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濤,李人宇(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瘜W化工系,江蘇連云港 222000)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發(fā)作時影響說話及吞咽、進食,患者非常痛苦。全身用藥對其療效不明顯,迄今為止尚缺乏理想的治療藥物,臨床治療主要使用局部制劑治療[1-2]。苯佐卡因(BZ)具有止痛、止癢作用,可口腔局部給藥用于潰瘍治療[3]。醋酸地塞米松(DA)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并能抑制組胺和其他有毒物質的形成與釋放;可促進潰瘍面收縮,加速潰瘍面愈合[4]。口腔潰瘍可局部運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復方苯佐卡因膜劑是以DA、BZ為主藥制成的復合藥膜,其可附著在濕潤的口腔黏膜上,保護創(chuàng)面;且藥膜作為載藥體系可在口腔中持續(xù)釋放藥物,使藥效持久[5]。現(xiàn)將其制備方法及處方優(yōu)化介紹如下。
126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RV10型旋轉蒸發(fā)儀(德國艾卡公司);TE214S型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DZG6021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RCZ8型藥物溶出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BZ原料藥(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20120418,藥用級,純度:99%);DA原料藥(藥用級,天津天藥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NDAC121204,純度:99%);聚乙烯醇1788(PVA)(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20503,藥用輔料);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分析純,天津福晨化學試劑廠,批號:20100903);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以PVA、CMC-Na為成膜材料,制備BZ復方膜劑。甘油為增塑劑,聚山梨酯80為增溶劑。PVA及CMC-Na加水過夜溶脹后,于水浴上加熱至95 ℃使溶解,轉移至旋轉蒸發(fā)儀的燒瓶中;DA、BZ溶于無水乙醇中,依次加入甘油、聚山梨酯80、藥物的乙醇溶液,95 ℃水浴加熱,60 r/min旋轉至揮出乙醇,混合均勻;繼續(xù)95 ℃水浴加熱,15 r/min旋轉3 h,抽真空脫氣。趁熱將膜料傾倒在預熱玻璃板上,顛板使膜料均勻鋪平,移至45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 h,冷卻后脫膜,制得藥膜,其總質量為8.873 g。再將藥膜切割成1.5 cm×2 cm的膜片,密封。抽取20片稱質量,計算平均膜片質量為0.131 g(RSD=0.21%),質量差異符合標準[5-6]。每片膜片含DA、BZ分別為4.366、21.704 mg。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18(50 mm×2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磷酸溶液(pH 3.0,63∶37)[7-8],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240 nm;柱溫:40 ℃;進樣量:10 μl。
2.2.2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稱取干燥至恒質量的DA原料藥87.2 mg、BZ原料藥86.1 mg,分別用流動相溶解并定容至1 000 ml,制成質量濃度依次為87.2、86.1 μg/ml的對照品貯備液。精密量取DA對照品貯備液1、2、3、4、5 ml,分別置于25 ml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作為DA系列標準溶液。精密量取BZ對照品貯備液5、10、15、20、25 ml,分別置于25 ml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作為BZ系列標準溶液。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進行回歸分析。DA、BZ的回歸方程依次為y=25.980 3x+4.240 7(r=0.999 9),y=14.780 5x-1.826 0(r=1.000 0)。結果表明,DA、BZ質量濃度的線性范圍依次為3.49~17.44 μg/ml、17.22~86.1 μg/ml。
2.2.3 精密度與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DA、BZ對照品貯備液各5 ml,混合,稀釋制成含DA 8.72 μg/ml、BZ 43.1 μg/ml的標準液。室溫下放置,同日內測定5次,結果日內RSD依次為0.83%、0.49%(n=5);每日測定1次,連續(xù)測定5 d,結果日間RSD依次為1.06%、0.97%(n=5),表明精密度良好。稱取DA原料藥0.044 2 g、BZ原料藥0.218 2 g、PVA 0.15 g、CMC-Na 0.15 g、甘油0.15 g、聚山梨酯80 0.15 ml,甲醇超聲充分溶解,濾過后取濾液。分別稱取高、中、低質量的DA、BZ原料藥[9],加入至以上濾液并超聲溶解,甲醇定容至250 ml,精密量取2.5 ml,稀釋定容至100 ml,測定藥物含量并計算DA、BZ的回收率,結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n=6)
將制得的藥膜放入藥物溶出儀中,轉籃法測定累積釋放度,溶出介質為pH7.4的生理鹽水1 000 ml。于0.25、0.5、1、2、3、4 h分別取樣1 ml,并同時加入1 ml新鮮溶出介質。吸取液用0.45 μm的微孔濾膜濾過,按“2.2.1”項下方法測定DA、BZ含量。以樣品理論含量為100%,計算藥膜中DA、BZ的累積釋放度。
根據(jù)預試驗結果,以PVA(A)、CMC-Na(B)、甘油(C)、聚山梨酯80(D)用量為因素,DA、BZ累積釋放度的平均值為指標,其中以0.25 h累積釋放度評價藥膜的突釋效應、2 h累積釋放度評價藥膜的釋藥性能,按照L9(34)正交表進行試驗設計優(yōu)化處方。因素與水平見表2,正交試驗結果見表3,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表2 因素與水平Tab 2 Factors and levels
由表3和表4結果表明,對突釋效應(成型性)影響順序為A>D>B>C,因素對釋藥性能影響順序為A>C>B>D,最優(yōu)組合分別為A1B3C1D3(0.25 h)、A2B2C2D1(2 h)。綜合考慮成型性與釋放[10-11],確定最優(yōu)處方為A2B2C2D2。
表3 正交試驗結果Tab 3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
表4 方差分析結果(0.25 h/2 h)Tab 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0.25 h/2 h)
2.5.1 含量測定 根據(jù)最優(yōu)處方確定藥膜處方:DA 0.3 g,BZ 1.5 g,PVA 1.2 g,CMC-Na 1.2 g,甘油1.6 g,聚山梨酯80 1.5 ml,加蒸餾水至60 ml,按“2.1”項下方法制成藥膜(厚度2 mm)200 cm2。取6片膜片,按“2.2”項下方法測定樣品中主藥的含量,結果顯示,每片藥膜含DA 4.375 mg(RSD=0.55%,n=6)、BZ 21.607 mg(RSD=0.71%,n=6)。
2.5.2 累積釋放度 取最優(yōu)處方制備的藥膜6批次,按“2.3”項下方法測定體外累積釋放度。復方苯佐卡因膜劑中BZ、DA的累積釋放曲線見圖1。
圖1 復方苯佐卡因膜劑中BZ、DA的累積釋放曲線Fig 1 Cumulative release curves of BZ and DA in Compound benzocaine film
由圖1結果顯示,DA、BZ從藥膜中緩慢釋放,0.25、2 h的平均累積釋放度分別為69.25%(RSD=1.43%)、32.7%(RSD=2.01%),2 h時基本接近累積釋放最大值。雖然有一定比例的藥物不能從藥膜中完全釋放,但是該藥膜的釋放行為能滿足臨床用藥的需要。
膜劑能簡單有效地將藥物固定在病灶部分,釋藥行為良好。隨制藥設備的發(fā)展,特別是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膜劑的應用將得到推廣。筆者制備了治療嚴重口腔潰瘍的復方苯佐卡因藥膜,局部口含給藥,給藥2 h內,藥物從藥膜中逐步釋放,從而發(fā)揮局部止痛與抗炎作用。藥膜在體外釋放試驗中,能基本保持完整,為口腔潰瘍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該復方藥膜制備方法簡單,質量可控,有很好的臨床價值。
該復方藥膜給藥后15 min內存在一定的突釋效應,有利于給藥后的迅速起效;但藥膜中兩種主藥都存在釋放不完全的情況,其有待進行更深入的后續(xù)研究予以解決。
[1]范才斌.復發(fā)性口腔潰瘍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上海醫(yī)藥,2013,34(10):34.
[2]朱希強,袁勤生.SOD口腔膜劑的研制及對口腔黏膜潰瘍的治療[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4):442.
[3]周永梅,沈雪敏,周曾同,等.苯佐卡因含片治療口腔潰瘍、急性咽喉炎引起的疼痛的臨床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24(5):310.
[4]徐新力,王瑩,王洪新,等.醋酸地塞米松復合膜的制備和臨床應用[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24(3):31.
[5]Patel VF,Liu F,Brown MB.Advances in oral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J].J Control Release,2011,153(2):106.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14.
[7]趙翠紅,陸巧燕,閆蓮姣,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苯佐卡因含量及其有關物質[J].廣西科學院學報,2010,26(3):248.
[8]蔡永青,楊錫祥.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醋酸地塞米松軟膏的含量[J].安徽醫(yī)藥,2004,8(5):367.
[9]何心,王帆,楊大偉,等.抗口腔潰瘍炎膜劑的制備及質量控制[J].中國藥房,2010,21(17):1 582.
[10]侯昌元,李紅玉.鹽酸米諾環(huán)素膜劑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中國藥師,2011,14(6):821.
[11]范春玲,劉文虎,王奮剛,等.復方奧硝唑大黃口腔膜的制備工藝優(yōu)化[J].中國藥師,2009,12(8):1 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