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翠
多媒體計算機表達的信息量大,具有圖、文、音、像并茂的優(yōu)點。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使形、聲、色渾然一體,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是有個性的,他們的活動受需要和興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新課標》中強調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來導入:烈日炎炎,口渴難忍,豬八戒找來一個大西瓜解渴。悟空說:“咱們四人平分,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卑私浜茇澇?,不高興地說:“西瓜是我找來的,應該多吃一點吧,我至少要吃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吧?!逼溆嗳寺犃斯笮?。小朋友,你知道大家為什么取笑八戒嗎?在這個情境中,火紅的太陽,干枯的大地,翠綠的西瓜,滑稽的人物表情,幽默的人物對話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感覺,適時提出的問題,自然就能創(chuàng)設出最佳的學習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興趣,大大地誘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利用多媒體強有力的交互功能、人機對話功能、提供大量信息的功能,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拖一拖、擺一擺、拼一拼、比一比等活動主動發(fā)現問題,找出事物間的聯系,找出疑點,為創(chuàng)新架設橋梁。
如學生學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后,教師出示這樣一道題:“實驗小學操場長80米,寬50米,為了滿足學生活動需要,操場的長增加30米,寬增加20米,求操場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我們首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畫一畫,嘗試著算一算。學生在解題時出現了這樣的錯誤解法:30×20=600(平方米)。這時,我們按題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長80米、寬50米的長方形,再延長長方形的長與寬,形成擴大后的長方形,并把面積擴大的部分涂色,就能直觀地看出擴大的部分并不是長30米,寬20米的長方形,再讓學生看圖思考、討論增加的面積應該怎樣求,在可視圖形的幫助下,學生很快用多種方法解答了出來。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課件教學,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加法的初步認識》是低年級學生學習加法的開始,由于初次接觸加法,用語言敘述很難表達準確、完整。因此,老師要精心設計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義于演示操作過程中,通過演示操作的條理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學生思維的條理化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我將教材中的氣球圖制成化靜為動的活動場景,在屏幕上演示兩個氣球合在一起的全過程。通過啟發(fā)提問,組織學生動手擺一擺圓片,從中體會加法的含義,就是把幾和幾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由于制作的CAI鮮艷,動感強,畫面清晰,學生聽得認真,看得仔細,這樣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總之,把多媒體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中去,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生活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