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 215300)
淺談討論式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的運用價值
應麗萍(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 215300)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切實轉變了教育觀念,積極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討論式教學,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討論式教學法適應了課程標準和課程改革的需求,能有效改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被動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各種能力通過參與教學實施的環(huán)節(jié)不斷得到提升,同時也對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討論式教學法初中思品課學生能力教師素質
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都在努力將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內容,通過教學實施中的方法研究得到深刻理解。在現(xiàn)有的眾多的教學策略中,討論式教學法無疑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討論式教學法古已有之,源遠流長。在我國,討論式教學法的創(chuàng)始者應該要算至圣先師孔子?!安粦嵅粏?,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一啟發(fā)式的方法論其實指出了討論式教學的原則和方法。一部《論語》就是孔子與學生討論、對話甚至爭論的生動體現(xiàn),這正是他對討論式教學法的實踐。近代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真正開始使用討論式教學法。討論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體驗性、問題性等特征,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討論式教學法在課堂上得以有效實施,可以給學生和教師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一)運用討論式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關于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寫道: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并且,強調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不與合作的能力。
(二)運用討論式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四部分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參觀、討論、訪談、項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社會現(xiàn)實與自我成長中的問題,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驗,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學習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討論式教學法改變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地聽從教師演變?yōu)橹鲃拥亍奥爮摹敝R。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會主動地、積極地去準備材料,搜集論據(jù),進行思考。從這個層次上講,討論式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討論式教學法能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討論式教學法的實施要求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整合、加工、提煉、總結等一系列思維活動。特別是在與其他同學討論甚至爭論的過程中,會激發(fā)出許多事先預想不到的問題,學生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問題的實質,組織大腦中儲存的知識進行分析、推理、論證,從而得出結論。這種高密度的思維活動毫無疑問能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二)討論式教學法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由于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的自評、互評很難達到公平、公正,有時還會在互評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討論式教學法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潛能。在討論過程中的成功實踐機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彼此的優(yōu)點和長處。
(三)討論式教學法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討論的過程就是學生把自己的觀點通過口頭語言的形式準確、清楚、全面地表達出來的過程。學生在闡明自己的觀點、駁斥對方的觀點等一系列活動中,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教師業(yè)務素質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關鍵,是關系教育教學活動能否成功實施的基礎。事實上,討論式教學法對教師各方面的業(yè)務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師的自身成長。
(一)討論式教學法有利于教師提高對學科內容的統(tǒng)馭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課每一課時都有很多的教學內容,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拿來質疑和討論的。因此,教師必須在認真鉆研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學內容。教師不再是單純地遵循寫寫教案、板書要點、講解題目的流程,而是要有新的思維方式,緊密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適用于討論式教學法的討論議題。
(二)討論式教學法有利于教師提高對教學課堂的管理能力
教師對課堂的監(jiān)控管理能力是教育教學活動能否達到良好目標的核心要素。因此,教師既要學會放下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構成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融洽的討論氛圍,同時又要注意保持課堂討論的有效性和規(guī)范性,避免學生天馬行空式的胡亂討論,造成問題設置和課堂討論的浪費現(xiàn)象。一個性格平易近人又對學生學業(yè)嚴格要求的教師,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討論式教學有利于教師提高與學生信息溝通的交流能力
新課改形勢下,我們教師更要具有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風,要有群眾觀點,要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要堅信自己的教育對象通過引導、討論、總結,是能自己學會掌握知識的。教師在課堂上千萬不能只和那些獨攬討論大權的優(yōu)等生交流,而要對于平時內向沉默的學生,特別是在討論過程中接收到他們發(fā)出的有效信息,應給予積極及時的鼓勵。
(四)討論式教學法有利于教師提高對突發(fā)狀況的應變能力
學生在課堂討論過程中發(fā)生的突發(fā)狀況是無可避免的,是教師在備課時無法預設的。在學生有需要時,教師要如何向學生更進一步的答疑解惑,這對教師個人的教科研能力,自身知識庫的積累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更多地了解學生實際,向學生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學會及時、恰當?shù)靥幚碛懻摰母鞣N問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靈活性。
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都注意到了討論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作用。討論式教學法給學生打開了自主探索知識的大門,也給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實踐帶來了新鮮的嘗試和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研制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閏桂琴,劉國勝.中學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任文碩.討論式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及運用[J].教學與管理,2001(9).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M].人民教育版社.
[5]石瑤.談政治課教學中討論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理論界,2005(6).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