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指標對慢性腎臟病的診斷價值研究
袁明生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陳星海醫(yī)院 檢驗科,廣東 中山528415)
CKD在全球范圍的發(fā)病率和患病率急劇增長,預后差和費用高,給社會經(jīng)濟和人民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已成為近年來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之一[1],但是由于早期往往沒有癥狀和體征,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就診時已經(jīng)到達終未期腎病,失去了治療的機會,慢性腎臟病的早期診斷變得日益重要。血液與尿液的實驗室指標檢測是早期發(fā)現(xiàn)CKD的重要手段,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指標有血清肌酐(Scr)、尿酸(UA)、尿素(Urea)、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總蛋白(UCTP)、尿白蛋白(UCALB)、尿β2MG及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本研究以腎活檢為金標準,綜合評價血清Scr、UA、Urea、CysC、β2-MG、UCTP、UCALB、尿β2MG及eGFR指標在慢性腎臟病診斷中的價植,茲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腎內(nèi)科住院的、經(jīng)腎活檢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的患者38例,為慢性腎臟病組(CKD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14歲-74歲,平均年齡(41±14)歲,根據(jù)腎活檢結(jié)果的臨床診斷:12例腎病綜合癥、6例IgA腎病、5例糖尿病腎病、3例狼瘡性腎病、12例其它慢性腎病,診斷標準符合美國腎病基金會(NKF)“改善腎病預后及生活質(zhì)量的倡儀” 的《慢性腎臟病及透析的臨床實踐指南》(K/DOQ I指南)對CKD的定義[2];同時選取同期門診體檢者41例,為對照組,男19例,女22例,年齡15歲-76歲,平均年齡(45±14)歲,均經(jīng)體格檢查以及生化、尿液、B超等檢查排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肝病、腎病及其他系統(tǒng)的疾患。
1.2儀器和試劑
血清Scr、CysC、UA、尿素、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采用美國雅培公司全自動生化儀C8000測定,Scr試劑由日本積水醫(yī)療株式會社提供,采用酶法測定;CysC試劑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UA試劑由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氧化酶法測定;Urea試劑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脲酶UV法測定;血和尿β2微球蛋白試劑由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尿微量總蛋白試劑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比色法測定;尿微量白蛋白試劑由Orion Diagnostica Oy提供,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腎活檢操作由本院腎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操作,標本由廣州金域醫(yī)學檢驗中心配送的專用管保存,送廣州金域醫(yī)學檢驗中心完成。
1.3方法及參考范圍
清晨空腹在肘正中靜脈采血3-4 ml于無抗凝劑真空管一支,室溫下30 min后3 130×g離心5 min后分離血清,嚴格按試劑說明書進行嚴格操作,在室內(nèi)質(zhì)控在控情況下,測定血清Scr、CysC、UA、尿素、β2微球蛋白濃度。隨機新鮮尿3 130×g離心5 min后取上清液嚴格按試劑說明書進行嚴格操作,在室內(nèi)質(zhì)控在控情況下,測定尿微量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參考范圍:血清Scr35-80 μmol/L、CysC≤1.15 mg/L、UA150-350 μmol/L、尿素1.7-8.3 mmol/L、β2微球蛋白1.0-3.0 mg/L、尿微量總蛋白0-140 mg/L、尿微量白蛋白0-25 mg/L、尿β2微球蛋白0-0.3 mg/L,超過指標上限為異常。
1.4參數(shù)評價指標
敏感性、特異性、約登指數(shù)、陰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誤診率、漏診率、Kappa值。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利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兩個率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個率之間比較采用R×C表的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正常組和CKD組八種腎功能指標的檢測結(jié)果
在正常組和CKD組八種腎功能指標的檢測結(jié)果中,CKD組Scr、Urea、CysC、β2-MG、UCTP、UCALB和尿β2MG的陽性率均高于正常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均<0.05),但CKD組UA的陽性率與正常組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97,P>0.05)。CKD組八種腎功能指標陽性率比較,陽性率最高的是UCTP和UCALB(χ2=264.9,P=0.000);除UA外(CKD的UA陽性率與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血清Scr、Urea、CysC、β2-MG腎功能指標陽性率比較,陽性率最高的是Scr和CysC(χ2=112.7,P=0.000)。見表1。
表1 正常組和CKD組八種腎功能指標的陽性率[%(陽性數(shù))]
表2 八種腎功能指標在慢性腎臟病(CKD)診斷中的統(tǒng)計學指標結(jié)果
2.2八種腎功能指標在慢性腎臟病(CKD)診斷中的統(tǒng)計學指標結(jié)果
以腎活檢結(jié)果為金標準,八種腎功能指標與金標準比較,八種腎功能指標在慢性腎臟病(CKD)診斷中的統(tǒng)計學指標結(jié)果見表2。其中UCTP和UCALB診斷CKD的敏感性最高,約登指數(shù)、PPV、NPV、符合率、Kappa值也是最高的,漏診率最低,兩指標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均>0.9;在血清學指標中,Scr和CysC診斷CKD的敏感性、特異性、PPV NPV、誤診率、漏診率相近,但CysC診斷CKD的Kappa值和約登指數(shù)稍高于Scr。
3討論
腎組織活檢是診斷慢性腎臟病的金標準,但腎活檢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和風險,存在臨床禁忌人群,且一次腎活檢只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一個靜止的記錄,而腎臟疾病是進行性發(fā)展的,腎活檢不能作為常規(guī)監(jiān)測病情變化的指標。臨床上常用無創(chuàng)傷的腎功能指標如血清Scr、CysC、UA、尿素、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的變化間接反映腎臟病變及發(fā)展情況。表1結(jié)果顯示,CKD組的血清Scr、CysC、尿素、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清Scr、CysC、尿素、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可診斷慢性腎臟病,與國內(nèi)外許多報道[3-6]的觀點一致,但本組資料中,只有CKD組的UA與對照組的陽性率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國內(nèi)許多報道[7-8]的觀點不一致。究其原因,與本地區(qū)飲食習慣有關,小欖位于廣東珠海三角,經(jīng)濟發(fā)達,靠近海邊,夜生活豐富,喜歡吃海鮮和飲啤酒而導致UA水平偏高;表1結(jié)果還顯示:八種腎功能指標比較,陽性率最高的是UCTP和UCALB(χ2=264.9,P=0.000),所以,早期診斷CDK最好的篩查指標是UCTP和UCALB,與國內(nèi)杜立樹、宋紅美等[9-10]報道觀點相同。表1結(jié)果同時顯示,在血清學指標中,反映腎功能最敏感的指標是Scr和CysC,這與目前以Scr計算腎小球濾過率反映腎功能相一致和目前也有報道[11]:CysC計算腎小球濾過率也可以反映腎功能的觀點相一致。
表2八種腎功能指標在慢性腎臟病(CKD)診斷中的統(tǒng)計學指標結(jié)果顯示:UCTP和UCALB診斷CKD的敏感性最高,也支持上述觀點,同時兩者的約登指數(shù)、PPV、NPV、符合率、Kappa、也是最高的,漏診率最低,兩指標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均>0.9,因此,UCTP和UCALB不僅是早期診斷CDK最好的篩查指標,也是診斷CKD最好的指標。與國內(nèi)杜立樹、宋紅美等[9-10]等報道觀點一致。同時結(jié)果還顯示,在血清學指標中,Scr和CysC診斷CKD的敏感性、特異性、PPV、NPV、誤診率、漏診率相近,但CysC診斷CKD的Kappa和約登指數(shù)稍高于Scr,CysC比Scr可能更好反映腎功能的觀點相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CysC在體內(nèi)是由有核細胞產(chǎn)生的,可以自由地經(jīng)腎小球濾過,其血清濃度主要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并且不受年齡、性別、腫瘤、肌肉活動、飲食報入和炎癥反應等因素的影響,在非腎病因素影響下,血中Cys C的生成量比肌酐穩(wěn)定[12]。
綜上所述,UCTP和UCALB是早期診斷CDK最好的篩查指標;在血清學指標中,CysC是診斷CDK最好的篩查指標。
參考文獻:
[1]徐國賓,李志艷.應重視實驗室檢查在慢性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11(11):961.
[2]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and stratification [J].Am J Kidney Dis,2002,29(2suppl):S1.
[3]王世農(nóng).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慢性腎病臨床診斷中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3):545.
[4]婁峻.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慢性腎病早期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14):205.
[5]姚迪,黃晶,倫志軍,等.Cystatinc在早期診斷糖尿病腎損害中的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9,13(10):1389.
[6]李建春,陳小文.β2-微球蛋白在診斷早期腎功能損害中的臨床意義[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0,11(6):34.
[7]曾少勇,幸麗婭,吳候柏,等.聯(lián)合檢測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在腎功能損傷中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0):26.
[8]王俊杰,朱蘇紅,劉梅芳,等.尿酸與心腎疾病危險[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9,32(4):294.
[9]杜立樹,平龍玉,涂林,等.尿微量白蛋白與血清胱抑素C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臨床探討[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9,4(2):107.
[10]宋紅美,史新英.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與24h尿微量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對早期腎臟損傷的診治意義[J].海南醫(yī)學,2009,20(6):126.
[11]鄧慶梅,李飛,劉秀霞.血清胱抑素C評價腎小球濾過率的臨床意義[J].2013,34(3):325.
[12]胡曉武,畢學玲,李之珍.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在腎功能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1):5110.
收稿日期:(2013-08-29)
作者簡介:袁明生,男,49歲,主任檢驗技師,本科,學士,廣東醫(yī)學院附屬陳星海醫(yī)院檢驗科。
文章編號:1007-4287(2015)03-04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