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玲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和新概念教學的引領下,初中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也得到了更新?lián)Q代,為了做好初中英語教學和評價的銜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本文針對當前初中英語課程評價的不足之處,對初中英語課程評價方法的進行了探索,并對初中英語課程評價體系進行了構建,對初中和高中英語的銜接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程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109-01
初中英語課程評價是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的,它是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的關鍵組成部分。初中英語課程評價能夠幫助英語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初中英語教與學的主戰(zhàn)場“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把新課程概念教學方法運用到里面,創(chuàng)新出有效性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和課堂教學行為,引導學生轉變原有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所以說,初中英語課程評價改革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著新課程改革的成效。
一、初中英語課程評價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預設”在課堂上依舊起主導作用。這種“以學定教”的理想課堂評價體系尚未成型,在英語課堂上,依舊是“以教定學”這樣老師就不能很好地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老師的教學行為和課堂上老師的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則成為了現(xiàn)階段課程評價的重點。在課堂上,老師以課前的“預設”作為指導,當學生的奇異思想與“預設”發(fā)生偏離時,老師不但放棄了對學生智慧火花的積極評價,反而用自己的“預設”改變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在情感交流體驗方面上,知識的學習和老師行為的表現(xiàn)方面的評價就更不用多說了。
雖然近些年這種“以教定學”的課程評價體系已經得到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但是依舊明顯的存在問題,對評價的主體未能分清,“以教評教”的現(xiàn)象廣泛的出現(xiàn)在了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定上,在“知識與技能”的評定對象上,錯把老師對知識與技能的教授作為了主體,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學習狀況的評價;在評價“過程與方法”方面,錯把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滲透評價作為主體,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參與程度和學生能否緊跟老師教學節(jié)奏的評價。
二、形成性評價不能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進行
因為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老師在對學生課堂上的反應的評價中過于片面,不能很好地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進行評價。因為許多客觀因素的存在,比如中學學生數(shù)量普遍偏多,加上課堂時間有限,老師不能全面的對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反饋,老師往往把機會留給了性格開朗,語言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而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相對薄弱的同學被忽視;在回答問題時,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老師會提問那些相對強勢的同學,而忽視了相對弱勢的同學。
三、對初中英語課堂評價體系構建的探索
(1)注重“以學定教”?!耙远ń虒W”的核心就是老師能夠在“預設”的引導下,對課堂上不能按照計劃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很好地解決。這種評價方式注重的是“生成”而絕不是老師課前的“預設”,它不強調統(tǒng)一,而側重了學生們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它是用發(fā)展和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
比如,在課堂上學生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老師要愿意為學生解答疑惑,而不是應付了之,應該和學生一起交流互動解決疑惑,老師要對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發(fā)散性思維的行為鼓勵和表揚。這樣的方式下,不但能夠很好的讓學生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形成性評價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進行。老師要清醒的知道,評價的目的是綜合的了解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而不是為了某一部分的學生情況。老師在評價的時候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不能忽視相對弱勢的學,平衡好“強勢學生”和“弱勢學生”,把握好一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的時候要分配合理,和諧搭配,給予“弱勢學生”鼓勵,讓他們樹立自信。成績考評只去前多少名同學的成績?yōu)闃藴实默F(xiàn)象絕不能出現(xiàn)。
初中畢業(yè)接下來就是高中生活,因此初中英語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展望學生的高中英語的學習,為學生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做好準備工作。為了更好的為學生以后高中英語的學習做好準備工作,老師在對學生初中英語課程評價中要更加的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漸的養(yǎng)成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結學習中常出現(xiàn)問題的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這就要求初中老師在評價的時候要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良好意識。這樣,不僅僅在現(xiàn)階段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又為學生高中英語的學習做好了基礎準備。
參考文獻:
[1]宋秋前,齊晶瑩.生本化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標準建構與實施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1(07)
[2]姚林群,郭元祥.新課程三維目標與深度教學——兼談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11(05)
[3]羅少茜,徐鑫.初中任務型英語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