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令 鄭 燦
微信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湘潭部分高校為例
趙玲令鄭 燦
【摘要】隨著微信等全新傳媒方式的廣泛使用,這一融入了基本通訊與朋友圈溝通等功能的全新媒介,自產生以后,就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大學生作為信息宣傳的生力軍,借助微信這一平臺,不但能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同時也便于學校借助這一載體開展學生管理工作?;谖⑿砰_放性的特點,如何保證這一媒介得到合理正當使用,就必須先有效分析其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本文擬以湘潭部分高校為例,從微信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出發(fā),結合其存在的客觀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和思路。
【關鍵詞】微信大學生思想行為影響對策
隨著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各種新設施、教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在此背景下要求校方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豐富管理思維。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發(fā)展不斷成熟,加上無線局域網(wǎng)建設日益完善,以及微信等及時通信產品功能日益豐富,微信這一軟件平臺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lián)系日益密切。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學管理必須及時調整以便適應這些全新變化。微信作為一種全新的、功能更豐富交流溝通平臺,為充分發(fā)揮其正面作用,就必須深度剖析其對學生的客觀影響,從而制定相對應的解決思路。
為有效分析微信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本次研究特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來開展,通過隨機邀請湘潭區(qū)域高校學生,回答調查問卷,并以數(shù)據(jù)化的形式存在,從而得出具體的問題答案。
(一)調查問卷說明
首先,我們設置的研究對象為在校學生。因此,所設置的問題和選項都應該符合學生情況。其次,問卷設計中,以微信功能為切入點,通過著重分析微信可能產生的影響,從而得出微信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具體影響。最后,問卷內容涵蓋客觀選擇部分和主觀部分,通過對學生使用微信平臺的主要目的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其具體影響。
整個調查問卷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其主要從學生的性別狀況、年級以及專業(yè)進行調查,其中特意添加學生是否為學生干部,設置這一選項的目的是為了調查分析學生干部因工作溝通與微信平臺使用之間的關系。
第二部分是此次問卷的深度調查部分,著重從學生使用微信的頻率和目的出發(fā),集中統(tǒng)計學生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從而分析其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力。結合微信重要的服務功能——公眾號,設計針對性的問題,著重了解學生對公眾號推送信息可信度的認識,并借此反映學生是否能有效篩選接收到的信息。正是因為微信的信息互動傳播等功能,使得這一平臺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健康信息,而這將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問卷最后一題設為開放式題目,主要為了收集學生對微信平臺的未來期待,是否希望借助這一平臺獲得其他的幫助。
(二)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湘潭部分高校,此次問卷主要在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湘潭職業(yè)技術學院四所高校中進行。共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1000份,各高校分別250份。最后收回問卷數(shù)量為976份,有效調查問卷為965份,有效調查問卷所占比重為96.5%。
從表一可以看出,無論是年級,還是專業(yè)和性別,均有較強的代表性。因此,所得數(shù)據(jù)能夠有效反映實際情況。為有效分析微信對學生的影響,首先我們來看學生使用微信這一軟件的主要目的。目的是學生使用微信的重要導向因素,同樣其相應目的,也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具體影響。
表一 問卷主體主要信息匯總表
表二 學生使用微信軟件的主要目的分析
通過表格二,我們可以看到學生使用微信軟件的主要目的,在于溝通信息、開展學生工作以及朋友圈分享。因此,正是微信功能的豐富性,讓其成為學生追捧的對象。但還應該認識到微信中,有宣揚謠言和虛假信息,很容易形成“病毒式”感染傳播。另外,大學階段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一個半社會階段。對不良信息的辨識度和基本態(tài)度,其正是微信對學生負面影響的重要表現(xiàn)[1]。
表三 接觸微信的不良信息情況
從表三反映出將近一半的學生從來不觀看不良信息,但也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存在偶爾觀看和經(jīng)常瀏覽的行為,這正是微信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必須予以正視與解決。此外,該問卷還反映出學生使用溝通軟件工具的變化。學生從之前的電話、短信溝通,逐漸升級為以微信為溝通主渠道的溝通方式。
(一)積極影響分析
微信作為一個及時通信軟件,學生通過合理應用微信,能夠及時便捷地與自己的同學、朋友進行溝通。同時,其僅需少量流量就能實現(xiàn)信息溝通,對學生來說,節(jié)省一大筆開支。其次,依托微信平臺所開發(fā)的購物等生活功能,大大方便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實現(xiàn)了科技與生活的無縫對接。
在龐大活躍用戶的推動下,微信所推出的內容和功能,都是與社會發(fā)展趨勢相聯(lián)系的,學生使用這一平臺,是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選擇。最后,其還是一個信息分享平臺,學生可以借助公眾平臺,了解更多知識內容,擴大知識面。而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感悟和見識發(fā)到朋友圈內,供他人評論,可以有效疏導其心理壓力。
(二)消極影響分析
微信龐大的使用群體,涵蓋了各種交流和溝通信息。因此,假使說學生未能形成有效自制力,那么就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同時,微信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和快捷性,再加上其相對封閉的圈層,就使得很多虛假信息在其中被錯誤傳播,以至于微信成為謠言和虛假信息的集散地。而這也會對學生認識和了解這一系列客觀事件,造成很大誤導。
最后,大部分學生對微信的依賴度過高,一方面影響到學生的正常生活、學習,很多學生將大量的自習時間和課堂時間都用在了刷微信上,不利于學生學習和開展教學活動。另一方面,微信上的搖一搖功能和其他交友功能,使得很多學生沉迷其中,容易影響到學生正常的社會交往[2]。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侵害大學生,使其陷入交友陷阱,遭受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
隨著微信功能的進一步拓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一及時通信軟件都將成為學生工作、溝通的主要工具。我們應該認識到微信對學生思想行為有積極的一面,同時也有消極不利的一面。我們有必要根據(jù)其存在的具體問題,制定完善的解決策略和方案。
首先,加強對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教育,提升其對事物的辨識度。當大學生具備準確辨析事物的能力,在遇到虛假信息時,其會首先驗證真?zhèn)?,而不是盲目轉發(fā)、評論。學生應該自主建立具備正確事物的辨知體系。教師也應在教育中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懷疑精神[3]。
其次,教育學生對不健康的信息應該保持抵制態(tài)度。當學生遇到不良信息時,應該堅持不看,并通過微信平臺自身監(jiān)督渠道舉報相關信息,凈化微信環(huán)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融入思想教育,確保學生達到應有的思想境界。通過必要的講解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對不良信息形成正確的認識。
再者,教會學生對微信交流與現(xiàn)實交流有效區(qū)分,形成正確的交流思維。這兩種交流方式,實際上都是互相交流的一種形式。但所有的交往,最終落腳點都只能是在現(xiàn)實中完成的。這也是微信在溝通過程中的局限性。所以,必須讓學生知道不能過度依賴微信溝通,要使學生明白微信溝通的真實性有待進一步檢驗,學生不能盲目的聽信聊天信息和內容。同時,其更也不能替代現(xiàn)實溝通[4]。
最后,豐富學生的業(yè)余文化。將學生在微信上的時間和精力,實現(xiàn)有效引導。當前部分學生對微信產生的過度依賴,從某種角度講,這正是課余文化建設不到位造成的結果。只有構建全面豐富的校園文化,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學生實現(xiàn)全面進步。這也是培養(yǎng)全面素質人才的重要要求。
隨著微信平臺的廣泛普及,它已經(jīng)成為當前多數(shù)大學生在信息溝通、生活娛樂的首選載體。開放的微信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體,浩繁的信息內容,都使得學生思想行為無時無刻不受其影響。教學管理最大的要求,就是既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又要幫助學生認識好身邊的事和物。因此,結合實際,探究微信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具體影響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在充分認識到微信使用與生活、實踐結合是一種趨勢的同時,也需結合學生的客觀需求和教學的客觀要求,制定合理的對策,幫助學生更好應用這一工具。
參考文獻:
[1]金小方.微信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影響的調查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2014(2):67-71.
[2]金音.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校園,2014(10):59-62.
[3]丁慧民.大學生微信使用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2):145-149.
[3]左紅娟.微信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J].才智,2015(12):26-29.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湖南工程學院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
作者簡介:趙玲令(1985-),女,湖南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鄭燦(1993-),男,湖南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