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錦政,李萬瑤
(1.廣東省東莞市仁康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952 2.廣 州 中 醫(yī) 藥 大 學,廣東 廣州 510006)
支氣管哮喘多為氣道受各類炎性因子持續(xù)刺激而造成的一種氣道高反應性癥狀,其中誘因包括灰塵、冷空氣、蟲螨以及花粉等,導致支氣管發(fā)生痙攣,且多伴有胸悶、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1]。本病多于清晨或者夜間發(fā)作,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本文探討熱敏灸與舒利迭治療慢性哮喘的臨床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80例慢性哮喘患者資料,入組患者病情均與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臨床診斷標準[2]相符,病情分級均為2~3級,且均處于慢性持續(xù)期。排除標準:①激素依賴型患者;②既往1月內有全身性腎上腺皮質激素注射劑應用史者;③合并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以及肺結核等合并癥患者;④伴有造血系統(tǒng)或主要臟器嚴重原發(fā)病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5~63歲,平均年齡(45.1±11.7)歲;病程 2 個月至 12 年,平均病程(7.8±2.2)年。觀察組,男 26 例,女 14 例;年齡 24~65歲,平均年齡(42.7±12.1)歲;病程 2 個月至 12 年,平均病程(7.9±2.3)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相近無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舒利迭(由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提供),即50μg沙美特羅/250μg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吸入藥物后并保持10s屏氣,2次/d,持續(xù)給藥3月。觀察組則采取熱敏灸治療。方法如下:首先對熱敏化腧穴進行檢查,告知患者保持常規(guī)俯臥位,將背部充分暴露,取規(guī)格為22mm×120mm的精艾絨艾條分別于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兩外側線以內,膈腧穴以及肺腧穴之間水平區(qū)域或熱敏化腧穴(胸肋第1、2肋間隙向外6寸處)實施艾灸治療。將艾條點燃后距皮膚3cm處溫和灸;待患者出現(xiàn)透熱、擴熱、表面不熱/微熱而深部熱、傳熱以及局部微熱/不熱而遠部熱等感覺中任意一種即可判定為腧穴熱敏化。反復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探查,明確全部熱敏化腧穴并準確記錄穴位位置;持艾條懸灸最明顯的熱敏化穴位,灸治2min后應在10s內撣灰,調整皮膚與艾條之間的距離,確保熱度足夠,并以腧穴熱敏化為參照,逐一懸灸探查到的熱敏穴。治療時間應持續(xù)至熱敏現(xiàn)象消失,通常情況下為30~90min,初診當月時治療8d,1次/d,后22d治療次數(shù)不得少于12次;后兩月治療次數(shù)應保持不低于15次/月,每天應≤1次,治療次數(shù)共計50次。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分別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癥狀評分改善情況,其中癥狀評分評估參照《全球哮喘防治戰(zhàn)略》(GINA)中“國際哮喘控制測試問卷”(ACT)[3];治療效果則根據(jù)文獻[4]相關內容設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治療后隨訪觀察3~6月發(fā)現(xiàn),治療后3月時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 85.0%(34/40)、87.5%(35/40),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月時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 65.0%(26/40)、85.0%(34/40),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癥狀評分改善情況對比:觀察組不同時段癥狀評分較治療前和對照組有明顯改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評分改善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癥狀評分改善情況對比±s,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與對照組相比,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隨訪3月 隨訪6月對照組 40 15.8±2.7 20.4±1.2a 19.9±2.1a觀察組 40 15.9±2.8 24.1±1.3ab 24.7±2.3ab
在慢性哮喘臨床治療方案中,中醫(yī)藥具有獨特優(yōu)勢。在中醫(yī)理論體系中,哮喘病機屬宿痰潛伏于肺,因情志勞倦、外感或飲食等各類誘因引發(fā),造成痰阻氣道、氣道攣急以及肺失肅降,應為本虛標實[5]。因此改善患者體質,肅清體內淤積的宿痰,則可有效緩解癥狀,從根本上消除內因[6]。而西醫(yī)學則對哮喘致病因素、致病機理的了解,從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各個學科綜合了解導致哮喘與氣道炎癥及氣道高反應性的關系,并針對致病機理及病因,多角度、多層次的手段治療哮喘。西醫(yī)治療手段上目前以長期使用β2受體激動劑結合糖皮質激素的吸入性藥物,及常規(guī)對癥用藥為主。缺點是β2受體激動劑及糖皮質激素的遠期療效欠佳,且費用較高,對患者的經濟負擔較大。
熱敏灸療法最早由江西中醫(yī)學院提出并應用,其基于傳統(tǒng)中醫(yī)針灸理論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可有效治療本虛標實之癥[7]。在疾病體表反應中,俞穴熱敏屬于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疾病狀態(tài)下機體相關穴位會出現(xiàn)熱敏征象,在艾灸時相應穴位會出現(xiàn)透熱、傳熱、遠離施灸處的非熱感覺等各類奇異灸感現(xiàn)象,通過灸療傳導,患者病情也得到緩解。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用熱敏灸療法施治,結果發(fā)現(xiàn),隨訪3月和6月時患者癥狀評分有明顯改善,即患者的呼吸困難發(fā)作次數(shù)、日?;顒臃赖K以及急救藥物使用等均有顯著改善,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和對照組,與陳日新等[8]報道一致。而治療3月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7.5%,與對照組的85.0%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 6月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P<0.05),說明艾灸法通過溫熱刺激效應來溫化體內痰濕之邪,患者哮喘“夙根”得以消除,臨床癥狀自然得到有效改善,充分證實熱敏灸療法用于慢性哮喘治療可收到滿意的近期與遠期療效。分析原因可能為,熱敏灸治療具有雙向調整、多靶點整體、多水平、多途徑等優(yōu)勢。艾灸溫熱刺激有助于患者體質的改善,使抗病能力得到提升,進而緩解哮喘;不僅如此,腧穴熱敏化艾灸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使其同氣功能得到提升。而反觀舒利迭歲具對患者的臨床表征具有快速的緩解作用,但遠期療效不佳,且長期服藥患者容易產生依賴性,不利于患者預后。
[1] 王志英,周學平,李國春,等.補益肺腎、祛風化痰法治療慢性持續(xù)期哮喘的臨床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4):316~319.
[2] 謝林艷,陸嬌,黃茂,等.一氧化氮合酶與精氨酸酶平衡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價值[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37(8):610~613.
[3] 王春旭,蘇楠,林江濤,等.妥洛特羅透皮貼劑在慢性氣道疾病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4):334~336.
[4] 葉自力,彭軍.呼吸系統(tǒng)急癥的內科診治[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7):521,523.
[5] 邱新英,葉敏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人輕中度慢性持續(xù)期哮喘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16):2523~2525.
[6] 胡建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53例[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0):1315~1316.
[7] 歐陽八四,高潔,孫鋼,等.熱敏灸對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1,31(11):965~970.
[8] 陳日新,陳明人,李巧林,等.灸感法與紅外法檢測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xù)期)患者肺俞穴熱敏態(tài)的對比研究[J].江西中醫(yī)藥,2011,4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