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婉霞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感染肝病科 528100
聯合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的診斷和預后價值
羅婉霞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感染肝病科528100
摘要目的:探討聯合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的診斷和預后價值。方法:從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及門診就診,同時檢測HBV-M和HBV-DNA定量的患者中隨機選擇526例進行分析,按照不同的檢測模式分為5組,予以HBV-M聯合HBV-DNA檢測。結果:在HBV-DNA陽性率方面,組1~4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在DNA平均含量方面,組1顯著高于組2和組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和組3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HBsAg為陽性時,HBeAg陽性和陰性組的血清HBV-DNA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合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可以提高診斷和預后效果,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HBV-DNA聯合檢測
臨床對乙肝患者進行檢查時,最基本的檢查項目為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乙肝兩對半(HBV-M)檢測,為了進一步提高診斷和預后效果,可以積極地采用聯合HBV-DNA檢測的方式[1]。本文中,筆者從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及門診就診,同時檢測HBV-M和HBV-DNA定量的患者中隨機選擇526例進行分析,探討聯合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的診斷和預后價值?,F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及門診就診,同時檢測HBV-M和HBV-DNA定量的患者中隨機選擇526例進行分析,其中男266例,女260例,年齡10 ~ 81歲,平均年齡(39.1±1.9)歲。將所有觀察對象按照不同的檢測模式分為5組,(1)組1:HBsAg、HBeAg、抗HBc陽性;(2)組2:HBsAg、抗HBe、抗HBc陽性;(3)組3:HBsAg、HBeAg陽性;(4)組4:HBsAg、抗HBc陽性;(5)組5:均為陰性。
1.2檢測方法利用PCR法對HBV-DNA進行定量檢測,所選病例樣本均送到廣州達安臨床檢驗中心檢測;乙肝兩對半檢測方法為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化學發(fā)光法。
1.3統(tǒng)計學處理本文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予以χ2檢驗。并對P值進行檢測,如果可得P<0.05,則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組患者HBV-DNA陽性率及平均含量分析經統(tǒng)計和比較,在HBV-DNA陽性率方面,組1~4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在DNA平均含量方面,組1顯著高于組2和組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和組3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HBV-DNA陽性率及平均含量分析
2.2HBsAg陽性時,HBeAg陽性和陰性血清中HBV-DNA的檢出情況分析經統(tǒng)計和比較,當HBsAg為陽性時,HBeAg陽性和陰性組的血清HBV-DNA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HBsAg陽性時,HBeAg陽性和陰性
3討論
乙肝患者在進行抗病毒治療前,應進行身體檢查,以便于更好判斷病情,制定合理治療方案,常用檢查項目主要包括常規(guī)檢查、肝功能檢查、病毒標志物檢查、B超檢查等[2]。
其中,病毒血清標志物乙肝兩對半檢查只是對于體內病毒的一個大致粗略的認識,而對于體內病毒的具體情況到底是如何的,復制情況是如何的,還需要積極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而HBV-DNA檢查就是這樣一個“進一步的檢查”。HBV-DNA是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通過對其進行檢測,可以較為直觀地了解到人體血液中乙肝病毒DNA的含量多少。如果發(fā)現HBV-DNA的復制情況較高,則說明患者病情不穩(wěn)定,具有較高的傳染性[3]。而病毒復制情況的高低與病毒載量密切相關,病毒載量越高,則提示病毒在人體中的濃度較高。臨床對HBV-DNA進行檢測時,分為兩種檢測方式。一種是定性檢測,即對HBV-DNA 的陽性或陰性情況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發(fā)現HBV-DNA呈陽性,則提示人體內存在活性病毒的復制。另外一種檢測方式是定量檢測,正常情況下,HBV-DNA的值應該<102,即每毫升血清中病毒基因組的具體數量。如果HBV-DNA的值較大,則提示乙肝病毒在人體內的復制較為活躍[4]。本文中,即采用病毒血清標志物乙肝兩對半檢查聯合HBV-DNA檢測的方式對入組患者進行檢測。最終的結果顯示,在HBV-DNA陽性率方面,組1~4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在DNA平均含量方面,組1顯著高于組2和組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和組3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HBsAg為陽性的時候,HBeAg陽性和陰性組的血清HBV-DNA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提示,HBeAg陽性和HBV-DNA定量之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HBeAg可以較為直接地反映出HBV復制活躍,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但是,這并不說明 HBeAg轉陰病毒復制停止。本文結果還顯示,抗HBe陽性、HBsAg陽性、抗HBc陽性組(即“小三陽”)的HBV-DNA拷貝數對數的平均值為5.49±1.37,且HBV-DNA定量仍具有57.1%的陽性率。分析出現HBeAg陰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乙肝病毒從前C區(qū)起始密碼開始編碼合成HBeAg,經過變異之后,阻斷了前C區(qū)基因翻譯,因此,前C區(qū)基因和C區(qū)基因則無法編碼HBeAg,導致臨床檢測HBeAg呈陰性。但是,對病毒而言,卻仍然可以保持復制狀態(tài)。因此,臨床對于“小三陽”患者,也應當積極地提高重視程度,并聯合予以HBV-DNA定量檢測,以更好地了解病毒復制情況,提高診斷效果,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等,提高預后[5]。另外,臨床治療乙肝時,還需要結合肝功能檢查、患者自體免疫等,進行全面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針,讓患者更好的康復。
綜上所述,聯合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可以提高診斷和預后效果,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裴元元,魏鳳香,張旋.不同血清學模式乙型肝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8):2445-2446,2448.
[2]李文楷,丁波,等.聯合檢測血清標志物、ALT和HBV-DNA對乙型肝炎患者診療的臨床意義〔J〕.四川醫(yī)學,2013,34(1):154.
[3]蔣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檢測及防治對策〔J〕.當代醫(yī)學,2013,19(30):76-77.
[4]張蕓燕,徐軍.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與HBV-DNA的檢測分析〔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6):182-183.
[5]雷平.HBV血清標志物與HBV-LP及HBV-DNA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10(1):31.
(編輯羽飛)
收稿日期2014-06-20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2-02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