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季本明
(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
隨著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嚴重,清潔無污染的風能亟待需要被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在我國,風電產(chǎn)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根據(jù)中國風能協(xié)會的統(tǒng)計,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國(除臺灣地區(qū)外)新增裝機容量23 196 M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14 609 MW。
隨著風電接入的日益增多,風電并網(wǎng)帶來的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安全性和合理調配等一些列問題[1-3]。準確的風電功率預測,對電力系統(tǒng)安全、高效運行有重要意義。為此,國內外針對風電功率預測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時間序列法[4]、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5]、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6-7]和支持向量機[8]等預測方法。這些預測方法都帶有人為主觀性,而混沌理論預測模型是根據(jù)時間序列本身的客觀規(guī)律進行建模,避免了人為主觀性。因此,用混沌預測模型對風電功率進行預測,其預測精度會更高。
目前,已經(jīng)通過不同方法證明了,風電功率時間序列是典型的混沌時間序列[9-10]?;诖耍岢隽司钟蛞浑A加權預測模型,并將其應用于風電功率實時預測中,以東北某風電場的實測有功時間序列為例,進行仿真分析,預測結果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空間理論認為:時間序列包含了系統(tǒng)狀態(tài)所需要的全部動力學信息,Taken[11]證明了,存在一個合適的嵌入維m,在重構后的嵌入維空間里可以把時間序列原空間狀態(tài)軌道的最主要的特征恢復出來,這為混沌序列的預測奠定了理論基礎。
設時間序列為{xi,i=1,2,…n},根據(jù)C-C算法[12]選取的嵌入維m與延遲時間τ,把時間序列拓展成m維相量:
馬氏距離(Mahalanobis Distance)是由印度統(tǒng)計學家馬哈拉諾比斯(P.C.Mahalanobis)提出的,馬氏距離表示數(shù)據(jù)的協(xié)方差距離,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計算兩個樣本之間相似度的方法。假設時間序列{xi,i=1,2,…n}相空間重構后的m相點如公式(1),X的協(xié)方差矩陣記為S,則相點Xi和Xj的馬氏距離定義為:
假設時間序列{xi,i=1,2,…n}相空間重構后的相點如公式(1),找到參考相點XM的q個鄰近相點Xki,并且Xki到XM的馬氏距離計為di,則Xki的權值定義為:
式中:dmin為鄰近相點到XM的最小距離;l為參數(shù),取值為1,則局域一階的擬合為:
式中:I=(1,1,…1)T,公式(4)的相量形式為:
將公式(6)看成關于a、b的二元函數(shù),兩邊求導可得到:
化簡后得到:
即:
則預測相點為XM+1=aI+bXM。
以某東北風電場的實測有功率序列為例,數(shù)據(jù)樣本為177臺風機,每臺風機的額定裝機容量為1.5 MW,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265.5 MW。圖1為風電場某年8月1日到8月30日的實測風電功率時間曲線,采樣間隔為15 min。
圖1 風電功率曲線
本文定義了時間間隔為15 min的四個評價指標。具體公式如下:
日平均絕對誤差:
日均方誤差:
日平均準確率:
日平均合格率:
本文以風電場8月15日到8月29日的實測有功時間序列為例,用坐標延遲法進行相空間重構,建立風電功率超短期預測模型,進行仿真預測。圖2為風電功率預測曲線,橫坐標為時間(15 min)、縱坐標為功率(MW);圖3為日均方誤差時間曲線,橫坐標為時間(日)、縱坐標為日均方誤差(%);圖4為日準確率時間曲線,橫坐標為時間(日)、縱坐標為日準確率(%);表1為預測結果統(tǒng)計量。
圖2 風電功率預測曲線
圖3 日均方誤差曲線
圖4 日準確率曲線
從風電功率預測曲線(見圖2)中知,與局域零階加權法(Weighted Zero-Order Local Law,WZOLL)相比,局域一階加權法(Weighted One-Order Local Law,WOOLL)的預測值能更好的跟蹤風電場實測有功時間序列的變化趨勢;在日均方誤差曲線(見圖3)中,可知本文提出的WOOLL的均方誤差曲線位于WZOLL的下方,WOOLL的誤差較小;在日準確率曲線(見圖4)中,WOOLL的日準確率曲線位于WZOLL的上方,WOOLL的準確率高;在預測結果統(tǒng)計表(見表1)中,WOOLL的多日平均絕對誤差為8.64 MW、平均均方誤差為4.96%,而準確率和合格率分別為96.74%和99.03%,明顯優(yōu)于WZOLL。
表1 預測結果統(tǒng)計量
文章基于相空間重構理論,提出了一種局域一階加權預測法,該方法以馬式距離作為鄰近相點的判據(jù),并將其應用于風電功率預測當中。以某東北風電場的實測有功時間序列為例,進行仿真分析,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局域一階加權法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局域零階加權法,局域一階加權法的預測精度高,其預測的多日平均準確率為96.74%、平均合格率為99.03%,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仍然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如權值的選擇、鄰近相點的判斷等。
[1]遲永寧,李群英,李琰,等.大規(guī)模風電并網(wǎng)引起的電力系統(tǒng)運行與穩(wěn)定問題及對策[J].電力設備,2008,9(11):16-19.
[2]遲永寧,劉燕華,王偉勝,等.風電接入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J].電網(wǎng)技術,2007,31(3):77-81.
[3]孟祥星,王宏.大規(guī)模風電并網(wǎng)條件下的電力系統(tǒng)調度[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9,29(1):1-7.
[4]楊茂,孫涌,王東,等.基于時間序列的多采樣尺度風電功率多步預測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4,51(23):55-59.
[5]冬雷,王麗婕,郝穎,等.基于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的風力發(fā)電容量預測[J].太陽能學報,2011,32(5):617-622.
[6]范高鋒,王偉,劉純,等.基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風電功率短期預測系統(tǒng)[J].電網(wǎng)技術,2008,32(22):72-76.
[7]楊琦,張建華,王向峰,等.基于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風速及風力發(fā)電量預測[J].電網(wǎng)技術,2009,33(17):44-48.
[8]Bernhard L,Kurt R,Bernhard E,et al.Wind power prediction in Germany-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C].European Wind Energy Conference,Athens,2006.
[9]陶佳,張弘,朱國榮,等.基于優(yōu)化相空間重構技術的風電場發(fā)電功率預測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28(31):9—14.
[10]張學清,梁軍.風電功率時間序列混沌特性分析及預測模型研究[J].物理學報,2012,61(19):70—81.
[11]TakensF.Detectingstrangeattractorsinturbulence[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1981.
[12]呂金虎,陸君安,陳士華.混沌時間序列分析及其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