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信生(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TEE 融合課程
比起北京、上海和其他很多城市,西北地區(qū)的基礎教育在中國來說相對比較落后,但我認為西北地區(qū)國際課程的發(fā)展同樣也是我國國際課程發(fā)展的體現之一。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源起于北平五城學堂,前身為北平師大附中,迄今已有112 年的歷史。2008 年學校開辦國際班,雖然只有短短5 年多時間,但是在辦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獨到的經驗。
西北師大附中的國際課程有點像“拼盤”,把國際課程與本土課程整合在了一起。我認為,在中國不管是開辦國際班,還是進行任何形式的國際教育,關鍵是整合。
對于如何整合,我認為有四點需要注意:一是引入與融合,課程為學生發(fā)展服務;二是傳遞與創(chuàng)新,資源為課程提供保障;三是遠行與實踐,教師為教育奠定基礎;四是沖突與吸納,評價促進教育。
西北師大附中國際班的培養(yǎng)目標為八個字: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實際上,兼顧兩者,對學生以及學校來說,時間都不夠,所以學校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置,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高效地達到學習目的。
這種整合兼顧了國際和國內的課程,一方面學校盡可能讓教師自編教材和輔導資料,國際班從教師聘任、培訓到課程編制全部采取自主完成式;與此同時,談到資源的充分整合,就不得不提及網絡資源的利用——國際化和信息化的對接。如今,公共網絡資源非常豐富,西北師大附中也在充分利用網絡的資源來為學校教學服務。目前,學校已經創(chuàng)建了西北師大附中的國際課程自主網絡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包括國際公開課和本校錄制的課程視頻,還有豐富的電子文本信息和資料?,F在平臺上的主要課程是微積分和物理,以后學校會利用平臺上傳更多視頻與其他信息,并充分利用該平臺上的各種資源為課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