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毅
摘 要:2003年,我國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稱《新課標》),對高中生的學習策略目標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實際學校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作為衡量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指標,已經(jīng)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學生的重視。但是對很多中國學生來說,英語寫作仍然是一個弱項,如何提高寫作水平仍然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基于以上這種現(xiàn)狀和理念,筆者根據(jù)《新課標》對于高中生英語寫作的具體要求,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展開了高中生英語讀寫教學策略的研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英語讀寫;教學策略
《新課標》對高中生的寫作有著明確要求:①能根據(jù)所讀文章進行轉述或寫摘要;②能根據(jù)文字及圖表提供的信息寫短文或報告;③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④能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guī)范、語句通順??梢?,《新課標》強調(diào)了學生在閱讀相關語篇的基礎上,如何運用基本的寫作技巧、恰當規(guī)范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從而形成學生較強的英語寫作能力。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雖然加強了對學生“聽”、“說”和“讀”的方面的訓練,由于人教社高中英語教材(NSEFC)容量大、任務重,故許多英語教師忙于趕進度,忽視了對于學生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即“寫”的訓練,從而導致了學生寫作能力的下降。因此,深入地研究有效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科學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jù)《新課標》對于學生寫作方面的“寫”的要求,我特地結合學生實際,充分利用新教材NSEFC的詞匯和精泛讀資源,大力嘗試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先讀后寫”的讀寫策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有效性和任務性的限時課堂寫作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寫作技巧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對生活的體驗和實踐活動,通過積極主動嘗試寫作,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與他人交流和分享,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他們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最終形成合作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下面就是我對高中生寫作策略的一些體會:
一、利用詞匯教學來對學生進行基本造句訓練
正如大家所知:語言的三大要素分別是詞匯、語音和語法。因此,詞匯就和土木磚石等建筑材料一樣,是寫作的必需材料。試想:當一個學生拿起一篇英語文章,有超過50%的詞不認識,那么他怎能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信息呢?再如:如果一個學生要想寫一個句子,10個詞有5個詞拼寫不出,那他又怎么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呢?可見,衡量一個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關鍵還得看他掌握詞匯量的多少,從某種意義上講,詞匯量是掌握英語語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對于詞匯教學,我一般均采取張思忠先生的“集中識詞法”來進行詞匯教學。首先是學生跟著錄音大聲模仿一次,然后就是對重點詞匯和課標詞匯逐一過關,使學生對于生次的語音、拼寫、詞性、釋義有一個具體的感知,接下來便是對于本單元重點詞匯的用法研究(Word Study)。在該環(huán)節(jié)上,對于某生詞的較為簡單的用法,我要求學生大聲使用口語進行造句(Sentence making),這就是所謂的的“口頭寫作”(Oral writing);對于某生詞的較為困難的用法,我就讓學生在導學案(Learning-guiding Plan)上進行筆頭造句練習,直至掌握。當然,畢竟課堂時間非常有限,對于一些重要的課標詞匯,我就讓學生課外去查詞典或者上網(wǎng)查詞,進行造句練習的課外補充自學,作為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從教三十年來,我一直崇尚著名英語教育家許國璋先生的這種“詞典學習法”。只有學生真正地掌握了詞匯尤其是基本詞匯的用法,學生才為后面的語篇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從語言學習的角度看,這完全合符“詞---句---篇”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從而使得英語寫作成為有源之水。
總之,句子是一門語言中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最小單位,所以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在英文寫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學生要想寫出漂亮的英語作文,那么他就必須從寫好一個正確的句子開始。對于我們英語教師而言,把詞匯教學和造句練習結合起來,遵循 “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教學原則,通過詞匯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詞匯的能力,這就為以后的寫作教學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精讀教學來對學生進行不同英語文體寫作訓練
眾所周知,NSEFC的教材編排是按照“話題---功能---結構”來設置每一單元的閱讀內(nèi)容的,所以英語教師熟悉英語文體、文章結構、組句成段、組段成篇等都很重要。在全國卷的高考英語寫作中,文體常涉及的文體有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圖表作文、提綱作文、開放作文等形式。在英語教師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應介紹諸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多種文體的寫法和技巧。同時,教師還要積極提高學生的組句成段的能力,介紹主題句的作用,包括如何寫主題句、如何放置主題句、如何發(fā)展主題句,等等,以及強調(diào)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一致性、連貫性及過渡性。如有可能,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典范作文,引導他們賞析范文,從中學習寫作技巧、獲取寫作經(jīng)驗及素材,學會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技巧,從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下面就是我的一些體會。如高一新教材第5單元精讀文章“Elias story” ?的寫作,我就指導學生在課前根據(jù)導學案進行自主性學習,積極查找有關話題的相關資料,然后讓學生寫一篇“Sb.s story”。通過寫作,學生便掌握了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尤其是使用第一人稱來描寫人物的寫作手法。又如高一第一單元的話題是友誼(Friendship),是在閱讀精讀文章“Annies Best Friend”的基礎上的寫作──給網(wǎng)友寫信。學生通過閱讀可得出征求網(wǎng)友的廣告的基本結構,然后教師可讓學生寫一篇題目為My Best Friend 的作文。教師的腳手架為:
姓名和年齡(Name and age ):
外表(Looks):
興趣(Interests and hobbies):
性格特征(Personality):
表達找到網(wǎng)友的愿望(Wish to find an e-pal.):
學生根據(jù)上述提示,就可以輕松地寫出一篇和高考相似的應用文類的書信格式的作文。
三、利用泛讀教學來對學生進行不同英語文體寫作訓練
在NSEFC的設計中,編者仍然采用本單元的話題相關的材料,使用多種文體來給學生提供泛讀閱讀機會。有很多英語教師對于這篇泛讀文章不太重視,一帶而過,卻失去了為學生進行讀寫的好機會。須知:泛讀為學生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各種題材的范例,以及地道精彩的表達形式。所以,教師要加強泛讀文章的篇章結構的分析,有助于使學生了解英語文章的篇章結構和各種文體的寫作特點,增進對寫作要領和寫作方法的了解。那么,為什么要指導學生進行語篇背景下的整體性快速泛讀呢?“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認為,任何一篇英語材料都包括三種圖式:語言圖式(Linguistic Schema),形式圖式(Formal Schema)和內(nèi)容圖式(Content Schema)。在泛讀這種快速閱讀模式中,一個讀者的閱讀能力是由這三種圖式來決定的。語言圖式是指讀者對原文語言的掌握程度包括詞匯、語法和習慣用法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內(nèi)容圖式是指讀者對文章涉及的有關事物、事件內(nèi)容的知識圖式,如購物的圖式,慶祝國慶節(jié)的圖式,有關美國歷史的圖式等;而形式圖式則指讀者對閱讀材料的體裁和篇章結構的熟悉程度,包括關于英語不同文體如記敘文,詩歌、戲劇、說明文和議論文等不同文體在結構、語言上的差異等。大量的閱讀必然有助于建立和強化學生的“形式圖式”,使學生逐步了解英語文體的基本結構特點和寫作技巧。鑒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英語語篇背景下的整體性閱讀,總結出文章的大致框架和寫作模式,來學習和掌握寫作技巧,借鑒別人的寫作經(jīng)驗,將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及時地用于寫作實踐中,而不止是僅僅停留在所謂的幾個語言知識點上。我們英語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大量課外課內(nèi)泛讀的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背誦一些學生認為優(yōu)美的文中的名言警句和精彩段落,以便在寫作時模仿或引用??傊?,大量泛讀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擴大詞匯量、加強學生的語感,同時對掌握英語寫作技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我在高二年級給學生上NSEFC第一單元的泛讀(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教學中,我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仿寫人物的機會。我把文中的林巧稚換成了屠呦呦,即中國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利用泛讀文章的現(xiàn)成模板,讓學生采用填空的方式,完成對這位女科學家一生巨大成就的描述。當學生寫完后,都爭先恐后地在投影儀上展示他們的作品,盛況空前。另外,我還在選修4的第5單元的泛讀課教學中,對于“Tuture---Excitement and Learning”這個主題,我想到了遵義市的遵義紀念公園(Zunyi Memorial Park)這個紅色文化主題,于是我給學生提供了該公園的位置、大小、內(nèi)容、主題等等信息,學生很快就仿寫出了介紹該主題公園的優(yōu)美文章。這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說明文的寫法,而且學生的德育目標也輕松實現(xiàn)了,可謂一箭雙雕?。?/p>
中國有句古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中生在《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進行訓練,方能實現(xiàn)。因此,我們英語教師應以《新課標》的要求為指導,認真研究學生由“讀”到“寫”的英語學習方法和技巧,很抓英語書法基本功訓練,嚴格督促學生做到單詞造句過關,同時回歸課本,狠抓每一個單元或模塊的精讀與泛讀的讀寫訓練,適當?shù)亻_發(fā)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校本課資源,增進學生的寫作興趣,師學生養(yǎng)成愛寫英文的好習慣。當然,教師在平時還要多多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練、堅持不懈、熟能生巧,那么學生就完全有希望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從而實實在在地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周雪.中學英語寫作教學探索[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年第10期.
[3] 呼凌.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2010.9.
[4] 王霞.論高中英語寫作中的幾種負遷移.中學教學參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