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君,焦孟杰,李玉萍,董學哲,王寧,李佳樂
(東北電力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
稻草中灰分含量達到10%以上,在蒸煮制漿過程中,稻草中的二氧化硅在制漿黑液中以硅酸鈉的形式溶解于其中,對堿回收工藝產(chǎn)生干擾[1-3]。國內(nèi)稻草制漿生產(chǎn)線有堿回收裝置的產(chǎn)量僅占草漿總產(chǎn)量的30%,草類制漿COD排放量占整個造紙工業(yè)排放量的60%以上,仍是主要的污染源。Daphhe Hermosilla等使用聚合氯化鋁共聚的方法,聚合氯化鋁濃度2 500 mg/L時不需要調(diào)節(jié)pH值即可以去除60%的硅[4]。邱玉桂等采用沉淀法和氣浮法,對麥草漿黑液除硅得到89%以上的去除率[5]。Toni Sulevi Huuha等采用Fennofix試劑FF40化學沉淀和蒸發(fā)處理的方法從熱磨機械漿白液中去除了96%的二氧化硅[6]。采用上述試劑除去黑液中的硅,原材料工業(yè)成本很高,大量使用會在體系中帶入一些不必要的雜質(zhì)和廢棄物,進而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污染。
本文將煙道氣和石灰除硅工藝結(jié)合起來,提出二級除硅法。一級除硅,利用模擬煙道氣中的CO2,將黑液中硅酸鈉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硅水合物沉淀。二級除硅,用石灰與硅酸鈉反應生成硅酸鈣沉淀,經(jīng)過二級除硅,總除硅率達到82.49%。探討了pH值、石灰加入量、反應溫度對硅去除率的影響。
稻草制漿黑液(實驗室自制)燒堿蒽醌法制漿,用堿量15%(以Na2O計),蒸煮助劑蒽醌用量0.05%,固液比1∶15,蒸煮最高溫度150℃,升溫2 h,保溫0.5 h。蒽醌取自吉林市晨明紙業(yè)集團,二氧化碳(CO2)和氮氣(N2)均為工業(yè)純鋼瓶氣體。
硅含量的測定采用721型分光光度計,上海欣茂公司生產(chǎn);FE20型pH計,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生產(chǎn);LD5-2A型離心機,北京醫(yī)用離心機廠生產(chǎn)。
1.2.1 黑液化學成分分析
稻草制漿黑液中硅含量的測定參照硅鉬藍分光光度法,黑液相對密度,總固形物,有機物無機物含量的測定參照Marcelo Cardoso的方法[7],見表1。
表1 稻草制漿黑液成分分析
1.2.2 二氧化碳一級除硅分離黑液中的硅
取一定量稻草制漿黑液置于長徑比為8的碳化玻璃管中,并將碳化管置于恒溫水浴。CO2和N2的混合氣體模擬工業(yè)煙道氣通入到碳化管的底部,CO2和N2的氣體流速分別為0.4 L/min和1.0 L/min。隨著通入CO2和N2的混合氣體,調(diào)整黑液pH值至設定值。CO2和黑液中的Na2SiO3反應,生成二氧化硅水合物沉淀。
1.2.3 石灰二級除硅分離黑液中的硅
一級除硅利用CO2除硅法20℃反應,隨著CO2和N2的混合氣體的通入,調(diào)整黑液pH值至9.0。一級除硅后的黑液轉(zhuǎn)移至帶有機械攪拌裝置的燒瓶中,并將燒瓶置于恒溫水浴,繼續(xù)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鈣,機械攪拌反應4h,固體沉淀進行離心分離。測溶液硅含量并計算除硅率。
pH值對一級除硅黑液中硅去除率的影響(反應溫度20℃)如圖1所示。隨著pH值的降低,硅的去除率先緩慢增加,當pH值為10.5時,除硅率為35.93%,當pH值為10.0時,硅的去除率迅速增加到58.41%。而后,隨著pH值的降低,硅的去除率又緩慢增加。當pH值為9.5,9.0,8.5時,黑液中硅的去除率分別為61.08%,65.21%,66.52%。原因pH值顯著影響二氧化硅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在pH 9以上快速增加[8]。在pH值小于10的堿性水溶液中,含硅組分主要以H4SiO4和形式存在[9]。溶液中OH-濃度增加時,有利于H4SiO4離子化形成和(堿性條件下,溶解的二氧化硅的最主要的形式)[10]。
酸化法除硅的同時,伴隨著有機物(主要是木質(zhì)素)的沉淀,木質(zhì)素的沉淀隨pH值的降低而增加[11]。木質(zhì)素的熱值(27 MJ/kg)高,在造紙廠堿回收工藝系統(tǒng)中,木質(zhì)素應盡可能保留在黑液中,這樣可以在堿回收系統(tǒng)燃燒爐中燃燒獲取熱量。pH值過低,木質(zhì)素析出量過多,不利于木質(zhì)素保留在黑液中,因此選擇pH值9.0為最佳條件。
圖1 pH值對一級除硅黑液中硅去除率(反應溫度20℃)
如圖2所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CO2一級除硅率呈下降趨勢。在相同pH值9.0條件下,由20℃除硅率65.21%,降低到60℃除硅率59.45%。原因是溫度對二氧化硅溶解度影響很大,在室溫時二氧化硅溶解度為100-140 ppm,70℃時增加到300 ppm[12]。另外隨著溫度的升高,C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也不利用于CO2由氣相擴散到液相,與硅酸鈉發(fā)生化學反應。如果反應溫度低于20℃,反應速度也相應減慢,低溫在工業(yè)上也會增加能源消耗,因此20℃為CO2一級除硅的最佳反應溫度。
圖2 反應溫度對一級除硅黑液中硅去除率(pH值為9.0)
如圖3所示,隨著氧化鈣投入量的增加,硅的去除率顯著增加。CaO投入量與黑液中硅含量(CO2除硅后的黑液硅含量)的摩爾比為5時,總除硅率達到82.49%。此后隨氧化鈣投入量的繼續(xù)增加,硅的去除率雖有上升,但變化趨于平緩。同時氧化鈣用量增多,黑液分離負荷加大,黑液損失增加,并增加了固體廢渣處理的難度與成本。因此,選用石灰二級除硅法去除黑液中的硅,反應溫度為20℃時,氧化鈣投入量與黑液中硅含量的摩爾比為5為最佳條件。
黑液中通入CO2氣體形成二氧化硅水合物沉淀,水合產(chǎn)物可用xSiO2·yH2O表示,實際上是SiO2的多聚體。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原子很容易和水反應使得表面形成羥基,而使粒子表面帶有負電荷。并繼續(xù)加入CaO,CaO和水反應形成的Ca(OH)2,Ca(OH)2在水溶液中電離,形成Ca2+,Ca2+對二氧化硅水合物粒子產(chǎn)生強烈的吸附作用,粒子間進行吸附架橋,結(jié)果是更多的Ca2+進入吸附層,使得二氧化硅水合物粒子表面的凈余電荷被中和而減少,最終粒子之間的排斥作用減少,結(jié)果是二氧化硅水合物粒子進一步聚集長大,形成穩(wěn)定的絮凝體。
圖3 CaO/Si摩爾比對二級除硅黑液中硅去除率的影響(溫度20℃)
如圖4所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黑液中硅的去除率呈下降低趨勢。這是因為CaO與水反應形成Ca(OH)2,無水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是Ca(OH)2有兩種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這兩種水合物的溶解度較大。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結(jié)晶水合物失掉結(jié)晶水,所以隨著溫度的升高,Ca(OH)2溶解度反而減少。另外Ca(OH)2與水形成水合物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升高溫度也會使溶解平衡過程向相反方向移動,不利于Ca(OH)2的溶解。同時,溫度升高,CaSiO3膠體粒子運動速率增加,動能變大,劇烈的相互碰撞使膠體粒子不穩(wěn)定而極易被破壞,進而不利于膠體的形成和沉聚。反應溫度低于20℃,反應速度也相應減慢,低溫在工業(yè)上也會增加能源消耗,因此20℃為石灰二級除硅法除硅的最佳反應溫度。
圖4 反應溫度對二級除硅黑液中硅去除率的影響(CaO/Si摩爾比為5)
利用模擬煙道氣一級除硅,當pH值為9.0時,硅的去除率達到65.21%,此時木質(zhì)素共沉淀少,有利于木質(zhì)素保留在黑液中,在堿回收系統(tǒng)中燃燒獲得熱量。采用石灰二級除硅工藝中,除硅率達到82.49%。二級除硅,既回收利用了二氧化碳碳資源,又具有較好的除硅效果。經(jīng)過除硅后的黑液,消除了硅干擾,使稻草制漿黑液可用于目前工業(yè)上的堿回收系統(tǒng)。
[1]Zhang X J,Zhao Z H,Ran G J,et al.Synthesis of lignin-modified silica nanoparticles from black liquor of rice straw pulping[J].Powder Technol.,2013,246:664-668.
[2]張曉君,冉光鈞,劉爽.稀硫酸和高溫熱水預提取桉木半纖維素[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3,33(4):71-74.
[3]張曉君,崔巍,趙志海,等.稻草半纖維素預提取對紙張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4,34(6):62-66.
[4]Hermosilla D,Ordonez R,Blanco L,et al.pH and particle structure effects on silica removal by coagulation[J].Chem.Eng.J.,2012,35(9):1632-1640.
[5]邱玉桂,陳春霞,蔡聯(lián)生等.麥草漿黑液除硅工藝研究[J].中國造紙學報,2006,21(1):56-60.
[6]Huuha T S,Kurniawan T A,Sillanpaa M E T.Removal of silicon from pulping white water using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J].Chem.Eng.J.,2010,158(3):584-592.
[7]Cardoso M,Oliveira E D,Passos M L.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lack liquors and their effects on liquor recovery operation in Brazilian pulp mills[J].Fuel,2009,88(4):756-763.
[8]Latour I,Miranda R,Blanco A.Silica removal from newsprint mill effluents with aluminum salts[J].Chem.Eng.J.,2013,230:522-531.
[9]Meriem Fertani-Gmati,Mohamed Jemal.Thermochemistry and kinetics of silica dissolution in NaOH aqueous solution[J].Thermochimica Acta,2011,513(1):43-48.
[10]Hermosilla D,Ordonez R,Blanco L,et al.pH and particle structure effects on silica removal by coagulation[J].Chem.Eng.Technol,2012,35(9):1632-1640.
[11]Minu K,Jiby K K,Kishore V V N.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ignin and silica from the black liquor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from rice straw[J].Biomass Bioenergy,2012,39:210-217.
[12]張曉君,趙明珠,趙志海等.稻草制漿黑液中木質(zhì)素/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5,53(2):3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