁,看著他眉頭緊皺,我拉著他的手:“別慌,來,我們一起拴?!蔽椅罩男∈?,邊穿孔,邊講解,記著左穿右,右穿左。穿完了孔,我讓她自己抽出鞋帶,重頭再來一次。這次,她終于如釋重負,望著我,一臉的輕松?!罢姘簦銜┛琢?,就差最后一步,打結(jié)。來,先看老師怎么做。”我把步驟和速度放慢了,讓她看清楚先拴一個十字,再打一個蝴蝶結(jié)。然后握著她的手重復了一遍,最后讓其獨自操作一遍。就這樣,我們重復了三次,她終于能熟練地拴鞋帶了。當她把自己拴好鞋帶的鞋子再次擺在桌子上時,終于大吼一聲“老師,我會了。”這一吼,激起了其他孩子的熱情,“老師,我也會了?!薄袄蠋煟?,是我自己拴的?!庇行┖⒆樱吒叩靥崞鹉_,相互欣賞,相互炫耀,好不自在。我用手機咔咔咔咔給他們照著相片,記錄下他們成功的瞬間,留下拴鞋帶的幸福。
異形餃子
包餃子是孩子們提出的活動內(nèi)容。我們兩位老師課前準備好餃子餡和皮,孩子們四人一組,每組準備好干凈的鋪墊用的紙,洗好手早早就等待著包餃子了。課前,我們觀看了規(guī)范包餃子的視頻,講解了餡的量與餃子外形的關(guān)系,封口的具體做法。圖片展示了多種餃子形狀,調(diào)動了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激情。陳老師現(xiàn)身說法,現(xiàn)場在展示臺上給孩子們最直接的演示。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活動的時間了。
一些孩子攤開餃子皮,小心翼翼地在中心放很少的一點餡兒,餃子怎么捏都是扁平的,睡在桌上,東倒西歪,總不能規(guī)規(guī)矩矩的“立正”。一些孩子一下子放的餡兒太多,封起口來費力十足,那餡兒就像淘氣的孩子在邊緣擠進擠出,最后餃子的肚子鼓得圓滾滾,好不可愛。一些孩子,干脆把一圈的皮兒用五指一捏,成為不倫不類的小湯包,怪哉怪哉。還有一些孩子極富想象力,在餃子邊搓了兩個小耳朵,餃子變成了小兔頭了。更有男孩直接揉只小白豬,女孩捏成盞白花朵。每個人五張皮用完了,看看小組的成品,真是千姿百態(tài)。孩子們稚嫩的臉上有著滿滿的驕傲,他們認為自己的是最完美的餃子,他們自信小組合作是最愉快的。
在展示交流中,有的孩子表述他們組的創(chuàng)意名字叫“團圓”,他們就像開心的一家人;有的叫“幸?!保麄円黄鹋W會了包餃子,懂得了要團結(jié);有的叫“葫蘆娃”,每個都很重要。交流中,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最后,孩子們商量每人交叉選擇五個帶回家,煮好后和父母一起分享。這些餃子雖然異形,但很可貴!他們就是孩子們純真心靈的真實寫照,每一個都有棱有角,個性鮮明,他們是世上獨一無二的。
九龍教育孕育了品質(zhì)課堂,豐富了學校特色建設(shè)。其中科技項目學校中豐富多彩的活動課程填補了師生國家課程以外的天空,讓生活處處是課堂,課堂時時在生活。每天,我和孩子們開心地走出教室,在開心農(nóng)場駐足;每次,我和孩子們幸福地走出枯燥的課本,回味家政班的成功與喜悅。走進科技實踐大課堂奇妙的天地,我們在實踐中播種希望的種子,在實踐中收獲生活的果實。我們是天之子,地之孩,是實踐大課堂微笑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