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芬
(云南省鳳慶縣人民醫(yī)院,云南鳳慶675900)
?論著/護理?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護理分析
楊樹芬
(云南省鳳慶縣人民醫(yī)院,云南鳳慶675900)
目的 探討COPD并呼吸衰竭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的護理干預體會。方法 本次共選取100例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在全程加強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回顧臨床成效。結果 本組選取病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8%。與治療前PaO2、PaCO2、SpO2、pH值比較,治療后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可顯著提高護理水平,消除臨床癥狀,為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COPD;呼吸衰竭;護理
臨床危重病常見類型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占較高病發(fā)比例,近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劇,發(fā)病率顯著上升,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存質量。因呼吸肌疲勞和肺通氣功能下降,常需呼吸機輔助通氣[1]。隨著醫(yī)學研究的進步,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IPPV)具非創(chuàng)傷特性,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廣泛應用,效果顯著,其中,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是保障預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本次選取相關病例,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就護理干預內容及成效展開探討,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共選取100例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研究對象,男69例,女31例,年齡49-80歲,平均(62.4±1.2)歲,均與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在2002年制定的診斷標準符合。患者自主呼吸較強,神志意識清楚,無自發(fā)性氣胸,氣道無過多分泌物,無咯血,明顯肺大泡,無上呼吸道梗阻,均自愿簽署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書。
1.2 方 法
均行化痰、抗感染、吸氧、平喘、解痙、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在此基礎上,實施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設置呼吸肌為S/T模式,對吸氣壓力進行調整,由6-8cmH2O向16-28cmH2O遞增,設置氧流量為4-6L/min,呼氣壓力3-8cmH2O,氧流量依據(jù)動脈血氣分析調節(jié)。并在全程加強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干預 患者病情遷延,身心均承受較大痛苦,加之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易有焦慮、抑郁、悲觀等負性情緒。尤其是首次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患者,恐懼心理更為嚴重,常對治療造成不良影響。故護理人員需加強訪視,在應用呼吸機前,就使用必要性、效果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就用口呼氣、用鼻吸氧的方法進行指導,講解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協(xié)助患者排痰,使其治療依從性、耐受性提高[3]。
1.2.2 呼吸機操作干預 (1)選擇模式: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呼吸機具S模式,即時間控制;S模式,即同步呼吸,S/T模式,臨床S/T模式最為常用;(2)連接人機界面:依據(jù)面形對合適的鼻/面罩進行選擇,應用專用頭帶實施固定操作,松緊度以最小張力為宜,避免過松出現(xiàn)漏氣情況,過緊對面部血運造成影響,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舒適度。(3)密切監(jiān)測:呼吸機應用期間,需對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完善血氣分析檢測。通常上機前對血氣分析進行測定,上機1-2h后實施復查,對通氣效果加以了解,并依據(jù)好轉情況對呼吸機參數(shù)進行調節(jié)。
1.2.3 氣道護理管理 完善氣道管理,需保證通暢,針對管路氣體,需加強濕化和溫化。觀察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氣道分泌物黏稠,量多,在實施治療前,確保氣道為通暢的狀態(tài),有效排出氣道分泌物,是保證無創(chuàng)呼吸機成功實施的因素。另外,協(xié)助患者霧化吸入、叩背,以促排痰,依據(jù)需要,行吸痰處理。囑患者在治療期間多飲水,以使氣道濕化。對加溫器進行調節(jié),使管路氣體溫化,降低對呼吸道的刺激,使患者耐受性提高。
1.2.4 營養(yǎng)支持 運用支持療法,加強營養(yǎng),患者在實施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時,增加了對能量的需求,并增強了蛋白質分解代謝,加速脂肪分解,患者營養(yǎng)不良、體重下降,明顯降低了呼吸肌儲備,疲勞感極易產生。另外,營養(yǎng)不良可對通氣驅動力造成影響,使呼吸中樞對氧相關反應降低,預防較不理想,明顯提高了死亡風險。向患者強調進豐富半流質、流質食物的重要性,為順利撤機及搶救呼吸衰竭做良好準備。
1.2.5 不良反應及預防 (1)恐懼癥:大部分患者存在幽閉恐懼癥,易引發(fā)治療失敗。故需加強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提高守護力度,以使患者安全感增強,重視觀察巡視,上機后加強交流,轉移注意力,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就正確呼吸方法盡行指導,均可得到良好緩解;(2)面罩漏氣:多為臉形與面罩區(qū)配不佳,未密閉,頭帶過松導致,需以合適的面罩進行選擇,頭帶拉力適當增加,密閉固定,防范不良事件發(fā)生。(3)胃腸脹氣:吸氣壓力過高、張口呼吸、食管括約肌松弛、病情重等均可造成吸入性胃脹氣,需指導患者正確吸氣,防止張口吸氣,吸氣壓力適當降低,通常需<25cmH2O。(4)刺激性角膜炎:多由鼻根部出現(xiàn)漏氣引發(fā),可取滴眼液應用。(5)面部壓傷:面罩系帶過緊,應用時間過長,可引發(fā)壓迫性損傷,需取海綿等墊置,防止漏氣。
1.3 指標觀察
(1)護理滿意度:采用醫(yī)院自制量表,對護理滿意度展開調查,總分為100分,>80及格。(2)動脈血氣:在治療前后對PaCO2、PaCO2、pH、SpO2等指標進行檢測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組選取病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8%。與治療前PaO2、PaCO2、SpO2、pH值比較,治療后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檢測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檢測比較(±s)
注:*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PaO2(mmHg) 56.21±22.94 92.63±7.21*PaCO2(mmHg) 74.72±19.54 48.81±13.27*SpO2(%) 73.71±19.13 94.22±4.33*pH 7.26±0.06 7.29±0.05*
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通常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可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血氧分壓,促使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為治療贏取時機,效果較為顯著。同時,為提高患者遵醫(yī)依從,保障整體醫(yī)療順利進行,需重視整體護理干預的運用。本次研究中,通過實施心理護理,使患者醫(yī)護依從增強,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加強操作護理,可防范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保障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質量,同時完善健康宣教,重視并發(fā)癥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提高遠期生存質量。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本組選取病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8%。與治療前PaO2、PaCO2、 SpO2、pH值比較,治療后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可顯著提高護理水平,消除臨床癥狀,為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 吳鳳菊.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護理研究[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09,4(3):311-313.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3] 李青,東燕,趙婷.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