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敏
(重慶市中醫(yī)院 耳鼻喉科, 重慶, 400021)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毛敏
(重慶市中醫(yī)院 耳鼻喉科, 重慶, 400021)
摘要:目的探討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方法將162例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持續(xù)質量改進措施。結果觀察組患者住院滿意度、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治療依從性及療效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持續(xù)質量改進有助于提高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住院滿意度、健康知識知曉率、治療依從性和療效。
關鍵詞:持續(xù)質量改進; 慢性鼻竇炎; 健康教育
鼻內窺鏡術作為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常用術式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圍術期的護理和術后康復治療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預后,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持續(xù)質量改進(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和控制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對過程環(huán)節(jié)質量的管理[2]。為了獲得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本研究應用CQI對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健康教育方案進行了改進且效果良好,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本科收治慢性鼻竇炎手術16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1例。觀察組中,男45例,女36例,平均(36.6±8.7)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6例,高中及中專30例,大學及以上35例;住院時間(10.5±4.2)d。對照組中,男42例,女39例,平均(37.2±9.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3例,高中及中專36例,大學及以上32例;住院時間(9.8±4.4)d。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和健康教育基礎上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措施。所有患者均無精神異常、能自愿配合術后隨訪,且慢性鼻竇炎診斷符合慢性鼻竇炎歐洲指南[3]。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成立CQI小組:由病區(qū)護士長任組長,高年資質護士為負責人,其他科內護士為主要執(zhí)行者。CQI小組主要任務包括收集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并實施健康教育目標、內容及整改措施,最后做好效果評價。
1.2.2收集資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通過與患者交流、護理人員座談查找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① 護士缺編嚴重,日常工作繁忙,宣教時間不足,導致與患者交流機會減少; ② 部分護士宣教意識不足,流于形式,宣教內容不夠具體詳細; ③ 部分護士欠缺護患溝通技巧,宣教效果欠佳; ④ 健康教育方式單一,護士宣教停留于常規(guī)宣教方式,無法滿足不同層次的患者需求; ⑤ 低年資護士缺乏工作經驗和必要的??浦R,無法滿意回答患者的問題; ⑥ 護士長及高年資護士檢查督促力度不夠,未能及時評價宣教效果。
1.2.3制定健康教育內容:根據慢性鼻竇炎疾病的特點及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個性化的健康教育為主,完善宣教內容及流程。①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本病的有關知識,如常見癥狀、鼻腔保護方法及滴鼻劑的使用等; ② 耐心講解常用藥物的作用、長期鼻腔局部用藥方法、注意事項、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康復期間飲食要求,指導患者養(yǎng)成規(guī)范用藥的良好習慣; ③ 認識定期復診的重要性,指定復診日程表,以及時了解康復治療效果; ④ 生活指導及傳授預防感冒的健康知識,囑患者堅持鍛煉身體,增強營養(yǎng),預防感冒,不用力擤鼻、挖鼻; ⑤ 做好復診記錄,定期電話隨訪,多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活情況,提醒患者按時復查,強調良好的依從性和按時復查的重要性。
1.2.4制定及實施質量改進措施: ① 實行健康教育責任制,將所有床位分配給責任護士,每位護士分管3~5位患者,使責任護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能針對性地為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的個體化健康教育; ② 增強護理人員宣教意識,加強專科知識和溝通技巧培養(yǎng),動員全體護理人員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定期對責任護士宣教情況進行抽查。對護士不僅要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還要加強溝通技巧培養(yǎng)。每月利用業(yè)務學習時間,學習??萍膊〕R娭R和問題,學習國內外先進護患溝通方法及技巧; ③ 健康教育形式多樣化,根據不同患者的年齡、職業(yè)、文化水平、病情和心理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和宣教方式。根據文化水平,采用圖片、影像資料等方式進行形象生動的講解,使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宣教方式采用按需施教和因人施教,一對一指導與交流。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康復治療; ④ 開展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時機及交流技巧,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基礎。在日常護理過程中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誠懇地關心照顧患者,語氣要平和,態(tài)度要和藹,讓患者感受到關懷和信任,及時了解患者的問題,并從專業(yè)角度給予具體指導; ⑤ 定期反饋不斷提高,在組長的監(jiān)督下每周組織1次健康教育質量反饋分析,包括組員之間的自查互查及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及時反饋、討論、分析、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1.3.1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自行設計的耳鼻喉科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基礎護理、病房管理、服務態(tài)度、健康知識告知及關愛患者5個項目,共計10個問題。每個問題均包含“很滿意”、“滿意”、“不滿意”及“很不滿意”4個選項。由責任護士于患者出院前1 d發(fā)放調查表,協(xié)助患者填寫并回收。
1.3.2健康知識知曉情況調查:采用自行設計的慢性鼻竇炎患者健康知識知曉情況調查表,內容包括慢性鼻竇炎術前準備的知識知曉狀況、術后康復注意事項知曉情況、出院后康復知識知曉情況3個項目,共計12個問題,每個問題均以“知道”或“不知道”作答。由責任護士于患者出院前1 d發(fā)放調查表,協(xié)助患者填寫并回收。
1.3.3依從性評價:采用自行編制的慢性鼻竇炎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問卷內容由1位耳鼻喉科主任醫(yī)師及2位副主任護師討論修訂后確定。具體內容包括患者鼻腔局部治療依從性、服藥依從性、復診依從性和生活習慣依從性4個項目,合計15個問題,每個問題均分為“完全能做到、基本能做到、偶爾能做到、完全做不到”4個選項,分別計4、3、2、1分,由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問卷最高分60分,最低分1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依從性越好。以患者“基本能做到”的分數對患者依從性進行劃分,得分≥45分為依從性好,得分<45分為依從性差。隨訪1年后由隨訪醫(yī)師發(fā)放問卷,對患者依從性進行評定。
1.3.4療效判斷:隨訪1年后由耳鼻喉科醫(yī)師行內窺鏡檢查后評價患者治療效果。評價標準[4]為: ① 治愈:內窺鏡下竇口開放通暢,竇腔黏膜上皮化,無膿性分泌物,患者不適癥狀消失; ② 好轉:內窺鏡下竇腔黏膜部分水腫或肉芽組織形成,少許膿性分泌物,不適癥狀較前明顯改善; ③ 無效:內窺鏡下竇口閉鎖或狹窄,術腔粘連,膿性分泌物多,癥狀未見改善。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很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患者分別為33 例(40.7%)、23例(28.3%)、19例(23.5%)、6例(7.4%); 觀察組患者很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患者分別為45例(55.6%)、26例(32.1%)、8例(9.9%)、2例(2.6%)。觀察組總的護理滿意率為88.8%, 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69.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組患者失訪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2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失訪率及依從性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隨訪1年后,觀察組治愈、好轉、無效分別為63例、15例、3例,治愈率為96.2%; 對照組治愈、好轉、無效分別56例、16例、9例,治愈率為88.8%, 觀察組患者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持續(xù)質量改進是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圍繞服務全部過程不斷進行護理質量評價和改進,是持續(xù)向上、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是在已有基礎上取得新的突破[5]。CQI的活動內容包括收集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原因、明確改進目標、確定解決方案、實施解決方案、評價實施效果[6]。本研究通過對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健康教育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使健康教育更具有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和針對性,加強了個體化健康教育效果,CQI對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健康教育發(fā)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健康教育知曉率是評價患者對特定疾病相關知識了解情況的常用指標,2項指標常用于護理工作中對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7-8]。史云力[9]通過對62例關節(jié)脫位患者健康教育進行持續(xù)質量改進,使患者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曉率較質量改進前明顯提高。唐月璐等[10]在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1年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滿意度及對健康教育內容的知曉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顧麗麗等[11]對60例直腸癌行結腸造口患者康復期健康教育進行持續(xù)質量改進,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由58%上升至98%,健康教育覆蓋率由57%上升至98%,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和護理滿意度。本研究通過采用CQI對慢性鼻竇炎術后患者健康教育方法進行改進,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慢性鼻竇炎的治愈率隨著內窺鏡技術的不斷成熟得到明顯提高,術后的護理和康復工
作在鼻竇炎治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13]。相關調查表明,術后護理、健康教育及康復治療作為鼻竇炎綜合治療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絕不亞于手術治療[14]?;颊咝g后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定期復診。通過專業(yè)的護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治療方案、形成良好的依從性、自覺定期復診并執(zhí)行出院后綜合治療措施,對保障手術療效及預防鼻竇炎復發(fā)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5-16]。
由于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綜合治療過程,造成多數患者依從性很差[17]。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中開展有關鼻竇炎知識的健康教育,對于患者及時用藥及復診有明顯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錢莉, 儲冬吟, 鮑鳳香. 健康教育路徑在鼻內窺鏡手術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2): 107.
[2]方璇.持續(xù)質量改進在留取小兒24 h尿蛋白定量標本中的應用[J]. 安徽醫(yī)藥, 2013, 17(12): 2169.
[3]Nuo-Guzman C M, Arroniz-Jouregui J, Moreno-Perez P A, et al. Gallstone ileus: One-stage surgery in a Patient with intermittent obstruction[J].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 2010, 2(5): 172.
[4]吳金香, 沈立芳, 吳麗紅, 等.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預防神經內科留置尿管感染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0): 940.
[5]陳愛萍, 孫紅, 姚莉, 等.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2): 123.
[6]馮錦芳, 譚秋華.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患者術前準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6): 544.
[7]陳慶麗, 許勤, 曹強, 等.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提升的護理對策研究[J]. 吉林醫(yī)學, 2013, 34(22): 4527.
[8]尹小浪, 任玉峰, 徐轉妮. 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對策[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1, (17): 1390.
[9]史云力.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關節(jié)脫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 20(1): 127.
[10]唐月璐, 石柳春, 唐素榮.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艾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 2013, 27(5): 1222.
[11]顧麗麗, 俞海燕.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腸造口患者康復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9, 18(22): 2744.
[12]丁麗英.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的影響[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3, 35(2): 226.
[13]田梓蓉, 杜曉霞, 杜玉鳳, 等. 分階段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在慢性鼻竇炎行鼻內鏡手術病人圍術期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2, 26(9A): 2368.
[14]李冬云, 張玉峰. 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圍術期護理[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 14(18): 76.
[15]馮羽,陳建福,徐賽男, 等.慢性鼻竇炎綜合治療的近期療效[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4):510.
[16]邱瑾,王建洪.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綜合治療[J].四川醫(yī)學,2008,29(6):748.
[17]張慧.護理干預對鼻內鏡鼻竇手術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9):1818.
[18]金香.功能性鼻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圍術期健康教育[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 16(8): 78.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MAO Min
(ENTDepartment,Chongqi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ongqing, 40002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in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A total of 162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QI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hospitalization,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compliance and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CQI coul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hospitalization,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compliance and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KEYWORD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hronic sinusitis; health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4-09-23
中圖分類號:R 473.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06-065-03
DOI:10.7619/jcmp.20150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