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秀
選詞煉字,合理結(jié)構(gòu)
—— 跟課文學寫作
◎蔡 秀
【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文從字順】
【教學目標】
1.比較《春》和《濟南的冬天》兩篇文章,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披文入情。
2.結(jié)合單元課文,分析用詞原則,理清文章思路。
3.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以習見的任一景物或一年四季為對象,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教學創(chuàng)意】
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除現(xiàn)代詩歌《秋天》和古代詩歌《古代詩歌四首》外,所選課文都是寫景抒情的,屬于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中審美的層次,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他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意境優(yōu)美、構(gòu)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等。尤其是《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傳統(tǒng)課文,以我們習見的季節(jié)為題,通過物象的性狀與色彩構(gòu)成優(yōu)美的意境,使美情美意作用于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自然的審美化、藝術(shù)化的認識和體驗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對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認識和開發(fā)。比較《春》和《濟南的冬天》,既是指導(dǎo)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讀、寫、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以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yǎng)、審美的陶冶,又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設(shè)計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從宏觀上初步感知。
通過比較,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內(nèi)容,這為本單元的作文訓練“文從字順”提供了不少指導(dǎo)性的東西。在解決了技術(shù)難題之后,我們給出了“如果你有一雙慧眼,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請以習見的任一景物或一年四季為對象,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的作文題。
一、故事導(dǎo)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賈島和韓愈之間“推敲”的故事導(dǎo)入,讓學生在“推”和“敲”的比較中產(chǎn)生學習興趣。
二、具體分析,感知“文從字順”
1.引用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名言,讓學生認識用準詞語、用好詞語的重要性。
2.分析《春》和《濟南的冬天》中的具體例子,主要是讓學生從微觀上初步感知。
(1)從詞性錘煉的角度進行分析。
(2)從句式選擇的角度分析。
(3)從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
(4)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
(5)從先后順序的角度分析。
(6)從情感表達的角度分析。
三、及時訓練,鞏固分析成果
1.出示煉字的例句,讓學生比較分析優(yōu)劣。
2.出示句式選擇的例句,讓學生比較分析優(yōu)劣。
3.出示情感表達的例句,讓學生比較分析。
4.這一塊內(nèi)容課內(nèi)課外均有,讓學生由熟悉到陌生,逐漸訓練過渡。
四、比較閱讀,找出共同特點
以本單元的《春》和《濟南的冬天》為例,通過課文比較,主要是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如何做到“文從字順”。
角度由老師給,比較由學生做。
我們可以從寫景順序、修辭手法、情景關(guān)系、感官、情感等角度進行比較與歸納。
因為這個內(nèi)容相對較難,所以必須先安排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再做發(fā)言。只說結(jié)論即可,不用具體分析。
五、歸納小結(jié),凸顯理論知識
一切詞語使用的前提都是準確,必須要用好動詞、形容詞、副詞等。詞語組成句子,句子構(gòu)成段落,段落匯成篇章,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都會使文章失色。通過歸納總結(jié),讓學生認識到文章好比機器,詞、句、段等好比大大小小的零件,只有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得當,機器才會正常運轉(zhuǎn)。
六、布置習作,增強實戰(zhàn)功能
本單元的作文訓練點是“文從字順”,“寫作實踐”所給三個訓練題均是景物(情感)寫作。結(jié)合單元寫作要求,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給出了這樣一道作文題:
如果你有一雙慧眼,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請以習見的任一景物或四季為對象,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指導(dǎo):
1.細致觀察,描寫出寫作對象的特點。
2.按照一定的寫作順序來寫,不能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3.“一切景語皆情語”,要景中含情,情真意切。
4.寫完后,用朗誦的方式自己讀,請同學讀,達到文從字順。
一、故事導(dǎo)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上本單元作文課前,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一天,唐朝年輕的詩人賈島去長安參加考試。他騎著驢,在大街上一邊走一邊想著他的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庇X得“推”字改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得正入神時,只聽得對面喊了一聲:“干什么的?”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驢,帶到韓愈面前。原來,他碰見了大文學家韓愈和他的隨從。賈島把事情說了一遍后,不但沒有受罰,反倒引起了韓愈對詩句的興趣,韓愈想了一會:“還是‘敲’字好。靜靜的夜晚,在月光下,一個僧人篤篤地敲門,這個情景是很美的?!庇谑恰巴啤弊指臑椤扒谩弊帧:髞恚巴魄谩毖莼癁槿藗兎磸?fù)考慮的意思。
師:你們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什么?
生1:吟詩作對不能隨便,要認真推敲。
師:對。韓愈的一番分析,讓我們認識到選好一個詞,煉好一個字,可以使句子意境全出。其實,詞語如此,句子亦然,段落亦然,篇章亦然。做好了,文從字順;做不好,文澀字艱。下面,我們就結(jié)合本單元的兩篇文章《春》和《濟南的冬天》,從微觀到宏觀來感受一下如何做到文從字順。
二、具體分析,感知“文從字順”
(屏顯1)
我們無論描寫什么事物,要表現(xiàn)它,唯有一個名詞;要賦予它運動,唯有一個動詞;要得到它的性質(zhì),唯有一個形容詞。我們必須繼續(xù)不斷地苦心思索,非發(fā)現(xiàn)這個唯一的名詞、動詞與形容詞不可。僅僅發(fā)現(xiàn)與這些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相類似的詞語是不行的,不能因為思索困難而去用類似的詞語敷衍了事。
——福樓拜(法國)
師:福樓拜的話,實在是可以用來佐證“推敲”的佳話。如果他們能夠隔著時光相遇的話,一定會成為知音的。我們剛剛學過的第三單元里,有沒有這方面的例子呢?讓我們先來感受一下吧。
(屏顯2)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春》
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
——《春》
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濟南的冬天》
師:你們認為上面三個句子中,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么?
生2:“偷偷地”和“鉆”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態(tài),寫出了不經(jīng)意間,春草已經(jīng)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使無意識、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和動作。
生3:“嫩嫩的”“綠綠的”寫出了小草的質(zhì)地和顏色。
生4:“賣弄”在這里貶詞褒用,寫出了鳥兒在春風中興致勃勃、盡情歡叫的情態(tài)。
生5:“慈善”本是人的行為,用在這里,把濟南的冬天擬人化了,寫出了濟南冬天氣候的溫暖和天氣的舒適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生6:還有“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唱”等詞語把鳥兒寫活了,賦予了鳥兒以人的情感和動作。
師:看來句子里有了一兩個好詞,能讓句子增色不少,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請大家再看大屏幕,看看句子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增色。
(屏顯3)
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生7:前一句全是短句,讀起來節(jié)奏輕快,帶有欣喜之情。
生8: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另外,“眨呀眨的”寫出了野花的動態(tài)。
生9:“臥”是用擬人的手法,展現(xiàn)出村莊的安詳,也寫出了村莊房屋的低矮,這是一幅遠景。第二個“臥”也是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出雪在房頂上的狀態(tài),寧靜而閑適。兩句話里的“臥”很好地描繪了村莊的寧靜、和諧。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春》這篇課文,想一想,文章一共為我們描繪了幾幅春天的圖畫?它們的順序可以調(diào)換嗎?
生10:一共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五幅圖畫。它們是并列關(guān)系,應(yīng)該可以調(diào)換順序。
生11:我認為不能調(diào)換,一是因為它們是按照視覺邏輯思維順序?qū)懙模且策€有時間上的先后這個區(qū)別。
師:思考很深入。除了以上幾個方面外,大家還要考慮情感的因素。寫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xiàn),富有靈性。這一點同學們在今后的習作中也要加以注意。
三、及時訓練,鞏固分析成果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如何做到“文從字順”,那就讓我們帶上自己的慧眼,來比較一下以下句子孰優(yōu)孰劣吧。
(屏顯4)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一)枝開。
——齊己《早梅》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跑(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魯迅《故鄉(xiāng)》
生12:齊己詩中如果用“數(shù)枝開”,那就不能夠算是早梅了;只有“一”字,才可以見出前村雪地里的梅花是先于眾梅開放的。
生13:《故鄉(xiāng)》中一個“飛”字使宏兒急切而又活潑可愛的神情躍然紙上,與母親“迎著出來”的緩慢之態(tài)相映成趣。如果換成“跑”字,那就體現(xiàn)不出小孩子的性格特點了,顯得平淡,顯不出情感。
師:看來同學們掌握得不錯!上面的都是單個的詞句進行比較,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段落想要做到“文從字順”需要注意什么。
(屏顯5)
媽媽是一個勤勞的人。有一次,我的數(shù)學考了95分,媽媽就給我耐心地講錯在哪里,講得非常仔細,我聽得明明白白。媽媽把家務(wù)活全都承擔下來,讓我一絲不茍地學習。她對我要求很嚴格,我的學習里面有你的心血。
生14:這段話一會兒說媽媽勤勞,一會兒說媽媽耐心仔細,一會兒說媽媽嚴格,一個意思沒說完就轉(zhuǎn)到下一個意思上去了。前面稱“媽媽”,后面又稱“她”,稱呼不夠統(tǒng)一。另外,整段文字讀起來也費力。我從中受到的啟示是:要圍繞中心說話,人稱要清楚,意思要連貫。
(屏顯6)
有個自負的棋手,與別人較量,連輸了三局。后來,人們問他:“你與某人賽了幾局棋啊?”棋手說:“三局?!比藗冇謫枺骸皠儇撊绾??”棋手說道:“第一局我不曾贏,第二局他不曾輸,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罷了?!?/p>
生15:在上述話中,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輸棋”二字,可謂口頭表達的妙例。
師:能掌握好用語的“分寸”,是語言運用能力強的表現(xiàn)。
四、比較閱讀,找出共同特點
師:大家的表現(xiàn)真是太棒了!那就讓我們趁熱打鐵,再來看看文章要做到“文從字順”,可以怎樣進行操作吧。我們就以本單元的《春》和《濟南的冬天》為例,來看看這個問題。角度由老師給,比較由大家做。我們可以從寫景順序、修辭手法、情景關(guān)系、感官、情感等角度進行比較與歸納。只說結(jié)論即可,不用具體分析。請大家小組討論,然后發(fā)言。
(學生討論)
生16: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生17:都注意到了寫景的順序。
生18:都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生19:都運用了聯(lián)想與想象。
生20:都調(diào)動了多種感覺器官參與。
生21:都營造了意境,做到了情景交融。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當然,除了你們說的這些之外,要做到“文從字順”,還需要注意聲調(diào)的韻律,語言的對稱,標點的恰當?shù)?。尤其要跟大家指出的是,每篇文章的寫法是因人而異的,方式方法的使用不能只信奉一個程式,要會變通,會靈活處理。
五、歸納小結(jié),凸顯理論知識
師:同學們,我們花了將近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大家一起從字、詞、句、段、篇幾個方面討論了如何做到“文從字順”。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分解呢?這是因為,詞語組成句子,句子構(gòu)成段落,段落匯成篇章,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好,出了問題都會使文章失色。打個比方吧,如果說文章是一臺機器,詞、句、段就好比是大大小小的零件,只有大大小小的零件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得當,機器才會正常運轉(zhuǎn)。就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老師總結(jié)出了八條要求。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把如何做到“文從字順”一起大聲地讀出來。
(屏顯7)
一是準確使用詞語;二是選擇合適句式;
三是注重感情色彩;四是關(guān)注修辭手法;
五是理清寫作順序;六是做到情理并重;
七是運用聯(lián)想想象;八是協(xié)調(diào)段落關(guān)系。
六、布置習作,增強實戰(zhàn)功能
師:同學們,本單元的作文訓練點是“文從字順”,“寫作實踐”所給三個訓練題均是景物(情感)寫作。結(jié)合單元寫作要求,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們布置一道相關(guān)的作文題,請同學們下節(jié)課完成。
(屏顯8)
如果你有一雙慧眼,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請以習見的任一景物或一年四季為對象,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指導(dǎo):
1.細致觀察,描寫出寫作對象的特點。
2.按照一定的寫作順序來寫,不能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3.“一切景語皆情語”,要景中含情,情真意切。
4.寫完后,用朗誦的方式自己讀,請同學讀,達到文從字順。
(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新建初級中學;433300)
(本文是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和實踐研究”子課題“跟課文學寫作”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