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巖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 遼寧沈陽 110000)
高?;A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
石 巖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 遼寧沈陽 110000)
目前高?;A化學實驗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單一實驗條件簡陋,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解決方案。
基礎化學 實驗教學 教學模式 實驗能力
基礎化學實驗由很多基礎的實驗課程共同構成,例如有機化學實驗、無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等,這些實驗課程共同構成的實驗體系可以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應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加強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十分必要。
1.實驗課程安排不合理
在基礎化學實驗課的安排上,有些高校采取傳統(tǒng)簡單的實驗題目來進行教學;時間上,則是先進行理論課在進行實驗課,然而由于在理論課上已經將實驗結果告訴了學生,在進行實驗課時,學生的興趣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由于知道了實驗結果,實驗過程中無法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力,更有一些學校實驗課和理論課安排在兩個學期,很多學生在進行實驗室已經將理論知識忘記,此時進行實驗對學生對實驗和理論的理解并沒有很大的益處了;還存在一種情況,由于學生課程較多,下午安排了實驗課貳晚上又有專業(yè)課,如果實驗時間較長或進展較慢會影響晚上的專業(yè)課,有的教師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而把實驗開始的時間提前,學生中午得不到休息,精神狀態(tài)不好既影響實驗也影響學習。[1]
2.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學模式單一
在大多數(shù)高校的基礎化學實驗課上,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都是在實驗課開始前將實驗步驟、方法、注意事項等都寫到黑板上或者將實驗指南發(fā)給學生,上課時先向學生進行講解,再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進行機械的重復,而不能對實驗原理進行思考更不用說去發(fā)散思維思考創(chuàng)新。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得到培養(yǎng)。有些學生可能實驗完成獲得結果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最終導致老師、學生和學校的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1.加強基礎化學實驗室的建設
一些高校的實驗室數(shù)目遠不能滿足學生數(shù)量的要求,很多時候五六個學生共用一組設備,學校應當盡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實驗儀器來地理完成實驗。然后應當改善實驗室的環(huán)境,建立廢水和化學藥品的處理系統(tǒng),是實驗室能夠保持空氣流通防止有毒氣體對學生的危害,使學生們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加強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安排專職人員進行管理,對藥品和儀器進行統(tǒng)一管理,在大型儀器旁附上詳細的操作方法指南,以方便學生進行操作,建立實驗儀器破壞賠償制度,讓學生對損壞的儀器進行適度的賠償,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做實驗時的認真程度。[2]
2.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實驗能力培養(yǎng)
高校實驗教學的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豐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各個階段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來選擇實驗課題,拋棄陳舊的實驗,合并有重復性的實驗,選擇有代表性的實驗,保證實驗的內容能夠體現(xiàn)特征,運用現(xiàn)代的實驗方法,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同時要合理安排實驗時間,以保證實驗的高效性。第二要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考、創(chuàng)新和科研的能力,可以在選擇實驗時減少驗證型實驗,增加設計型、優(yōu)化型和綜合型實驗。第三要完善實驗評價系統(tǒng),不要單純從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成績評定,而是要綜合考慮學生實驗過程的各個階段進行評價,如實驗態(tài)度、設計實驗的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操作能力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多的去思考探究,達到開設實驗課程的目的。
[1]邢增珍.分析高中新生化學課外活動的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5):217-217.
[2]蘇康蘭.初探高中新生化學課外活動的開展[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10):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