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芷藝
?
非漢字圈留學生漢字學習策略調(diào)查研究
○趙芷藝
摘要:第二語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運用該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包括口頭交際能力和書面交際能力。其中,文字是和書面交際能力直接相關的。本次研究以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考察和研究非漢字圈留學生學習漢字時使用策略的情況,希望借此找到非漢字圈學生在漢字學習策略方面的一些特點和規(guī)律,從而給非漢字圈學生的漢字學習提供指導。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漢字學習策略非漢字圈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起步較晚,國內(nèi)外的研究成果不足?,F(xiàn)有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主要是以印歐語系的語言為研究對象。但我們應清楚認識到漢語與印歐語言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文字方面的差異尤為顯著。
學習策略是學習過程中內(nèi)隱或外顯的學習觀念或方法。學習者采用的學習策略不同,學習的結果也會大有不同。掌握并應用漢字學習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漢字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因此漢字學習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即用于學習的各種“策略”。具體而言,就是學習者在學習中運用的某些特殊方法或手段,是學習者獲取、貯存、提取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驟。
(二)漢字學習策略
漢字學習策略是指漢語學習者為了使?jié)h字學習更有成效,在學習過程中所采取的直接或間接的行為措施。
(一)研究方式
根據(jù)研究的內(nèi)容和目的,選定本次研究的調(diào)查對象為在漢語環(huán)境中進行漢語學習的非漢字圈留學生。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50份,收回38份,除去無效問卷3份,有效問卷為35份。
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性別、國籍、年齡、職業(yè)、漢語水平等個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問卷調(diào)查項目。Oxford語言學習策略分類被國際普遍認同且在語言學習策略領域研究影響較大,因此筆者也采用這一分類方法,將漢字學習策略分為六大類,包括記憶、認知、補償、元認知、情感、社會策略。在參考江新、趙果的漢字學習策略量表分類方法的基礎上,又將認知策略細分為五類,包括筆畫、歸納、音義、應用和字形策略。其中復習策略筆者將它歸屬于記憶策略。
量表采用利克特五等級,要求留學生從五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自己情況的一項。問卷回收后,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二)研究內(nèi)容
1.研究對象: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
2.學習漢語時間:
3.學習漢字時間:
4.漢語水平: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筆者使用Excel軟件對非漢字圈留學生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將五個選項分別賦予了不同分值,并依此繪制了柱形圖。結果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非漢字圈留學生常常使用的策略是補償策略,其次是認知策略、記憶策略、社會策略、元認知策略,位于最后的是情感策略。下面我們逐個分析非漢字圈留學生使用每項漢字學習策略的情況:
1.補償策略的使用頻度最高,分值顯著超過其他幾項策略。學習者在閱讀或?qū)懽髦?,因為已知的漢語知識有限,要完成學習任務,必須利用補償?shù)姆绞?,比如在閱讀時通過上下文猜測生字、生詞的意思。
2.認知策略包括歸納、推理、聯(lián)想、復述等。留學生大部分都是成年人,所以基本能夠使用諸如推理、歸納、聯(lián)想等認知方式。
我們將認知策略細分為以下幾類:筆畫、歸納、音義、應用、字形策略,下面是非漢字圈留學生使用認知策略的情況分析:
從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非漢字圈留學生使用最多的認知策略是音義策略,其次是歸納策略、應用策略、筆畫策略,最少使用的是字形策略。下面詳細分析每個策略的運用情況。
①音義策略是指學習者學習漢字過程中,注意漢字的音和義的策略。從上圖可以看出,非漢字圈留學生對于漢字的音和義給予了很高的重視。
②歸納策略是指學習者對形似字、同音字、音近字、近義字詞的總結對比,利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聲旁、形旁合理推斷出生字的音、義的策略。該策略是此次被測留學生學習漢字過程中次常使用的策略。
③應用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或生活中運用漢字的策略。筆者認為不僅由于留學生需要學習漢語,更由于他們身處于目的語環(huán)境中,他們生活中對漢字的運用是必須的。
④筆畫策略是指學習者利用筆畫、筆順來學習漢字的策略,此次被測留學生使用筆畫策略沒有其他三項認知策略使用頻率高,但分值并不算低,說明大部分非漢字圈留學生在學習漢字中會注意漢字的筆畫順序,并利用筆畫和筆順來學習漢字。
⑤字形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漢字過程中注重漢字的形體特征的策略。筆者分析,由于此次被測的留學生漢字和漢語水平普遍偏高,因此對漢字字形的注意力不如對漢字音和義的關注多,因此使用該策略的比例低一些。
3.從柱形圖可以看出,非漢字圈留學生使用記憶策略的頻率較高,漢字學習過程中會使用記憶策略。但仍有一定數(shù)量的留學生忽略了其重要性,筆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一部分留學生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再加上記憶本身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大,而且記憶方法不當也很難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留學生不愿意在這項策略上投入過多。
4.社會策略主要針對學習者與他人的互動關系。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下,為了生活與學習,學生必須采用社會策略與他人共享信息、進行合作。所以,筆者認為社會策略在留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元認知策略是對認知策略的監(jiān)控、管理,對認知結果的評價,從這一層面上來說,元認知要比認知更加重要。筆者分析,由于此次被測者的漢語和漢字水平較高,對漢字已經(jīng)比較熟悉,所以導致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不高。
6.此次調(diào)查中,非漢字圈留學生對情感策略的使用最少。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學生不了解情感策略,沒有意識到情感策略的重要性,所以也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另一方面,情感策略通常是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使用,漢字學習隨著時間的增長,學習中的困難也會逐步減少,此次被測者的漢語和漢字水平較高,這可能是此次調(diào)查中留學生較少使用情感策略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外漢語教學中,對漢字學習策略進行研究,有利于鼓勵學生采取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策略去掌握漢字,對教師而言則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教授學生,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學習策略去完成語言學習任務。
本文以非漢字圈國家留學生為切入點,分析并總結數(shù)據(jù),來研究留學生的漢字學習策略,希望本文能給漢字教學和外國留學生的漢字學習帶來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柏令.第二語言習得通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2]馬明艷.初級階段非漢字圈留學生漢字學習策略的個案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7,(01).
(趙芷藝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