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擁軍
橈骨遠端骨折位于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3cm以內,是骨科最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傳統(tǒng)復位方法效果不佳且伴有劇烈疼痛,需采取有效的復位療法進行代替[1-2]。本研究選取9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了不同療法的分析探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計算機隨機檢索選取90例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間在瑞昌市中醫(yī)醫(yī)院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隨機均分為閉合復位組、切開復位組和支架固定組(n=30)。閉合復位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22~45歲,平均(31.5±5.6)歲;切開復位組中,男 19 例,女 11 例;年齡 20~47歲,平均(32.6±6.6)歲;支架固定組中,男 19 例,女 11 例;年齡21~48 歲,平均(32.6±5.6)歲。3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選擇標準如下:(1)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2)患者無并發(fā)骨骼系統(tǒng)疾?。唬?)知情后同意納入研究且保證完成隨訪者。
1.2 方法 給予閉合復位組患者閉合復位小夾板石膏外固定治療,人工閉合復位,2周后移動石膏至功能位,1個月后拆除石膏;給予切開復位組患者切開復位鋼板固定治療,即切開患者手腕背側的2、3肌腱室,行骨折復位,選用t型鋼板固定;給予支架固定組患者支架外固定治療,經皮復位,借助外固定架持續(xù)牽拉患者關節(jié)面。記錄比較3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價標準[3]根據患者的腕關節(jié)功能表現和醫(yī)學影像結果,將本次研究的臨床療效分為優(yōu)、良、差3種。骨骼解剖復位,腕關節(jié)功能恢復,且無疼痛者為優(yōu);骨骼解剖基本復位,腕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無疼痛或輕微疼痛者為良;骨折移位超過2mm,腕關節(jié)活動幅度的握力均低于正常值的70%者為差。治療有效率(%)=優(yōu)(%)+良(%)。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l5.0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閉合復位組的總有效率(100.00%)顯著優(yōu)于切開復位組(80.00%)和支架固定組(7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支架固定組與切開復位組的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閉合復位組的患者滿意度(100.00%)顯著優(yōu)于切開復位組(73.33%)和支架固定組(6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3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目前,橈骨遠端骨折臨床多發(fā)于青壯年的劇烈創(chuàng)傷和骨質退化的中老年患者中,居外科骨折率之首,常導致關節(jié)活動障礙,并帶來劇烈疼痛感,需要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4]。
本次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治療原則為恢復骨骼解剖學結構,保證患者正常腕功能,減輕疼痛。結果顯示,橈骨遠端不穩(wěn)定骨折的有效治療手段為支架外固定法,尤其適用于橈骨遠端的軟組織損和開放性骨折的患者,其與切開復位鋼板固定治療仍為目前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治療手段,但2種治療方法的有效率均顯著低于閉合復位組(P<0.05)。閉合復位小夾板石膏外固定治療可操作性強、價格經濟,適用于橈骨遠端的多種骨折治療,但欠缺穩(wěn)定性,且無法徹底矯正粉碎性骨折[5-6]??傊瑯锕沁h端骨折的詳細治療方案需要結合患者身體素質、手術耐受度及經濟狀況進行確定,并可選擇輔以適度的功能鍛煉促進患者康復[7-8]。本次研究中,閉合復位組的總有效率(100.00%)相較于切開復位組和支架固定組有效率顯著提升(P<0.05),患者普遍更為滿意(P<0.05),提示了其顯著的臨床優(yōu)勢,值得臨床的進一步應用與推廣。
綜上所述,需結合患者身體素質及經濟狀況選擇橈骨遠端骨折的具體治療方案,但與支架外固定法和切開復位鋼板固定法相比,閉合復位小夾板石膏外固定的治療有效率較高,患者接受度高,值得臨床進一步學習與推廣[9-10]。
[1] 戴向華.橈骨遠端骨折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1):51-52.
[2] 王晶石.橈骨遠端骨折非手術治療[J].當代醫(yī)學,2010,16(24):76-77.
[3] 李武峰,宋賢武,鄭海煥.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治療閉合性橈骨遠端骨折 90 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47(12):890.
[4] 李洪瀚,嚴康寧,鐘志輝,等.關節(jié)鏡輔助下外固定架治療橈骨遠端嚴重粉碎骨折[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11):1680-1682.
[5] 楊帥,張世民.橈骨遠端骨折畸形愈合與功能恢復的關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8(6):467-470.
[6] Keast-Butler O,Schemitsch EH.Biology versus mechanic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2011,22(8):91-95.
[7] 卓海燕.多功能支架治療橈骨遠端骨折術后康復護理對策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18(21):117-118.
[8] 齊新文,王兆杰,安榮澤,等.掌側入路鋼板固定治療背側移位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J].重慶醫(yī)學,2010,39(22):3085-3086.
[9] Sanchez T.Distal intraarticular radius fracture:Piplate dorsal implant safe and effective[J].Medical Devices&Surgical Technology Week,2011,28(8):153-158.
[10] 吳智鋒.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探索[J].當代醫(yī)學,2014,20(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