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忠(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
學校體育差異化教學研究①
李世忠
(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51)
摘 要:根據(jù)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普通中、小學2004年開始執(zhí)行“新課程標準”以及伴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發(fā)展成為指引學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該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從理論上闡明差異教學的若干基本問題,進一步分析差異教學的內涵,特征。其主要特征包括:教學形式的靈活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多樣性以及評價方式的多元性等四方面。
關鍵詞:差異教學學校體育體育教學
2011年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正式將差異教學提上日程,中學體育教學形式逐漸多樣化,教學理念更加“人本化”,“灌輸式,填鴨式”,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新的教學形式所取代。到目前為止,差異教學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筆者認為對中學體育差異教學的研究可以為改善中學體育差異教學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質量提供建設性的意見,為今后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借鑒。
關于差異教學的定義,現(xiàn)實中并沒有一個定論,每個人的教育觀念不相同,則每個人對差異教學的定義也是不相同的。以下列舉了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權威的關于差異教學的定義。
華國棟在《差異教學論》一書中談論的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湯姆林森在《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差異教學》一書中將差異教學的各個因素進行了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差異性教學論,他指出差異教學實質上是教師對學生個體需要的積極相應,并通過學生的真實情況,從學習風格,學習興趣,教學條件等方面,結合現(xiàn)實的教育因素,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適時調整。該文認為在體育課差異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實踐主體。因而從學生角度來界定體育課差異教學是指體育教學的實施要建立在對學生差異了解與掌握的基礎上,并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選擇有彈性的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評價,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運動能力,使運動技能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認真學習、得到提高。也不難看出很多學者直接把差異教學等同為“分組教學”“分層教學”或者是“異質教學”。
2.1教學形式的靈活性
圖1 差異化教育評價的范式
差異教學的教學形式的選擇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特點,以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個體差異而進行選擇的。他可以克服傳統(tǒng)的個別教學和班級教學所帶來的弊端,將教學形式多元化,例如:“在班級教學的基礎上將小組教學、個別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地設計教學,使在其功能上能發(fā)揮適應個別差異的作用。同時,針對不同能力,不同興趣,不同性別的學生還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即增加了教學效率,同時又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辈町惤虒W在班級教學的標準可以是學生的準備水平、學習興趣、優(yōu)勢智能、學習風格、學習速度及性別等,同時結合課程內容的特點、學習任務的性質、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等綜合因素進行考慮,實行彈性化的分組,教學形式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隨時做出改變,因此差異化教學的教學形式表現(xiàn)出極大的靈活性。
2.2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差異教學的實施條件就是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差異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內容的差異,教學方法表現(xiàn)出極大差異,例如:由于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的方式不同,在學習某個技術動作的過程中,通常采用的直觀形式主要有:動作示范、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電影和電視錄相,還可以采用鏡面示范,側面示范以及正面示范的教學方法。在練習過程中由于差異教學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他們在獲取運動技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完整練習法、分解練習法、重復練習法、變換練習法、集中練習法、分段練習法、游戲法練習法、比賽練習法等。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分類教學,不同種類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總之,差異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是隨時可變的,也是富有多樣化的。
2.3教學內容的多樣性
差異教學中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往往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的,尤其是在當前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下,國家大力倡導“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所有教學內容都是堅持這一主旨而進行設置的,體育課差異教學內容的主要范式應該分為基礎性內容、綜合性內容、擴充性內容、挑戰(zhàn)性內容?;A性的內容主要是體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所要達到的最低標準,主要適用于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綜合性內容是指學生在完成基礎性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的難度內容,適用于成績稍好的學生;所謂擴充性內容主要是指成績較好的學生對自身體育學習的要求較高,選擇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比如學習跳遠的學生,同時學習了三級跳遠,并且要求較高。挑戰(zhàn)性內容主要是針對于體育特長生或者是運動員,他們所選擇的都是希望達到國家標準或者是超過國家標準的內容,難度較大。其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難度的學習內容,這樣可以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2.4評價方式的多元性
差異體育教學堅持以“保底不封頂”的教育評價目標,對學生
體育教學中的差異化評價是在承認學生差異、照顧差異、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前提下進行評價的,評價方式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考慮自身評價;在終結性評價的基礎上,關注發(fā)展性評價;總之差異教學評價尊重學生差異,在實踐中鼓勵學生的差異發(fā)展。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評價中我們也應該彰顯和維護這種獨特性,而不是努力的遮蔽和壓制這種獨特性?!氨5撞环忭敗钡脑u價宗旨真正反映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的辯證統(tǒng)一的規(guī)律,反映了事物不確定性與可控性對立統(tǒng)一的的哲學思想,同時也將差異教學的評價方式、方法進行了擴大和豐富。
體育課差異教學的提出是伴隨著當前我國體育改革以及新課程理念的需要應運而生的。從“體育教學大綱”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不僅僅是教學目標、內容和學習要求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教學理念的更新。然而,我們在差異教學方面顯然還沒有真正實現(xiàn)這種更新,于是導致體育教師在實施差異教學過程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困惑。目前中學體育教師針對于差異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直接反應出他們對于差異教學理念的認識。當下,我國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最主要的差異教學形式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我國體育課差異教學的常用形式分組教學、分層教學、專項教學、個別教學。在差異教學理念下,我國體育工作者開發(fā)出了很多的教學形式,每種教學形式都有其各自的關注點,分組教學可以分為異質分組和同質分組,更加關注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主觀體驗;分層教學主要關注學生的愛好、能力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安排的一起進行教學;專項教學根據(jù)學生的愛好,發(fā)展學生的專項能力;個別教學主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特殊學生進行專項指導。
中學體育課差異教學中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將差異化的教學理念看成是一種人本理念,大部分的體育教師感覺弱化了自己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大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差異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教學形式分組教學、分層教學、專項教學、個別教學四種形式。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4.
[2]曾繼耘.差異發(fā)展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
作者簡介:①李世忠,碩士,體育教育,講師,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8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c)-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