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肇慶市第十一小學 526000)
研制脫“困”的妙藥
——談小學德困生的轉(zhuǎn)化策略
林苑(廣東省肇慶市第十一小學 526000)
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對德困生的教育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改變德困生的現(xiàn)狀,筆者以“3+2+1”助長工程轉(zhuǎn)化德困生,讓他們成功脫“困”。
小學德困生轉(zhuǎn)化策略
所謂“德困生”指的是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出現(xiàn)偏差的后進生。德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難點。教師應以熱愛、尊重學生為前提,深入了解和分析德困生的成因,對癥下藥,找到讓他們脫“困”的妙方。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3+2+1”助長工程轉(zhuǎn)化班中的德困生,讓他們走出“困”境。
(一)耐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會有個覺醒的過程”,因此班主任要尊重生命的差異,學會等待德困生的覺醒。轉(zhuǎn)化德困生是一項艱難復雜而又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學生會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和新問題。班主任應客觀地分析原因,給德困生足夠的時間,在堅持“抓反復”“反復抓”的過程中,不厭其煩地耐心引導,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班上的“淘氣包”小杰,因父母嬌慣成性,使他養(yǎng)成了欺負弱小的壞習慣。一開始,我不懈地“投其所好”,用“情”去感動他,使得他有所轉(zhuǎn)變。但經(jīng)過一個暑假后,他交上了損友,沾染上更多的壞習慣。為了轉(zhuǎn)化他,我用了許多方法:和他談心,沒用;開展互幫活動,效果不大;嚴厲批評,更是無動于衷。這一年,我是在困惑與迷茫中度過的,盡管付出巨大,但收效甚微。可我心中從來沒有“放棄”二字。此后的日子,我抓住他的閃光點,大力的表揚;發(fā)現(xiàn)他的不足,就馬上與他分析原因,共同研究解決的方法。這樣,漸漸消除了小杰身上的痞子氣。為了阻止小杰再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我讓他參加學校籃球隊訓練;與其父母溝通,使他沒有流連在外的時間。我也曾去他的那個“根據(jù)地”找他談心。我的“磨功”終于使他回心轉(zhuǎn)意,面帶愧意地離去。如今的“淘氣包”已今非昔比。由此可見,轉(zhuǎn)化德困生絕不能努力一兩次不成便失去耐心,從此不問不管?!澳托摹辈攀墙逃@一類學生的好藥。
(二)寬容心
班主任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通情達理中寬恕學生的錯誤,采用靈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給予他們充分的反思時間,促進學生自省,增強改錯的信心和決心。這種“寬容”是一個從“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過程,在轉(zhuǎn)化德困生工作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文同學來自一個單親家庭,長期與父母分居,形成偏激的性格。在一次他與同學的打斗中,我上前阻止,小文那重重的一拳正好擊中了我的左耳,這一拳差點就把我的耳膜打破了。當時,我忍著巨大的疼痛回到學校,當學生們都以為我會狠狠批評小文時,我只是針對這件事開展了一次全班的互愛包容教育。下課后,同學們都跑來問我為什么不追究小文的責任時,我看了看一直低著頭的小文,淡淡地說:“因為我知道那是他無心之失而已。”自那事以后,小文再也沒有動不動就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打架??粗∥牡淖兓粗嗌蠈W生越來越懂得包容、互愛,我知道自己的包容、理解已經(jīng)滋潤了孩子的心田,愛的種子已經(jīng)在孩子心里生根發(fā)芽。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呢?班主任的“寬容”就是給予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機會,這樣才會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理解心
理解心是指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內(nèi)心感受及內(nèi)心世界。德困生常處于被別人遺忘的角落,他們內(nèi)心深處一般都很自卑。班主任應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立場來看待他們,體察他的內(nèi)心世界,與他們產(chǎn)生共鳴。
小俊因父母離異,無人管教,雖有小聰明,卻無心向?qū)W。在一次語文課上,我要求全班同學聽寫詞語,可是小俊非但不拿出本子,還騷擾其他同學。我并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走到他的身邊輕輕地摸摸他的頭,用眼睛提示他,他這才裝模作樣拿出筆亂寫了幾下。下課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問他:“剛才不聽寫,是因為不會寫還是其他原因呢?”本以為要接受我批評的他眼睛突然一亮,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會寫一部分的詞語?!蔽遗呐乃募绨蚶^續(xù)說:“我就知道你肯定會,你不寫的原因是害怕別人取笑你只會寫幾個詞語?”他的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之后,我教給他一些記憶的方法;后來,他慢慢地愿意聽寫了。我并未因此放松,而是繼續(xù)關注他的學習情況。在六年級的語文期末考試中,他還拿到了84分。由此可見,在班主任工作中,適度地運用同理心能幫我們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
(一)利用“陽光體藝活動”促德困生良好品行的養(yǎng)成
許多經(jīng)驗表明“寓教育于活動中”對每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都是行之有效的。多數(shù)德困生在學習方面落后于人,而在體育或藝術范疇卻有突出的表現(xiàn)。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長,積極與體藝老師合作,鼓勵德困生積極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及藝術小社團,為他們的成功喝彩。通過陽光體藝活動,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和遵紀守法意識,擁有陽光的心態(tài)。
(二)家?;?,愛的陽光照暖德困生心窩
部分德困生的形成原因在家庭,如:家庭溺愛、疏于照顧等,都極易導致學生誤入歧途。班主任應多與家長溝通,共同對德困生進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告訴家長一些好的做法,如為孩子提供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圍;學會賞識、期許孩子的進步;堅持養(yǎng)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等等。充分發(fā)揮家校合作的力量,讓德困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促使其轉(zhuǎn)化。
班主任建立德困生轉(zhuǎn)化跟蹤的“助學成長檔案”,讓德困生把自己每天的一個小進步記錄下來,每月作一次小結,教師要在班中大肆表揚,利用光榮榜、發(fā)表揚信、發(fā)校訊通等途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榮譽感,讓他們深感教師、同學、家長很關注自己,進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
轉(zhuǎn)化德困生的工作是教師所肩負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讓教育多一點智慧,助他們成功“脫困”。
[1]胡新芳.由粗糙走向精致——在班級管理中對德困生教育策略的探索.http://www.docin. com/p-425580775.html,2012-06-17.
[2]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08(1).
[3]韓東才主編,李季,王小棉,王穎副主編.班主任基本功:班級管理的基本技能[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4]廣東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yè)委員會.廣東省中小學班主任優(yōu)秀工作案例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