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欣
城里人渴望與農村親近,從買菜這件事兒上就能體現:沒空親自去上山下鄉(xiāng),那就讓蔬菜自己找上門來——電腦上動動鼠標,門鈴“叮咚”一聲,新鮮蔬菜連夜從菜地里蹦出來,便捷地到了家門口。
互聯網縮短的不僅是人與人的距離,還縮短了農村菜地與城市廚房的距離。都市生活節(jié)奏加速,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提升,人們越來越希望能去鄉(xiāng)下親手“摘”到高質量的生鮮。無法親自去,那就請人代替。現在,一些企業(yè)深度融合電商平臺與農業(yè)產品,做起了新鮮蔬果、肉類等農產品的住宅配送,盡管運營模式不盡相同,但都可以被稱為生鮮電商。
家住成都市區(qū)的代奇目前正處于哺乳期,小孩剛半歲,對于買菜,她希望能夠方便、新鮮、安全,且菜品營養(yǎng)價值高。她比較了一圈,樓下雖然有大型超市,然而菜品并不夠新鮮;菜市場人多環(huán)境差,并且基本沒有有機蔬菜和真正的雞蛋,不能滿足她的需求。
成為一家生鮮電商的會員后,代奇每天只需登一下微信,或是打開這家公司的網頁,選中自己需要的菜品,確認訂單后,第二天上午10點以前,她訂的菜品就會送達家門口。
本刊記者了解到,選擇“下鄉(xiāng)摘菜”的人,多數是注重健康、并且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家庭,以孕媽媽和有寶寶的家庭居多。區(qū)別于傳統(tǒng)電商僅扮演“二道販子”的角色,這類新電商自己就是菜品種植者,從源頭開始就讓客戶看得見。
買菜也能買出圈子。生鮮電商多采用會員制推廣模式,一方面,會員制能夠保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會員制也方便生鮮電商收集圈層內的大數據,以及時調整農產品的生產和戰(zhàn)略布局。
目前,“下鄉(xiāng)摘菜”孕育了眾多生鮮宅送公司,龍頭企業(yè)依靠整合資源占領市場,小型企業(yè)則深耕自己的產業(yè)鏈。倒退幾年回去,摘個菜也能玩出這么多花樣,你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