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艷 (河北省三河市第七小學 065200)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王東艷 (河北省三河市第七小學 065200)
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良好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努力使合作學習的作用最大化。
合作學習 人際交往 師生互評
(一)從學生的發(fā)展考慮
學生是認識事物和實踐的主體,因此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突出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地位,把課堂從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變成師生之間相互合作、共同發(fā)展的舞臺,把課堂教學過程從傳統(tǒng)的知識復制過程變成學生帶著興趣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
(二)從社會的發(fā)展考慮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科技高度發(fā)展、結構高度分化的社會,學生要想在當前社會中生存與發(fā)展,必須學會合作。可以說,合作學習是學生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學生得以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三)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
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層次,且有些學生由于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在課下與同學在一起比較活躍,但到了課上就一言不發(fā),學習效率低下。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小組中放松自己的緊張情緒,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當學生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后,教師可以適當鼓勵那些內向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幫助他們克服內心的緊張與恐懼,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學習效率。
(四)社會互賴原理
在一個合作群體中,不同的人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他們可以相互引導、相互補充,小組合作同樣如此。在小組中學生有一個統(tǒng)一的目標,并且互幫互助、相互信賴,共同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
(一)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組都要進行分工,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責任,并積極地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與此同時,小組成員之間還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學習目標,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
(二)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學生都需要與別人進行溝通與交流,因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學生在社會中生存與發(fā)展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些學生之前可能并沒有與同學進行太多的交流,但是慢慢相處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彼此身上的一些優(yōu)點,并且關系變得密切,無話不談,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合作學習能夠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采取的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使課堂的氣氛變得沉悶,而且極易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并且都有機會進行發(fā)言,教師在其中扮演的是指導者的角色,要多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且及時對學生做出評價。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且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四)合作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再是學習的傾聽者,而是學習的創(chuàng)造者。學生對知識進行合作式探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
(五)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想讓學生成功地進行合作學習,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新型的教學方式,這對語文教師來說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研究與探索,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如此不僅能夠找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
(一)教師要做好合作學習前的準備工作
在合作學習前,教師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每個小組中成員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都有所不同。只有這樣,才會起到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的作用。同時,教師還要明確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所起的作用,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讓學生覺得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與小組的成敗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這樣,學生就會嚴格要求自己,并且積極地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配合,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組織小組競賽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小組競賽,讓小組成員之間共同協(xié)作取得勝利。以教材中某一個觀點的辯論為例,辯論之前,教師可要求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明確自己小組的觀點,然后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與其他小組進行辯論。辯論可以采取淘汰的制度,并最終選出兩個小組進行冠軍的爭奪。對于冠軍組,教師要對他們進行表揚與獎勵;對于那些沒有取得成功的小組,教師同樣要給予鼓勵,并對他們提出一些建議,增強他們的信心。
(三)學會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評價,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學生之間的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小組成員之間通過互相配合,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得出一個結論后,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答案逐一進行評價。當學生的答案比較準確時,教師要對小組成員進行肯定與表揚;當學生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時,教師要適當?shù)貙λ麄冞M行鼓勵,并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得出正確答案。此外教師還可以在一個學生回答完問題后,讓他所在小組的其他成員對他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這種評價能夠使學生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