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瀛 周歡歡 陳 勇
基于受托經濟責任理論之CPA服務村級財務審計問題研究
郝鑫瀛 周歡歡 陳 勇
村級財務問題,影響到基層社會秩序,村級財務審計是當前村務監(jiān)督的重要議題。文章基于受托經濟責任理論,通過村級財務審計、CPA審計與公共受托經濟責任關系分析,從四個方面,即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報告體系創(chuàng)新、責任村委會建立、村級財務審計模式和績效管理制度和監(jiān)控體系,探討CPA服務村級財務的實踐路徑。以便發(fā)揮CPA審計功能,監(jiān)督財務公開透明,以便構建良性運行的經濟秩序。
村級財務審計;受托經濟責任;村級財務
由于內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內部控制不相容職務相容等制度設計缺陷,和執(zhí)行過程缺乏相互牽制等制約的內部監(jiān)管漏洞,村級財務賬目信息公開度和透明度低,給集體資產被侵蝕、資金被挪用、資產的流失提供了條件。最終使村民集體利益被侵害,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進而影響干群關系和基層社會秩序良性運行。而具有獨立性的CPA參與村級財務審計,既有利于村級財務審計目標的實現(xiàn),也是自身發(fā)展的契機。現(xiàn)有的CPA參與村級財務審計模式,受托經濟責任觀是有普適性的審計動因學說,與審計前提與目標相關(蔡春、李江濤,2008),其內涵隨著當今社會的前進而不斷的拓展,對于不同的組織,去建立相適應的審計模式(機制)則是受托經濟責任內容發(fā)展充實的必然要求?;谑芡薪洕熑斡^理論基礎,分析CPA審計與受托經濟責任,以及村級財務審計與受托經濟責任的關系,并探討CPA服務村級財務審計的實現(xiàn)路徑。
(一)審計關系與受托經濟責任的關系分析
受托經濟責任要求受托人的行為應對委托人負責,這一要求構成了審計功能的基礎,而審計則是被用作強化受托經濟責任履行過程的手段而被運用(Tom Lee,1986)。現(xiàn)代會計和審計,隨著受托經濟責任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理解清楚受托經濟責任,是現(xiàn)代會計和審計發(fā)展的關鍵(楊時展,1991)。審計和受托經濟責任的關系,是一種相依相伴的關系(秦榮生,1995)。審計的目標和功能應該隨著受托經濟責任內容的增加而拓展,為了確保拓展后的受托經濟責任能夠全面且有效的履行,審計的功能必須與拓展后的受托經濟責任相匹配。
(二)村級財務審計與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關系分析
隨著經濟發(fā)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之間產生了實際分離,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之間與經營管理者實際上也形成了一種委托和代理的經濟責任關系,集體經濟組織及其中的成員為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必然要求對經營管理的情況進行審計。
村級財務審計就是以村民與村委會之間公共受托經濟責任關系為基礎而存在的,村級財務審計主要涉及到對公共權力和資源進行分配和利用的監(jiān)控,所以,村級財務審計的核心是對公共權力的陽光運行進行監(jiān)控,不斷促進公共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對各利益主體的訴求做到妥善處理。因此,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村級財務審計結構和運用適當?shù)拇寮壺攧諏徲嫏C制,發(fā)揮其監(jiān)督、鑒證、評價職能,有助于彌補村級財務監(jiān)督資源的短缺,保障村民利益,密切干群關系,達到社會良性治理的目的。
(三)CPA審計與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關系分析
公共受托經濟責任是受托經濟責任重要類型之一。ASOSAI(最高審計機關亞洲組織)指出,公共受托經濟責任指管理公共資源的當局或個人對資源管理情況進行報告,并要說明自身履行所應承擔的經營和財務責任等義務。如果按照此界定,公共受托經濟責任也應強調報告責任和行為責任兩方面。村級財務中,村委會向村民充分披露,并證實村級公共資源應用的合規(guī)性與合理性,是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重要要求。隨著村委會支出規(guī)模和項目的增加和村民參與村務愿望的加強等,其行為責任的要求以3E為基礎,向環(huán)境性、社會性等要求不斷的拓展,其報告責任同樣不斷拓展,兩種責任相互匹配。
在村級財務審計中,CPA審計對公共受托經濟責任起到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中出現(xiàn)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時,傳統(tǒng)的村級審計難以解決村級財務公開時存在的問題,所以,由政府部門主導的村級審計之外,將CPA業(yè)務引入村級財務審計中,CPA參與經濟管理活動,并對農村財務的公開進行監(jiān)督和檢驗,對村級財務中各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進行調節(jié),不僅是受托經濟責任隨村級財務審計發(fā)展而發(fā)展的需要。與此同時,CPA行業(yè)也在村務審計業(yè)務的發(fā)展中取得了契機。以村級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為基礎,將CPA引入到村級財務中,拓展了其審計功能。
(一)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報告體系的創(chuàng)新
具體而言,針對CPA服務村級財務審計,新的村級集體經濟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報告體系包含:第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預算執(zhí)行情況報告。需要提供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度的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相關信息,為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的開展提供信息載體;第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年度會計報告。主要反映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現(xiàn)金流量、財務狀況和運營狀況的信息;第三、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活動及目標實現(xiàn)情況報告。通過提供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相關經營活動的信息和目標實現(xiàn)程度,來反映對上級及本村規(guī)定的遵循情況,和政策執(zhí)行效果;第四、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村社會責任報告。對自身環(huán)境、經濟和成員貢獻的一種表達和梳理。
由于審計工作形成的審計成果(主要表現(xiàn)為審計報告)主要是給廣大村民看的,而他們絕大多數(shù)是非專業(yè)人士,因此,CPA應該出具詳式審計報告,而不是像公司年報審計那樣出具格式化審計報告,報告結構安排、詞句用語應通俗易懂,對于村民關心的村級收入和支出等信息,信息量應充分。可以在審計報告后附審計報告使用說明,更好地滿足村民對村務公開、透明的需求。
(二)受托經濟理念的樹立,責任村委會的建立
可從以下方面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推進責任村委會建立:第一,村級財務目標經濟責任的確定與經濟責任履行報告體系的建立;第二,以目標經濟責任為導向,構建以經濟責任履行報告體系為基礎的村級財務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第三,完善村級財務經濟責任審計的運行機制和深化村級財務審計的關系;第四,公告與有效利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相關制度,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進行公告,接受社會公眾監(jiān)督,并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作為村級干部考核和提拔的重要依據(jù),進而充分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在村級財務審計中的作用。
(三)CPA審計導向的村級財務審計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構建良好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CPA審計有利于強化公共受托經濟責任關系,村級財務審計的本質功能在于保證和促進村級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全面有效履行。CPA審計導向的村級財務審計模式強調從評估村級財務審計狀況入手,CPA審計導向的村級財務審計模式立足點在村級財務審計評價之上,通過對村級財務審計狀況的分析,據(jù)以識別審計重點,并估算審計風險,進而進行基本審計程序的實施,編制審計報告。此前,應該深入研究以下幾點問題,為村級財務審計導向的CPA審計模式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持:
第一,村級財務審計狀況的評價方法。村級財務審計狀況的評價方法可從公司財務審計評價方法的思路出發(fā),從廉潔反腐、村務公開、內部控制、鄉(xiāng)村治理責任、經濟績效、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維度考慮;第二,審計的重點識別和風險估算。CPA審計要成為村級財務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fā)展同樣受到村級財務審計狀況的影響。所以,CPA審計導向的村級財務審計模式不僅需要關注更多相關者在村級財務審計結構中的利益保護,而且還需要考慮村級財務審計結構中其他相關者與審計本身可能產生的影響。
(四)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制度,構建績效監(jiān)控體系
鑒于我國的實際情況,欲使CPA更好的服務村級財務審計,須在村級財務審計方面,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制度。傳統(tǒng)的財務審計僅僅就資金使用的合規(guī)性和合法性進行判斷,而對于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績效審計進一步對此提供了解答:
第一,以績效目標為導向。對績效目標的確定方式和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為村級財務績效審計的評價提供導向和依據(jù);第二,繪制績效評價體系。對其繪制要考慮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即需要全面反映人、村和經濟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不可片面用經濟指標對村級財務審計發(fā)展進行評價,而應關注鄉(xiāng)村經濟和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第三,建立以村級財務審計為導向的績效監(jiān)控體系。村級財務審計應該利用宏觀優(yōu)勢,調動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資源,構建以村級財務審計為導向的績效監(jiān)控體系;第四,建立績效責任追究機制。因為責任追究機制是績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機制保障,則在建立時應注意:對各責任主體及其權責要明晰;建立合理、公正、科學的績效責任評價機制;并逐步建立全方位和多層次的績效責任追究監(jiān)督機制。
課題名稱:
青海省社科規(guī)劃一般項目(編號14028)研究成果;青海民族大學2014年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西寧市城東區(qū)村級財務審計問題研究”研究成果。
[1]沈燕萍,李軍,沈博雅.藏區(qū)國家基層政權建設及成本實證報告[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4.12:231.
[2]于文波.基層審計服務惠農政策落實的定位選擇[J].審計月刊,2013(4):18-19.
[3]蔡飛.農業(yè)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研究[J].審計月刊,2012(3):9-11.
(作單位:青海民族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