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江
(長沙市長郡中學 湖南長沙 410000)
淺談老舍的文筆特色
李瑞江
(長沙市長郡中學 湖南長沙 410000)
老舍對語言的要求比較高,他強調(diào)一個作家不僅要能夠?qū)⒄Z言與情感有效的結(jié)合,同時還要能夠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老舍還倡導只有從生活中凝練語言,才能夠找到語言的根。而老舍本人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是以此為下筆的標準,所以老舍的文筆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本文主要對老舍的文筆特點進行具體的分析。
老舍 文筆特點 分析
老舍的作品包括小說、戲劇、散文,他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了寫作方面,通過多年的寫作經(jīng)驗積累,老舍的文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老舍曾經(jīng)在一次講話中說過,寫作的文筆要如風箏一樣,能夠飛起來,而不能在地上趴伏,從老舍的作品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他文筆“飛起來”的感覺。他運用簡單的語言活化了景物和場面,給文章增添了活力,同時老舍的文筆也非常注重音節(jié)美,使語言充滿節(jié)奏感。
老舍強調(diào)文筆的飛動性,實則是要求寫作的文筆要“活”,能夠描述出景物、場景、人物心理等方面的變化,特別是對一些細節(jié)的刻畫,這樣才能夠利用文字將整個場景展現(xiàn)出來,描述出事物的發(fā)展動態(tài)。同時通過文章前后的關(guān)聯(lián)性也能夠突出場景的變化,增添文章的生動性。所以在讀老舍的文章時,我們猶如在欣賞一幅會動的工筆畫。
文筆的飛動性不僅通過對比和變化來展現(xiàn),還需要能夠?qū)ξ恼碌慕Y(jié)構(gòu)、情節(jié)等進行合理的調(diào)配,將所有的事物和情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環(huán)環(huán)相扣。比如,老舍在描寫烈日時,沒有直接寫烈日的炎熱程度,甚至沒有對烈日進行正面描寫,而是直接寫成了“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通過“燒”、“磚窯”等詞匯來展現(xiàn)烈日。又如,在描寫暴雨的過程中,沒有對雨具體的狀態(tài)進行描述來展現(xiàn)暴雨的程度,而是直接寫成“幾分鐘,天地已分不開,”“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边@幾句描述中,“幾分鐘”突出了時間的短暫性,而天地已經(jīng)分不開,則表現(xiàn)出雨量大的程度,“幾個”“大雨點”“砸”這幾個詞則表現(xiàn)出雨點大的程度,簡短的兩句話就將暴雨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且留著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1]。
從老舍的作品分析來看,老舍比較善于運用“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而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也使其作品增添了活力。老舍在描述天氣、風、植物都等是將其進行擬人化,比如“風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么,”我們能夠想象出風卷雨滴亂刮亂撞的樣子,賦予了自然一種靈性的氣質(zhì)。同時老舍在描述細節(jié)的過程中也非常善于應用夸張的手法,比如“茶從嘴里進去,汗馬上從身上出來。”夸張的描述,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將讀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感受過的情景傳神的表現(xiàn)出來,使人讀后如同親身感受。
老舍的文章簡單易懂,沒有復雜的句式以及華麗的辭藻,所以在讀老舍的文章時,會有一種親切感,因為文章中的很多描述都是我們?nèi)粘K?jīng)歷過的和能夠接受的,老舍在談及關(guān)于其文章通俗易懂性時,也曾說過,“大家在讀我的文章時,覺得特別容易懂,所以認為我寫的時候也應該是非常輕松的,但是其實不然,為了使文章能夠達到通俗易懂的程度,每一個詞、一個句,我都需要仔細推敲”。所以說老舍在寫作時是字斟句酌的??梢哉f老舍的對字句的要求猶如白居易,白居易為了使他的詩能夠使百姓明白,老少皆懂,在每次寫完詩后都讀給樹下乘涼的老婦人聽,以此來判斷其詩意的通俗易懂性。老舍的創(chuàng)作雖然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但是其字斟句酌的苦心也可見一斑,比如老舍在描寫柳樹時,對柳樹的樹枝、樹條等都進行了細致的描繪,不會錯過每一寸地方,不會忽視每一個細小的細節(jié)。在描寫烈日過后,暴雨來襲前,老舍描寫到“人們都攥著蒲扇遮著頭”,而此處蒲扇的描寫正是為了呼應前文的炎熱,雖然文章已經(jīng)有了轉(zhuǎn)折,但是其仍沒有忘記對細節(jié)的描述。所以說老舍對字句的要求極為精準和嚴格。
因為老舍的文章白話文性比較強,為了使文章不呆板生澀,而更為親切、朗朗上口,老舍特別注意其文章中的語句,在語句結(jié)構(gòu)上靈活的運用平仄的格式,并利用聲調(diào)的高低、長短變化來形成一種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老舍也曾經(jīng)說過,他寫文章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每個字的意思,同時還要考慮到字的發(fā)音,這樣的文章在讀起來會有一種叮當作響的感覺,使大家不僅愿意念,更愿意聽[2]。漢語本身就具有聲調(diào)上的變化,這是漢語與其他國家語言的區(qū)別也是語言藝術(shù)美感的優(yōu)勢,老舍在其文筆下通過對聲調(diào)高低升降以及平仄相間的形式,將文字變成一篇優(yōu)美的樂章。
綜上所述,老舍被評為我國現(xiàn)代最優(yōu)秀的作家之一,不僅因為其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影響力,還與其對文章的苛刻性以及對文筆的高要求有關(guān)。老舍在寫作的過程中文筆活躍飛動,為讀者展示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同時老舍善于運用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 法,將沒有生命的東西擬人化,平凡的事物夸張化,從而使描述的畫面更為立體生動;此外老舍對文字的要求極為苛刻,希望能夠做到所有的人都懂,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字字推敲;而且他對語言的韻律也有極高的要求,所以他的文章不僅意義深遠,更具有朗朗上口的韻律美感。
[1]夏宇繼.杰出的平民作家老舍[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44-47.
[2]舒乙.老舍文學與主流的逆反[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5(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