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歡歡
(洛陽師范學院,河南洛陽471000)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孫歡歡
(洛陽師范學院,河南洛陽471000)
隨著科技的進步,自媒體功能已經有著強大的融合功能和碎片化表達能力,有效地推動著人們的思想,體現(xiàn)出了人類思想的多樣性、多變性、開發(fā)性等?,F(xiàn)在的高等院校都在加強制度上的建設,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媒體的特征,體現(xiàn)現(xiàn)代的教學模式,突出媒體的正面作用和完善的工作方式,積極反映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強化部門合作,有效地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事務管理的水平等,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強網絡思政教育的政治實效性。
自媒體;思想;政治
所謂的自媒體就是依托互聯(lián)網技術,通過數(shù)字連接和個人網絡傳播,給人們提供一個全新的信息生產、傳遞和接受信息的途徑和平臺,兩者之間具有交互性和及時性等特點,比如博客、微博、QQ、微信等社交工具。它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信息傳遞的流程,在一定意義上改變了人類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形態(tài),也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和過程的影響。要完全了解大學生在高等教育中所需要的,從感性變?yōu)槔硇哉J識自媒體時代在大學生心理和思想上的變化特點,有效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做出新的挑戰(zhàn),主動尋找控制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的話語權,成為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1.自媒體時代的開放性
因為自媒體有及時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不再像以往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有限制,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了與現(xiàn)代信息接觸的機會。一些教育比較發(fā)達的國家,趁機利用自媒體和大學生爭取思想上的形態(tài)領域和心理陣地,使用公開與隱秘相結合、直接與間接相結合等方式,利用網絡和現(xiàn)實相互結合,將其轉變?yōu)椤罢蚊裰骰焙汀敖洕杂苫薄ⅰ拔幕嘣钡人枷敕绞絺鬏斀o大學生。比如,有一些國家的敵對勢力一直沒有放棄利用我國的內部矛盾來進行造謠、挑撥是非等手段,在民族和宗教等教育上進行扭曲性的宣傳來誤導大學生的思想判斷,為高校開展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加大了難度。自媒體不只表現(xiàn)在網絡內容的豐富、環(huán)境開放、傳播速度快等方面,還具有個性化和隨意性,在交流中也具有大眾化和交互性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給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臺。
2.自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根據多年的實踐證明,以往的思想教育方式效率比較低,比如開會、談心、作報告等,不能很好地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自媒體是一種以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所形成的一種教育方式,能提高信息教育的含量,使得思想教育更具有吸引力。目前的計算機能模擬現(xiàn)場,讓每一位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把學生的體驗和想法、形態(tài)、神態(tài)等多方面相結合,實現(xiàn)豐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把思想教育模式化為清晰的印象讓每一個學生深記心中,為思想政治教育加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這就是自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3.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
自媒體不是和傳統(tǒng)的方式一樣只有單方面的自我表達,自媒體可以說成是一種對事物反饋的渴望,是具有交互性的,能實現(xiàn)及時的遠程信息交流。信息生產者可以和大眾之間相互交換角色,及時地傳輸雙方的反饋信息,并且能實現(xiàn)長時間的互動,有效提高參與者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自媒體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不再是單方面的灌輸,為了能更好地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雙向交流互動共享的交流方式,尊重學生的表達,讓每一位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個性,體現(xiàn)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要能改變被動的教育方式,淡化教育者在學生心中的地位,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心中的顧慮,讓學生不再被教育中所產生的巨大心理壓力所束縛,讓他們更自由、更真誠、更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抒發(fā)自身情感,拉近思想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交流溝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
4.信息的選擇呈現(xiàn)多元化與開放性
自媒體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的信息獲取途徑,同時已經成為了一種教育的載體,包括對大學生本身的思想政治意識、價值取向還有人生道德觀念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未成熟,且相對不穩(wěn)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發(fā)生改變?,F(xiàn)在的各種思想教育和文化相互交織在一起,網絡上的信息可信度較低,讓人真假難辨。這樣一來,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圍不斷擴大,相對的難度也在提高,逐漸向復雜方向發(fā)展。信息的碎片給人們的價值觀帶來了選擇,正是如何教育學生選擇的一種新難題。
5.咨詢傳播的無序性給監(jiān)控帶來的缺位
現(xiàn)在,自媒體的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看做是一個媒體。人們在網上自主發(fā)布信息,轉載微博、評論新聞,利用媒體具有的交互性和自主性,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和觀念,個人有選擇性地瀏覽海量信息,還能把對瀏覽信息的態(tài)度及時反饋在互聯(lián)網上,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觀點和理念。從論壇、社區(qū)到各種微博、微信朋友圈,媒體越來越突出現(xiàn)代人的個性化,個人的發(fā)言空間也有了交流平臺,在這種模式下的交流平臺,信息的交流具有開放性和互動性,這樣的平臺也存在著重要的缺位,那就是缺少監(jiān)管能力。在大量的信息內容里面,很多的信息缺乏考證,不知道信息的真實性,會給人們帶來重大的盲區(qū),大學生從信息中所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也會隨著信息的內容超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需求的內容,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相對于當前的自媒體時代,傳統(tǒng)的信息傳播媒介和現(xiàn)在相比較已經有了一定的界限模糊,在之前的媒體中“把關人”的作用已經被大大消弱,現(xiàn)在的大學生面臨的是社會中各種語言上的攻擊,誹謗他人、侵犯隱私、虛假信息的傳播和行為上的干擾,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6.時空交織給學生帶來的壓縮性
根據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從時空的角度來看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發(fā)展具有時空壓縮的特點,所指的就是現(xiàn)在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把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傳統(tǒng)三個不同的教育理念進行時空壓縮,全部集中在目前的社會之中。自媒體的發(fā)展就能將這三種為一體的矛盾進行無限制的放大。我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我們需要真實深刻地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過程和在此過程中所留下的烙印,這種探索就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文化在目前社會中未必是完全合理的。如何在現(xiàn)在的語境下探討傳統(tǒng)的權衡性,如何選擇昨天所作出的判斷,這類問題都會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各種困難。
由于自媒體時代的產生,人們的交往方式不再像傳統(tǒng)的那樣單一,已經從傳統(tǒng)上向著多維開放性快速轉變。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上現(xiàn)在的人們都想張揚自己的個性,都比較注重個人奮斗,所以在價值的選擇上也漸漸有了功利化?,F(xiàn)在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已經呈現(xiàn)出多元化和分散化,從最根本的道德判斷上出現(xiàn)了多維度、多標準等特點。在這種變化過程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著復雜性的變化。
1.自媒體時代學生的新聞敏感性
在信息化的潮流中,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能確定好自己的位置,做好信息方面的把關,具有選擇性地對網絡海量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對現(xiàn)在社會中的新聞要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爭取在事物剛開始萌芽的時候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事物的動態(tài)。在教育過程中,無論是輔導員、班主任還是學生干部,都要深入事態(tài)看清事物的發(fā)展,在相關的平臺上做好事件的澄清工作,比如QQ、微信、MSN、學校網站、新浪微博等交流平臺。對于學校方面要進行討論,公開事實,以消除事件帶給學生們的負面影響,對于各種流言蜚語要給予正當?shù)脑u論,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要及時回應。學校要及時準確地控制好學生討論的方向,避免一件事的走向帶來另一個極端。在對新聞的敏感性進行把關時,要做好總結,對每一次事件的發(fā)生進行綜合評估,事后觀察效果有無達到之前的預期,總結經驗和不足。
2.自媒體時代要重視現(xiàn)實和虛擬相結合
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都有著較強的階段性,我們能從意識上最大程度地判斷出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方式。根據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立足在生活之中。然而自從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就很難再立足于現(xiàn)實之中,逐漸走向了虛擬的網絡里面。網絡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也在快速地改變著學校里的老師、學生之間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深刻地影響了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心理發(fā)展。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現(xiàn)實和虛擬相結合,利用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現(xiàn)的各種載體,建立出一個全新而具有傳播良好信息功能的媒介,拓展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渠道和方法。在網絡中出現(xiàn)的不健康信息,包括有用的無用的,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等,思想工作要做到揚長補短,充分利用網絡的效益,在網上建立黨校,共建綠色網絡家園。
3.傳播陽光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高校的思想教育要從形勢上建設好的自媒體交流平臺,提倡陽光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好能借助媒體的整合趨勢,把校園的文化建設和主流發(fā)展信息相結合,實現(xiàn)信息資源和實踐資源相連接,在校園內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結合,從多方面進行探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政治修養(yǎng)和素質能力。
自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它在一定意義上改變了人類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形態(tài),也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和過程。高校要積極強化部門合作,建設良好的校園秩序,注重對大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事務管理的水平提高等。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強網絡思想教育的政治實效性,了解大學生在高等教育中的需要,從感性變?yōu)槔硇哉J識自媒體時代在大學生心理和思想上的變化特點。
[1]馬傳誼.自媒體時代微博對大學生的影響與對策[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10(9):115-116.
[2]劉社瑞,唐雙.自媒體時代微博輿情演化與應對策略[J].求索,2013,1(9):15-16.
[3]賈陸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6(5).269-230.
[4]呂杰,徐靜.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13(6): 123-125.
G641
A
1673-0046(2015)7-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