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qū)鹽河鎮(zhèn)中心學校)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研究
陳靜
(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qū)鹽河鎮(zhèn)中心學校)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該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對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同時,小學生通過閱讀教學,能夠為自己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使其意志力以及道德品格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核心教學理念是將小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對其主體能動性進行充分發(fā)揮,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小學語文;閱讀興趣;閱讀方式;自主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小學生個性發(fā)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學校致力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其學習的主體能動性得到合理激發(fā),繼而幫助其增強自我進取精神與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為此,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進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對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新課改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其主體是學生,學生只有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而彰顯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作用。既用自主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與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
1.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推動小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主要動力源泉,也是小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鼓勵小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探索,需要任課教師營造一個和諧的閱讀教學情境,并進行積極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激情,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從內心真正喜歡上閱讀,養(yǎng)成“肯閱讀”“愛閱讀”的良好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并實現有效開發(fā)學生思維的閱讀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可以以課文為教學素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中,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以課文《狼和小羊》為例,在課堂閱讀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狼、小羊、旁白等角色,并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閱讀,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此外,任課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課文生動、活靈活現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課堂和閱讀的興趣大大增加,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通過諸如此類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生動的課堂,使小學生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2.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應用正確的閱讀方式
在當今社會的信息時代背景下,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教學的重點也逐漸從以學習成績?yōu)橹飨蛞詫W習能力為主過渡。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任課教師應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例如讓學生自由閱讀,這樣可以發(fā)揮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以課文《一株紫丁香》為例,在課程正式開始前,老師可以將課文中的“株”字等8個生字、易錯字交代清楚,告知學生課文閱讀時的要領和要求,并給學生布置課文的相關問題,例如:“我們”為什么要在老師窗前栽一株紫丁香?通過這樣的問題(難易程度可以是由淺入深的),使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在這種自主式的閱讀訓練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繼而提高小學生的興趣和思維能力,同時,也使其學習閱讀的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
3.教師要適當設置懸念,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年齡階段,而好奇心正是其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激發(fā)的基石。因此,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一優(yōu)勢,在教學中適當地設置懸念,并鼓勵小學生進行閱讀質疑。例如,以《孫中山破陋習》閱讀教學為例,任課教師可以提出“孫中山是誰?”“孫中山先生為什么要破除陋習呢?”通過這種設置懸念的閱讀教學方式,在閱讀中學生的疑問將一一解開,這就使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更為深刻,并直接對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進行提升,從而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綜上所述,當前的教育正處于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轉變思想,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多、更廣闊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任課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探索出更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
[1]程大妹.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成功:教育版,2013(20):32-33.
[2]張冉.引導、研讀、運用: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春歲月,2013(20):324.
[3]朱忠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02):132.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