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美華[曲靖師范學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千雯之舞》:幻想小說的中國敘事
⊙袁美華[曲靖師范學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2011年初推出的幻想小說《千雯之舞》是一部以漢文字為書寫主線的作品,具有非常奇特新鮮的形象塑造,即以“字”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他們在“書世界”的人生遭際、堅貞執(zhí)著的愛情等,小說還融入了銘刻著中國傳統(tǒng)文學印記的各種元素,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幻想小說,它具有充沛的“元氣”、靈動的“神氣”、厚重的“意義”以及建筑在這三者之上的“美感”,是一部掙脫了西方幻想小說創(chuàng)作模式的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
《千雯之舞》 幻想小說 元氣 神氣 意義
張之路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2011年的新作《千雯之舞》是他在幻想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的一次全新開拓,吹起幻想文學一股強勁的清新之風。推出后很快吸引了讀者和評論家的目光,在2011年年初舉行的新書發(fā)布和研討會上,王泉根、曹文軒、束沛德等評論家和作家同行對作品大加贊譽,認為這是一部“奇書”,是“新世紀第二個十年開篇之際重要的文學作品和文學事件”①。(王泉根)評論家們一致對小說的“本土性”特征加以強調(diào):“這是一部本土文化的原創(chuàng)小說……以漢文字為主線的書寫,是典型的本土文化原創(chuàng)?!雹冢ò谉睿┏艘灾袊摹皾h文字為主線”來書寫,小說中融入的那些銘刻著中國傳統(tǒng)文學印記的元素:才子佳人、英雄救美、江湖俠義、考場黑幕、轉(zhuǎn)世輪回……以及那種令人蕩氣回腸的古典式愛情,無不令讀者感受到一種獨特的“中國韻味”??梢哉f,《千雯之舞》已經(jīng)掙脫了西方幻想小說的創(chuàng)作模式,是典型的具有中國敘事元素的幻想作品。徐妍在評價曹文軒的《大王書》時,認為“幻想小說的中國敘事應當包含元氣、神氣、意義和美感四個要素”③,給論者很大的啟發(fā)。在此,論者想從幻想小說的“元氣”“神氣”“意義”三方面對《千雯之舞》加以品讀,因小說的“美感”是建筑在前三者基礎之上的,只要作品具備充沛的“元氣”、靈動的“神氣”、厚重的“意義”,美感自然具備。
“元氣”是幻想小說的根性文化,“是一種從遠古文化中流淌下來的命脈,一種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傳承”④。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漢文字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漢文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屬表意系統(tǒng),和印歐民族的表音文字有著很大差別。《千雯之舞》以漢文字為書寫對象,“是一部以漢字為題材的幻想小說,是中國迄今為止第一部漢字小說,也是唯一的一部”⑤。一方面,張之路在小說中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漢字”生命,讓他們一個個活躍在紙面上。他選擇了和小說總體構思相關的幾個漢字:“雯”“朵”“爽”“謀”“失”“支”“義”“孌”“尖”“變”等,生動形象地闡釋了每一個具體漢字的形、意。“雯”在字的世界里是個美女,她學識淵博、聰敏靈巧、有膽有識,又優(yōu)雅端莊,非常切合自己作為人時出身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身份;“朵”“是個小美女”,她是“雯”的貼身丫鬟,“雯”待其如同親姐妹,在“朵”的身上,很有點紅娘式的潑辣和忠肝義膽,她處處護著“雯”,為她著想,為了能喚起桑南對千雯的記憶,不惜化為灰燼也要說出實情;“謀”本是三百年前書生顧遠謀所化,他不幸遭遇考場黑幕,寫有絕世好文章的考卷被考官替換為白紙,遂成瘋癲。字仙同情其遭遇,贈其寶書,可將人變小后變成字。顧遠謀用寶書報復了考場舞弊的官員,為滿足一己私利也將無辜之人變?yōu)樽?,由受害者變?yōu)榧雍φ撸窒蓪⑺優(yōu)椤爸\”字以示懲罰。三百年后,“謀”又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字的世界進行無恥搶奪,發(fā)動了戰(zhàn)爭。他陰險狡詐、老謀深算,但“字”算不如天算,最終為自己的貪欲付出了代價。無論作為人還是字,他都讓人感到既可恨又可憐;“爽”字如其名,剛直爽快,具有俠義精神,有一定的領導才能,他率領著字們在桑南和“雯”的幫助下奮起抵抗“謀”的掠奪,他身上還具有剛勇有余、謀略不足、耳根子軟的特點……這些“字”的特點,很好地和漢字本身具有的形、意相結合,在視覺和審美上傳達出的那種內(nèi)涵,只有我們這些生長在中國土地上、浸潤在漢字文化系統(tǒng)中的“土著”才能對其心領神會。
另一方面,小說的主線之一即莫千雯和楊天颯(桑南)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莫千雯尋訪名人奇書途中遇到危難,楊天颯出手相救,倆人一見鐘情,因羞澀未能表明心意即各奔前路。芳心暗許的莫千雯改變既定路線朝心上人的方向而去,住進顧遠謀的客店,機緣巧合救出被變?yōu)樽值臈钐祜S,自己卻身陷囹圄。楊天颯逃出之時對她說:“我一定救你出去”,她滿懷希望地作答:“好,我等著你……”因這一句承諾,楊天颯葬身火海,“雯”苦苦等候了三百年,終于等來了桑南(楊天颯的后世),這輪回了三百年的愛情足以感天動地,可以和中國民間文學和古典文學中的那些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相媲美。愛情,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堅貞的愛情故事永遠能打動人心。楊天颯和莫千雯的愛情,不是被金錢和權力異化的現(xiàn)代社會男女關系,是那種“一往而情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令人蕩氣回腸的、超越了生死界限的古典式愛情。這種情感堅守方式,對處于成長階段、對男女情感有著朦朧渴望的青少年讀者說,也是一種情感的陶冶,具有積極、正面的引領作用。
此外,小說對“書世界”的環(huán)境描寫,也充滿了中國特有的文化氣息——壯麗的棋盤草原,險要的琴弦峽谷,美麗的七彩古溪,神奇的天目奇峰,讓讀者產(chǎn)生新鮮奇異又熟悉親切的感覺。在棋盤草原上不斷響起的那首《風草頌》:“風匆匆吹過,不記得草的顏色/年年春草,歲歲寂寞/一聲雁叫好蕭瑟……”充溢著宋詞優(yōu)雅而略帶感傷的韻味,把讀者的思緒帶往遙遠的年代,也更加襯托出小說中古典的情感表達方式。
“神氣”即幻想文學的神奇性思維,表現(xiàn)在具體作品中,即作家對超越現(xiàn)實的“第二世界”(即“書世界”)的建構方式。這個世界要能給予讀者熟悉、親切而又新鮮奇異之感?!肚┲琛分?,主人公桑南進入“第二世界”的方式是被字仙變成了和字一般大小的“小人兒”來到了書的世界、字的世界。這種進入并不顯得突兀,因為之前已有桑南三番五次相同的夢境作為鋪墊。一進入“第二世界”,那些主要人物——“字”紛紛登場,豪俠仗義的“爽”救了被“尖”和“變”綁架的桑南,在逃跑途中又遇“雯”和“朵”出手相助,他們結伴同行,這一切顯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這是個字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樣,它有自己的規(guī)則;字也和人一樣,有自己的愛恨情仇、人生際遇,“人的世界里有什么,書的世界里就有什么”?!八钡膽偃吮粨?,他要去找回她;“雯”飽讀詩書,知識淵博,三百年來苦苦等候著自己的戀人,她已經(jīng)認出桑南是楊天颯的后世,卻不能“泄露天機”,只能滿心苦澀又滿懷期待地待在他的身邊,幫助他;“朵”是個心直口快的小丫鬟,對“雯”忠心耿耿,不停地暗示桑南,想喚起他對前世的記憶……
主人公剛進入“第二世界”時,作家可能是擔心讀者對這個世界過于陌生而產(chǎn)生排斥心理,就主動站出來對“書世界”的各種規(guī)則進行介紹甚至評論。這一點論者認為是作品的不足之處,影響到幻境最初的生成,使得小說開始部分的想象不夠飛揚靈動。其實,作家完全不必擔心讀者的想象力和建構能力,只要小說的想象空間足夠充沛,作家可以讓這些東西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慢慢生成、展現(xiàn)。好在作家寫到后來漸入佳境,小說的想象空間越來越充沛,幻境越來越奇異,新鮮又令讀者感到熟悉、親切。桑南和“爽”“雯”等一路同行,他們走進甲骨文的領地、經(jīng)過篆文的城堡、拜訪了鼎的家族。一路上他們得到了文字世界各路人馬的響應,解救并收編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隸書、簡化字等“難字”,建立了一支隊伍。最后在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轉(zhuǎn)注、假借的幫助下,正義戰(zhàn)勝邪惡,字世界恢復了和平與安寧,桑南恢復了前世的記憶,與莫千雯相認、相擁,愿望達成的那一刻,千雯化為灰燼,昏倒在地的桑南被字仙送回“第一世界”。醒來的桑南面對一屋子攤開的書,產(chǎn)生了一種亦真亦幻、似夢非夢之感。仔細搜尋,又發(fā)現(xiàn)了“第二世界”留下的痕跡——那本《危情時刻》現(xiàn)在一字不缺,讀起來生動流暢,沒有錯字、沒有丟字;那本《戰(zhàn)爭陰謀》的封面缺了“謀”字(“謀”在“第二世界”中已經(jīng)跳入天目山的火海化為灰燼,也算是咎由自取);他來到和他一起被變?yōu)樾∪诉M入“第二世界”的老館長的辦公室,疲憊的老館長對他說了一句:“你也回來了……”一個“也”字大有深意,也是“第二世界”留下的痕跡。桑南更加確證了這不是夢,他要找到莫千雯,重續(xù)三百年未盡的情緣。一陣敲門聲,一個新分配的女大學生來找老館長報道,她和莫千雯長得一模一樣,戴著那條桑南熟悉的項鏈,但她似乎并不認識桑南,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她是或不是莫千雯?一切皆有可能,留下遐想的空間,也稍稍慰藉了讀者期望“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心理。
總體來說,主人公剛進入“第二世界”時作家的想象還稍顯拘束,不時地以“權威敘述者”的身份介入想象世界,寫到后來則想象的空間越來越充沛,當主人公回到“第一世界”(即現(xiàn)實世界),產(chǎn)生亦真亦幻、似夢非夢的感覺時,身邊的某些事物卻顯示出“第二世界”存在過的痕跡,這些痕跡使得“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互相呼應,關合圓滿。
“意義”即幻想文學對這個世界應該承擔的使命,幻想小說中超越現(xiàn)實的“第二世界”,又與現(xiàn)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反映的是一種深刻的現(xiàn)實。小說寫的是“書的世界”“字的世界”,卻處處映射著現(xiàn)實人生,正如作家借書中人物之口所說:“字是人寫的,字是人的生靈”“人的世界里有什么,字的世界里就有什么”。
一方面,《千雯之舞》通過幻想小說的形式,融入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才子佳人、英雄救美、江湖俠義、轉(zhuǎn)世輪回等傳奇元素,生動地向廣大青少年讀者講述了中國文字的形成、發(fā)展和變化。通過生動的形象、完整的結構、曲折的情節(jié),巧妙地把文字的最基本知識融入其中,最終目的是引導青少年讀者了解中國文化,熱愛中國文化。張之路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感受時說,他希望把《千雯之舞》寫成一本讓人們親近漢字、進一步發(fā)現(xiàn)漢字魅力的書,希望它能讓青少年讀者感受到漢字的血肉和氣息,為漢字的生命和靈魂所震撼,因為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是民族之根脈所系的精神家園”⑥。作家對自己母語的熱愛溢于言表,他也表達了自己對包括漢字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文化沒能被青少年很好地尊重和繼承的憂思。
另一方面,小說通過以“爽”“雯”和桑南為代表的正義一方和以“謀”為代表的邪惡一方的對峙、戰(zhàn)爭為基本線索,表現(xiàn)了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主題,給青少年讀者以積極向上的精神感召。在雙方交戰(zhàn)的過程中,“爽”勇敢無畏,成為正義之師的將領;聰敏、學識淵博的“雯”則和桑南一道成為“爽”的軍師,他們一路收編那些流離失所的“難字”,在戰(zhàn)后細心為受傷的字們進行醫(yī)治,重新賦予他們生命,這樣一種尊重每一個普通生命的態(tài)度,給論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書世界回到人類世界的桑南,拿起一支橘紅色的筆,為《戰(zhàn)爭陰謀》一書封面寫下那個缺失的“謀”字,希望能使他在書的世界里重獲新生,真正做到了不計前嫌、不念舊惡,這樣的一種情懷會讓青少年讀者為之動容,并感受到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而這些正是當下社會中缺少、卻又被人們深深渴望著的。正如作家所說“……想通過這部小說表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我們應當堅守的——正義,正直、悲天憫人的情懷,忠貞不渝的愛情,見義勇為的俠肝義膽,誠實守信、懲惡揚善、舍生取義的人生追求”⑦。小說中這種讓人記憶深刻的細節(jié)很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細節(jié)讓《千雯之舞》具有了某些脫穎而出的特質(zhì)。
總之,小說對“書世界”中“字”形象的書寫生動活潑,賦予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說對“字世界”——甲骨文的領地、篆文的城堡、鼎的家族等進行了書寫,在向讀者介紹中國漢字文化及其發(fā)展、演變的同時,并沒有讓讀者產(chǎn)生“掉書袋”的感覺,是因為小說幻想的生動、故事中愛情的力量、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樂觀態(tài)度以及那種氤氳在小說中的和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一脈相承的古典韻味?!肚┲琛烦渑娴摹霸獨狻?,靈動的“神氣”、厚重的“意義”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美感”,使“它超越了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界限,它純正的文學品格如高山雪冠……它為這個時代的文學帶來了新的希望和靈感”⑧。
①② 王泉根、白燁等:《〈千雯之舞〉:萬物有靈,字為情生》,《中華讀書報》2011年1月19日。
③ 徐妍:《探索當代幻想小說的中國敘事》,《文藝報》2008年4月19日。
④ 曹文軒:《讓幻想回到文學》,《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7月22日。
⑤ 少軍:《穿越三百年的輪回之情——〈千雯之舞〉讀后感》,《雪花》2011年第2期,第12頁。
⑥ 張之路:《我寫千雯之舞(上)》,《少先隊小干部》2013年第3期,第42-43頁。
⑦ 張之路:《我寫千雯之舞(下)》,《少先隊小干部》2013年第4期,第38-39頁。
⑧ 孟繁華:《2011:長篇小說現(xiàn)場片段》,《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1-6頁。
作 者:袁美華,云南大學文藝學碩士,曲靖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兒童文學。
編 輯: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