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江蘇省南京市大廠醫(yī)院,江蘇南京211000)
?論著/心臟及血管病?
丹紅注射液結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臨床研究
劉文
(江蘇省南京市大廠醫(yī)院,江蘇南京211000)
目的 探討血管性癡呆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6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尼莫地平治療,觀察組則施加丹紅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MMSE與ADL評分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以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觀察組MMSE與ADL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管性癡呆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陽性體征,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血管性癡呆;尼莫地平;丹紅注射液
癡呆又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病,是由大腦器質性病變出現(xiàn)的腦功能障礙,使人們的理解、記憶、計算、判斷、自我控制以及定向能力出現(xiàn)持續(xù)性損害或退化現(xiàn)象,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惡劣影響,因而應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1]。我院在血管性癡呆患者治療中,給予其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收獲了較為良好的治療結局,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6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草案》[2](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中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未見其他神經系統(tǒng)損害所致的癡呆、未見意識障礙、未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癡呆,且排除伴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活動性癲癇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為51-84歲,平均年齡為(64.7± 6.4)歲;病程為11個月-13年不等,平均病程為(3.7±2.4)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為50-83歲,平均年齡為(65.0±5.9)歲;病程為10個月-15年不等,平均病程為(3.9±2.1)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層次、病程以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其完善相關檢查,給予對照組尼莫地平(海南中化聯(lián)合制藥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2644)口服治療,藥物劑量為30mg/次,3次/d;觀察組則施加丹紅注射液(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26866)靜脈滴注治療,劑量:將30ml丹紅注射液混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1次/d。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分別計算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顯效率、有效率以及無效率,取顯效率與有效率計入治療總有效率;(2)MMSE與ADL評分情況:分別采用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對患者的計算力、記憶力、定向力、視空間與運用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等認知功能進行測評;采用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測評[3]。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患者的評分增加率情況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3個等級,患者經治療后,評分增加率≥20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評分增加率為12-19%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評分增加率<12%為無效。評分增加率計算方法為:(治療后MMSE評分-治療前MMSE評分)/治療前MMSE評分*100%[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以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與ADL評分情況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MMSE與ADL評分較之于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觀察組MMSE與ADL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癡呆多見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且大約有80%以上的患者為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型癡呆,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障礙與智能障礙,就中醫(yī)角度而言,該病屬“善忘”、“呆病”、“文癡”、“癡呆”范疇[5]。據(jù)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的老年癡呆患病人數(shù)逐年呈現(xiàn)出遞增態(tài)勢,其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便有5-8%的患病率,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更是高達20%以上,故而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6]。
以往臨床上對血管性癡呆的治療中,以尼莫地平最為常見,其屬于鈣拮抗劑類藥物,該藥物的親脂性較強,可較為容易的穿透血腦屏障,當作用于血管性癡呆患者時,對腦血管痙攣現(xiàn)象可起到有效緩解作用,進而改善腦部血管的血流,促使腦血管出現(xiàn)擴張,進而促使腦灌注獲得改善,除此之外,針對出現(xiàn)梗死的血流會促使其梗死半球進行充分分布,增加缺血區(qū)域的血流量,對腦缺血狀態(tài)進行改善,緩解缺氧缺血處細胞內鈣超載,有效保護患者的包細胞,因而其在臨床上的應用率較高。丹紅注射液是經丹參、紅花在現(xiàn)代工藝的提取作用下制成,其中的紅花具有潤燥、活血、消腫、止痛以及祛瘀等功效,丹參則活血、促進行血,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用后,可起到除邪扶正、去瘀生新等功效,且經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血管性癡呆患者行丹紅注射液治療時,可有效改善腦部血流量,阻滯血小板進一步聚集,且紅花中所含的紅花黃素會加速細胞變形,對腦部血流速度進行改善,進而將氧自由基快速清除,抑制脂質過氧化損傷,對ATP(三磷酸腺苷)酶活性起到改善作用,且可使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從而使血液黏稠度減低,有效抗血栓形成;丹參則可有效促使血管的阻力降低,加速血管擴張,且丹紅注射液中的丹參與紅花又可并奏通脈舒絡、活血化瘀之功[7]。
本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對照組尼莫地平治療,觀察組則施加丹紅注射液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以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治療后兩組的MMSE與ADL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MMSE評分以(24.41±5.03)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19.51±3.20)分,ADL評分以(49.01±4.62)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36.01±3.00)分,充分表明血管性癡呆患者行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行尼莫地平治療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血管性癡呆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陽性體征,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文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為本研究的樣本數(shù)量有限,為獲取更為客觀、科學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加大樣本數(shù)量,從而為血管性癡呆患者的治療用藥提供更為合理的參考依據(jù)。
[1] 王宇琦.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0(10):209.
[2] 黃若燕.奧拉西坦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49例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25(11):36-37.
[3] 劉剛.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35例[J].中國藥業(yè),2012,17(12):105-106.
[4] 劉剛.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35例[J].中國藥業(yè),2012,16(18):93-94.
[5] 李立新,賀雪琴.醒腦靜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16(08):1027-1028.
[6] 李開奇.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54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20(35):74-75.
[7] 劉艷,趙曉玲,王蕾,等.多奈哌齊與尼莫地平聯(lián)合治療老年期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 [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06):48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