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蕾
摘 要: 許多以愛情婚姻為題材的元雜劇,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她們在愛情婚姻方面,展現(xiàn)出愛情覺醒、自主追求愛情、勇敢捍衛(wèi)婚姻等嶄新特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束縛人性和自由的封建禮教宗法觀念。
關(guān)鍵詞: 元雜劇 愛情婚姻劇 女性形象 新質(zhì)
元雜劇標志著中國戲曲開始成熟,現(xiàn)存元雜劇中的愛情婚姻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描寫大家閨秀與書生士子的才子佳人劇。大家閨秀主要指官宦小姐和貴族小姐,如崔鶯鶯(《西廂記》)、譚記兒(《望江亭》)、王瑞蘭(《拜月亭》)、李千金(《墻頭馬上》)、張倩女(《倩女離魂》)、董秀英(《東墻記》)、劉倩英(《玉鏡臺》)、鄭彩鶯(《竹塢聽琴》)、孟光(《舉案齊眉》)、裴小蠻(《謅梅香》)、李玉英(《鴛鴦被》)等。她們社會地位較高,深受封建家長的嚴格管教和封建禮教宗法的束縛。在追求愛情自由和美好婚姻的過程中,她們反抗的主要是封建禮教宗法和封建婚姻制度。
元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狎妓之風盛行,另一類就是描寫風塵女子與書生士子的書生妓女劇。她們身份卑微卻光彩照人,如“上廳行首”杜蕊娘(《金線池》)、趙盼兒(《救風塵》)、謝天香(《謝天香》)、謝金蓮(《紅梨花》)、韓玉簫(《兩世姻緣》)、張好好(《揚州夢》)、顧玉香(《玉梳記》)、裴興奴(《青衫淚》)等。與大家閨秀相比,這些色藝俱佳的青樓女子雖然受到較少封建禮教宗法的束縛,卻擺脫不了妓院鴇母和官府的人身控制。為了獲得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她們反抗的主要是妓院中的鴇母。
盡管這些大家閨秀和青樓女子的身份地位、所受教育、愛情遭遇和反抗對象不同,但她們在主動追求愛情和捍衛(wèi)婚姻的過程中,都勇敢地沖破封建禮教、封建倫理宗法的藩籬,成為充滿叛逆精神的女性新形象。
一、女性自我愛情意識的覺醒
在元雜劇以前的文學作品中,無論是《詩經(jīng)》中的《氓》、漢樂府中的《孔雀東南飛》、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元稹的《鶯鶯傳》,還是南戲的《王魁負桂英》,大都刻畫了在愛情和婚姻上軟弱忍讓、哀怨自憐的被動女性形象。她們在愛情婚姻中聽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抑制和掩飾正常的愛情愿望和性的欲求。愛情婚姻劇中的女主人公一反傳統(tǒng),流露愛情意識和向往美好愛情的跡象?!段鲙洝分?,相國小姐崔鶯鶯在連奴婢都被調(diào)教得滿口“男女授受不親,禮也”的環(huán)境下,見到張生還會有“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的深情。《墻頭馬上》的李千金,直白表露了對男女情愛生活的向往:“我若還招得個風流女婿,怎肯教費功夫?qū)W畫遠山眉。寧可教銀缸高照,錦帳低垂;菡萏花深鴛并宿,梧桐枝隱鳳雙棲。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誰管我衾單枕獨數(shù)更長,則這半床錦褥呼做鴛鴦被”(第一折〔混江龍〕)。這大膽狂烈的情愛獨白,在之前的文學中非常罕見,即使在今天也毫不遜色。她們自我愛情意識的覺醒和大膽表露,在封建束縛苛嚴的古代,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
二、女性以欣賞主體而不只是男性的欣賞對象出現(xiàn)
元雜劇以前的女性,“只能是取悅于男人于一時的被觀賞、被玩弄、被踐踏乃至被拋棄的被占有物,她不能也沒有獨立存在的權(quán)利和自覺,只能是攀附在男人這棵大樹上存活的藤或花”,她們大多是以男性欣賞的視角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的。部分愛情婚姻劇中的女性,如李千金、董秀英、張倩女、張翠鶯等大家閨秀在自我的愛情意識引導下,以女性的視角欣賞書生的俊美姿容、溫柔性情和絕世才學?!稄埳蠛!分械凝埈偵徺潎@張羽“他正色端容,道貌仙豐”、“這秀才一事精,百事通”(第一折〔六幺序〕);《謅梅香》中的裴小蠻一見白敏中就認為:“那生他文質(zhì)彬彬才有余”(第一折〔賞花時〕);《兩世姻緣》中的韓玉簫既欣賞韋皋的容貌穿著、歌喉才能,更留戀他的體貼溫存:“〔醋葫蘆〕看了他容貌兒實是撐,衣冠兒別樣葵。更風流更灑脫更聰明。唱一篇小曲兒宮調(diào)清。一團兒軟款溫柔性情。兀的不坑了人性命,引了人魂靈”。這些女性從自身視角,不僅能夠獨立自主地評賞男性才學,而且看重男性的姿容、性情,這些是不同于前代文學女性的嶄新因素。正是這種對男性的自我價值判斷,成為這些女性在自我愛情意識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和與封建宗法禮教勇敢抗爭的動力。
三、主動勇敢地追求愛情
我國古代的封建宗法禮教繁瑣嚴密,文學中被以“男女授受不親”、“聘則為妻,奔則為妾”等禮教思想束縛的女性,在愛情理想難以實現(xiàn)時,往往以身殉情、用死后與愛人相聚的悲劇控訴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如《梁?!?。一些元雜劇里的女性,卻能夠依據(jù)自己的情感和價值判斷,在現(xiàn)實中以傳簡、偷期、私奔等實際行動,大膽地背叛封建禮教綱常,主動勇敢地追求愛情。
《金錢記》中的大家閨秀王柳眉主動遺下金錢,作為向?qū)Ψ奖磉_愛慕的信物;《東墻記》中的董秀英,燒香時聽到了馬文輔那隔墻的琴聲,便吟詩向?qū)Ψ奖磉_愛意,并主動“寫個期約簡兒”,與馬文輔楚陽臺相會;《墻頭馬上》中的李千金和裴少俊一見鐘情后贈詩相約,私自幽會時被嬤嬤撞見,毅然選擇與裴少俊私奔,即使后來面對刁難與斥責的裴父,也毫不示弱,用“這姻緣也是天賜的”和卓文君私奔的故事證明自己私奔的合理性。在元以前的文學作品中,除了《詩經(jīng)》中的一些詩篇外,這樣自主追求婚姻愛情、大膽潑辣的女性形象寥寥無幾。《竹塢聽琴》中做了道姑的鄭彩鶯,一遇到意中人秦修然,不僅拋棄了清心絕欲的出家生活,而且在道觀與愛人“茍合”。封建宗法的層層束縛,泯滅不了自然的人性人欲?!顿慌x魂》里的張倩女相思成疾,為了能與心上人朝夕相處,以魂魄出身,一路追隨王文舉進京,度過三年幸福生活。后魂魄歸體,人方病愈。這看似荒誕,卻在揭露封建禮教對女性束縛、戕害的同時,肯定了自然人性的愛欲。這些大家閨秀們一反先前文學中哀怨、自憐的女性形象,用實際行動勇敢地沖破束縛,以獲得美好愛情有力沖擊了傳統(tǒng)封建世俗觀念。
風塵女子發(fā)出“姻緣簿全憑我共你,誰不待撿個誠意的”的深情呼喚(《救風月》第一折〔油葫蘆〕),主動追求愛情?!栋倩ㄍど稀分械馁R憐憐直接對素不相識的王煥說:“解元不棄,屈高就下,與妾身做伴,可也肯么”;《曲江池》中的李亞仙吩咐趙牛筋:“妹夫,那里有個野味,請他來同席,怕做什么”。面對意中人,她們不但毫無扭捏之態(tài),而且主動創(chuàng)造相識相遇的機會,這是傳統(tǒng)文學中那些羞于見人、含蓄扭捏的女性所無法比擬的、主動追求自我幸福的獨特形象。面對自私愛財、將“好姻緣生折做斷頭香”的鴇母,特別是當自己的愛情婚姻和錢財利益發(fā)生沖突時,這些身份卑微的風塵女子卻對愛人忠貞不渝。她們或茶飯不思、人消影瘦,或閉門謝客、以死相逼,不屈服于鴇母或商人的威逼利誘?!肚亍分械睦顏喯梢虬V心眷戀被攆出去的鄭元和而“茶不茶,飯不飯,又不肯覓錢”,使鴇母一籌莫展;《對玉梳》里的顧玉香,對阻礙自己與荊楚臣愛情、把自己嫁給富商的鴇母,除了埋怨、用斷絕關(guān)系威脅,甚至咒罵她“則愿的臭死尸骸蛆亂盼,遮莫便狼拖狗拽,鴉瞇鵲啄”(第一折〔么篇〕)。依人籬下、沒有人身自由的青樓女子不慕錢財與淫威,為自主選擇的戀人,勇敢地反抗鴇母,不能不感受到她們對愛情的忠貞和勇于反抗的強烈決心。
四、機智地捍衛(wèi)自己的婚姻
傳統(tǒng)文學中的女性在婚姻不幸時,往往以棄婦、哀怨、消極接受的形象出現(xiàn),如《自傷賦》等。但元雜劇愛情婚姻題材中的一些女性,不僅主動追求愛情,有的還積極捍衛(wèi)來之不易的婚姻?!墩{(diào)風月》里的燕燕,在滿堂賓客的婚禮大典上,有理有據(jù)地斥責小千戶,最終為自己爭得小夫人的身份地位。《望江亭》中面對前來掠奪妻子的楊衙內(nèi),白士中一籌莫展,美麗的譚記兒為捍衛(wèi)自己美滿的婚姻挺身而出,機智鎮(zhèn)定地在中秋夜喬裝漁婦獻新,智賺到楊衙內(nèi)的金牌、勢劍和文書,使其迫害計劃落空。譚記兒在懲戒封建惡勢力的同時,也捍衛(wèi)了自己的美滿婚姻。這不正體現(xiàn)了她自主把握命運、機智勇敢、捍衛(wèi)婚姻的光彩形象嗎?
以愛情婚姻為題材的許多元雜劇作品,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充滿叛逆精神的女性新形象。在愛情婚姻上,美麗善良的她們一改前代女性羞澀卑微、哀怨自憐的被動形象,展現(xiàn)出愛情覺醒、獨立自主、大膽追求愛情、勇敢捍衛(wèi)婚姻的嶄新特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沖擊束縛人性和自由的封建禮教宗法觀念、控訴妓院鴇母制度,豐富了我國古代文學里的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
[1][明]臧晉叔編.元曲選[M].北京:中華書局,1958.
[2]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王國維戲曲論文集[M].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3]劉代霞.民族大融合中的元雜劇婦女形象[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02).
[4]劉慧英.走出男權(quán)傳統(tǒng)的樊籬:文學中男權(quán)意識的批判[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5.
指導教師:彭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