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春明
向?qū)W有恒心智明
聶春明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個“七貴銘”:人貴有志,學貴有恒,業(yè)貴創(chuàng)新,友貴真誠,言貴有信,官貴清廉,難貴一貫。這七句銘言,李宗湘即使在睡夢中都能倒背如流。
今年85歲高齡的李宗湘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他耳不聾,眼不花,長須飄飄,精神矍鑠,打太極,練書法,寫文章,一日生活極有規(guī)律。問其健康秘訣,答曰:人生貴有恒。
1946年,15歲的李宗湘離開父母,獨自到石家莊市的謙生布莊學做生意。學徒期間,只有小學文化的李宗湘跟著布莊經(jīng)理學做人,學做事,學書法。經(jīng)理臨帖,他研磨。經(jīng)理說字顯文品,一筆一畫皆應用心,形象顯人品,一人一事都要向善向誠。他牢記心中,終生實踐。
參加工作后,他立志向?qū)W,主動報名參加了工人業(yè)余學校,5年勤學不倦,并且利用業(yè)余時間開始閱讀文學作品和自學寫作。1956年6月15日,在《天津工人日報》上刊登了他的第一篇作品《在商店里》,之后又發(fā)表了小說《考試》,散文《在這條街上》,同年加入天津市工人業(yè)余文學社。自此之后,學習與創(chuàng)作伴隨他的終生。
李宗湘先后在《呼和浩特日報》《呼和浩特晚報》《內(nèi)蒙古日報》《老年世界》《北方新報》等報刊發(fā)表各類文章350篇,并加入了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
寫作是件非常嚴謹?shù)氖?,一字一句一修辭,一人一事一消息,都要力求準確精練。為此,李宗湘自1956年開始就養(yǎng)成了一種好的學習習慣:一是剪報集知識;二是寫札記錄感悟。這一剪一錄從壯年到高齡,持之以恒,難能可貴。如今厚厚的剪貼本已達3卷4150張知識卡片??ㄆ镉凶x書看報時的文章剪貼,也有看電視聽廣播時的知識記錄,更有聽報告時的真情感懷。方方面面的知識分類收集,查找方便,給周圍的人們帶來了別樣的享樂。
寫生活札記是李宗湘的又一好習慣。他很欣賞著名畫家齊白石的一句名言,“人生不讓一日閑過,一天一幅畫”。李宗湘仿效之,也給自己定下了“一天一篇文”的目標,記錄每一天的所見所聞所觸所感所悟,天長日久,至今已寫札記77 卷30多萬字。洋洋灑灑,至情至懷。
李宗湘的生活是簡單純粹的,每日清晨6點起床,洗漱完畢,邁步戶外,慢跑、倒走、耳操、頸操、眼操、太極拳,午休過后,學習知識集資料,提筆寫作成文章,練習書法陶冶情操,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有序而行,心清智明,身心俱健。最難得的是這樣的生活他已堅持了43年,從未間斷。這是一顆恒心向簡單生活的真誠致敬,這是一個向?qū)W有恒心智明的成功范例,這是一曲人生平實而絢爛的至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