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曙明 陳松芳
[摘要] 目的 探討丁苯酞軟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 選擇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8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酌情予以降壓、降糖及調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腦循環(huán)等基礎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丁苯酞軟膠囊0.2 g/次,3次/d;對照組患者加用腦復康片1.2 g/次,3次/d,兩組均連用14 d。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認知功能指標的變化,并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評估。 結果 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WMS評分和MOCA評分均明顯上升(P<0.05或P<0.01),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上升更明顯(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認知功能總改善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07%(χ2=5.11,P<0.05);兩組治療中共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8例,其中觀察組3例,對照組5例,癥狀均較輕。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4,P>0.05)。 結論 丁苯酞軟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丁苯酞;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3-0101-03
認知功能下降是缺血性腦卒中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率約為50%~65%[1],若不能及時有效治療,不但可影響患者神經和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而且部分患者可發(fā)展為血管性癡呆,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丁苯酞是一種較常用的治療腦梗死的藥物,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其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具有較好的療效,但作用機制尚不明了[3,4]。本研究觀察丁苯酞軟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的改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神經科就診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8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2010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制定的診斷標準[5],且經頭顱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確診;②均為腦卒中發(fā)病后的3~4周;③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下降。排除標準:①阿爾茨海默病、癲癇、多發(fā)性硬化等器質性或情感性精神障礙;②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腦梗死后出血和急性腦出血患者;③長期服用鎮(zhèn)靜劑、精神病藥物或促智藥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將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和發(fā)病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x±s)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酌情予以降壓、降糖及調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腦循環(huán)等基礎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0.1 g×24片,批號110513)0.2 g/次,3次/d;對照組患者加用腦復康片1.2 g/次,3次/d,兩組均連用14 d。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認知功能指標的變化,并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評估。
1.3 觀察指標
1.3.1 認知功能的評價[6,7] 使用韋克斯勒記憶量表(WMS)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定患者認知功能水平。
1.3.2 療效評估標準[8] 根據治療前后簡明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的變化情況進行療效評估。顯著改善:MMSE評分上升≥4分;改善:MMSE評分上升1~3分,無效:MMSE評分無明顯變化或較前減少。以改善率和顯著改善率合計為臨床總改善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指標的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前WMS評分和MO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WMS評分和MOCA評分均明顯上升(t=2.29、2.38、2.89、3.27,P<0.05或P<0.01),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上升更明顯(t=2.16、2.2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指標的變化(x±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認知功能總改善率比較
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的認知功能總改善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07%(χ2=5.11,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認知功能總改善率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中用藥安全性分析
兩組治療中共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8例,其中觀察組3例,對照組5例,均為胃腸道不適、惡心等癥狀,均較輕,未予特殊處理,癥狀逐漸自行緩解,不影響繼續(xù)治療。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4,P>0.05)。
3 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常伴有各種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其中認知功能下降是其中較常見的并發(fā)癥。腦梗死恢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大多數學者認為由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局部腦細胞缺血及缺氧,腦細胞變性壞死或凋亡,膽堿能神經系統(tǒng)受損,使認知功能相關區(qū)域的乙酰膽堿活性下降;同時腦細胞釋放大量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導致興奮性和抑制性氨基酸比例失調,尤其是突觸間隙中谷氨酸濃度持續(xù)升高,造成患者認知功能衰退[9,10]。因此,通過藥物減少谷氨酸的釋放,糾正興奮性和抑制性氨基酸比例的失調,減輕認知功能區(qū)腦細胞的損傷,促進膽堿能神經系統(tǒng)修復有利于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認知功能的改善[11]。
目前用于治療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的藥物較多,如神經營養(yǎng)因子、膽堿酯酶抑制劑、 鈣離子阻滯劑、腦細胞代謝營養(yǎng)劑,麥角生物堿制劑等,但其療效往往均不理想[12]。丁苯酞是一種新型的多作用靶點的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一類新藥,有效成分為dl-3-正丁基苯酞。丁苯酞能抑制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體內興奮性氨基酸的大量釋放,減少興奮性氨基酸對膽堿能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13-15];同時丁苯酞改善缺血區(qū)微循環(huán),改善腦細胞的能量代謝,減輕認知功能區(qū)腦細胞的損傷,促進膽堿能神經系統(tǒng)修復,促進認知功能的恢復[16,17]。臧福才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丁苯酞治療能明顯改善老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對老年認知功能下降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WMS評分和MOCA評分上升值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其認知功能總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丁苯酞軟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且不良反應輕,安全性較好。我們推測認為丁苯酞軟膠囊可能通過抑制體內興奮性氨基酸大量釋放,使興奮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逐漸恢復正常;同時改善缺血區(qū)微循環(huán),增加了缺血區(qū)的血液供應,并能保護線粒體的結構及功能的完整性,改善腦細胞的能量代謝,減輕認知功能區(qū)腦細胞的損傷,促進膽堿能神經系統(tǒng)修復,改善腦缺血區(qū)記憶障礙,有利于改善其認知功能,延緩其認知功能下降。
總之,丁苯酞軟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安全性較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Nie H,Xu Y,Liu B,et al. The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bout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A meta-analysis[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1,26(6):558-563.
[2] Prestia A,Drago V,Rasser PE,et al. Cortical changes in incipient Alzheimer's disease[J]. J Alzheimers Dis,2010, 22(4):1339-1349.
[3] 吳建新,陳麗穎. 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4):80-81,83.
[4] 王欣東,陳淅泠,李秋霞,等. 丁苯酞對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障礙的實驗研究[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4):36-38.
[5]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46-153.
[6] 李知蓮. 腦卒中認知功能障礙評定研究進展[J]. 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7,34(2):128-131.
[7] 郁可,王慶松,李從陽,等.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對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評估的初步臨床研究[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9):826-828.
[8] 袁華琴. 影響輕度認知功能損害老年人認知減退的相關因素調查[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15):12-14,17.
[9] 劉春紅,梁華峰,馮麗娜,等. 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56-459.
[10] Scherder E,Dekker W,Eggermont L,et al. Higher-level hand motor function in aging and (preclinical)dementia:Its relationship with(instrumental)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mini-review[J]. Gerontology,2008,54(6):333-341.
[11] 司霞. 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8):132-133,135.
[11] 朱海生,王東紅. 丁苯酞對血管源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及腦血流量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5):92-93.
[12] Nakamura S,Matsuda K,Arai N,et al. Mini-incision posterior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Int Orthop,2004,28(4):214-217.
[13] 王寶亮,錢百成. 丁苯酞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 16(23):66-67.
[14] 趙陽,趙永星,袁曉勇. 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國藥業(yè),2010,19(19):5-7.
[15] 王義義,許靜,楊卓. 消旋丁苯酞對血管性癡呆大鼠認知功能的影響[J]. 天津醫(yī)藥,2011,39(10):936-938.
[16] 劉春平,張浩春,蒲國明,等. 丁基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J]. 中國藥業(yè),2009,18(11): 58-59.
[17] 鄭向暉. 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45例[J]. 中國藥業(yè),2009,18(9):74.
[18] 臧福才,唐偉. 丁苯酞治療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腦電功能評價[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4):261-262.
(收稿日期: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