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陽
作者信息:241500,江蘇泰州,靖江市教師發(fā)展中心
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并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過程中向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初中英語教學來講,無疑是個更大的挑戰(zhàn)。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要注重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新課標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這一要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施中還需要加強對語用能力的了解,并根據(jù)教學現(xiàn)狀采取積極有效的培養(yǎng)策略。
對于語用能力的定義,我國著名外語研究專家何自然提出,語用能力就是運用語言進行得體交際的一種能力。根據(jù)這一定義可以發(fā)現(xiàn),語用能力就是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從對方的說話角度來理解別人說話的內(nèi)涵,進而理解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并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實現(xiàn)雙方進一步有效交流和溝通的一種語言交際能力(李金悅 2012)。同時,何自然還表示,英語作為外語的語用能力,它不會隨著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從他的觀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和應用并不能說明學生的語用能力和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只有語用能力的提高才是學生閱讀能力有所提升的關鍵。
就語言能力而言,教育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定義。但有些專家提出,語言能力就是指通過對所學語言的要求,熟練掌握聽、說、讀、寫的技能(韓連文 2013)。而從語用能力的定義出發(fā),學生語用能力的具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有效運用語用能力并得以提高的情況下,學生的語言能力也能得到不斷提高。結合兩者的定義可以發(fā)現(xiàn),語言能力并不等于語用能力,一個人如果掌握了語言知識(語言能力),也不能說明他能準確應用這種知識,在具備較好語言能力的情況下,若在不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說出這些語言,就會被人認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王曉丹 2011)。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具備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若不具備語言基礎,語用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展現(xiàn),若不具備語用能力,語言基礎就得不到有效施展。因此,教師需要在提升學生語言基礎的前提下,強化學生的語用能力。
英語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首先需要加強自身的語用能力,這樣才能綜合地展開素質教育,才能為人才的儲備奠定良好的基礎。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自身語用能力的強化可通過多種渠道展開,如依靠對網(wǎng)絡資源的合理化應用,多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源和材料,不斷地充實自身。同時,教育部門也需要注重教師自身素質發(fā)展對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影響,并結合學校教學實際,定期組織講座和相關的研討會,或者請當?shù)氐慕逃块T創(chuàng)建交流會,為教師營造一個能夠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在相互的交流和溝通中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能量,提高教師的教育學術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對教師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只有在教師自身語用能力有所提升的情況下,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得到充分保障,進而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教育基礎。
語言能力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前提,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基礎性知識體系的缺乏必然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無法有效開展,語用能力的應用更是無從談起。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意識,從學生的語用語言意識和社交語用意識兩個方面展開教學,這對學生語用失誤的減少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分組練習,設計不同語境,通過以上方法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黃鳳春 2012)。例如,在“It’s cold in here.”的學習和應用中,教師要求學生用這個句子造句,并要求學生在表述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如陳述一個事實(天氣情況)、表達一個請求(因天氣冷請求關上門窗)、提出一個建議(因這里冷可換個地方)等類似的語境,這樣在不同語境的轉換中,學生的語用能力就得到了相應提升。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全面了解,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并結合閱讀教學需求向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一些閱讀資源和語篇形式。教學材料并不是閱讀資源的唯一來源,教師需要在講授課本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拓展閱讀資源,充分利用龐大的網(wǎng)絡媒體,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著手,為學生多收集一些貼近生活的閱讀資源,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蛘邔W生可以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展開英語網(wǎng)絡學習,從網(wǎng)絡中查找材料,選擇自己喜歡和適合的閱讀語篇類型,學習中可隨時向教師請教,以豐富閱讀渠道和閱讀資源,促使語言輸入形式的豐富。
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來講,多媒體網(wǎng)絡輔助教學工具的應用發(fā)揮的作用巨大,而這和多媒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以及教學方式多樣化有著很大的關系。如,通過多媒體試聽課,學生能夠聽到更加地道的英語,這就促進學生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的提升,進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用能力(羅恒梅2014)。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播放英語短片錄像的基礎上,為學生布置更加合理的任務。以“道謝”為例,在影片播放完后,教師要求學生對歐美本土英語語者“道謝”的語境進行回憶,展開他們的“道謝”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原因、對誰、雙方地位、熟悉程度等情況的聯(lián)想,幫助學生就歐美國家的“道謝”語境,進而更好地應用到生活實際之中。這種通過觀看錄像來布置習題任務的模式,對學生語用意識的提高有著一定的幫助。
綜上所述,社會是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而在這個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中,它對人才的需求也會逐漸提升,并對學生的語言知識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需求出發(fā),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一個重要實現(xiàn)過程,與此同時,教師只有加強自身和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地采取有效的培養(yǎng)措施,才能逐步地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促進高效英語閱讀課堂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