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菊(貴州省水城縣第一小學)
?
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呂春菊
(貴州省水城縣第一小學)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自習、獨立思考、閱讀、寫作、動筆等等,這些都是在后天一點一滴的積累當中逐漸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持之以恒,刻苦練習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這需要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和精神。我們在培養(yǎng)小學學生學習習慣方面要從細節(jié)入手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等。教師要從細節(jié)入手,自身方面也要做好堅持不懈,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慣;培養(yǎng);閱讀;獨立思考
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擁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并對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小學教育中的必要功課。
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具有較旺盛的好奇心。教師在進行新課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對于課文中生字詞進行標注,并對文中不理解的句子劃線并提問。在學生充分熟悉課文內容的情況下,通過學生的提問,而引出課題。通常情況下,學生會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聽得格外認真,從而使學生對該處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繼而使學生在今后自主探索學習中,獲得更多知識。同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促使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大小事物,有利于活躍小學生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細心留意身邊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給予他們大膽設想的空間,培養(yǎng)他們提出質疑的習慣。學生通過設想、質疑、提問的過程,不斷獲得新的知識,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采用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主動性。對于上課積極發(fā)言的學生,不論答案的好壞,都應給予學生積極評價,鼓勵學生課堂上積極發(fā)言,養(yǎng)成好習慣。同時,多給予學生自我表現(xiàn)與鍛煉的機會,多提一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勇敢發(fā)言。如此一來,對鼓舞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與開拓思路具有積極作用。此外,對于學生不懂的知識點,教師應對學生的提問積極回應、耐心應對,并告誡學生,有問題就得提出來。不應使得過且過,放任自流。
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成立探討小組的方法,促進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形成發(fā)散型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思考水平,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刨根問底的學習習慣。
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開拓學生眼界,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效率。小學階段,可以通過家長與教師的配合,共同引導學生課堂內外,多聽故事與兒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學生學習拼音前,家長可進行親子閱讀,熏陶學生的閱讀氛圍;學生學習拼音后,教師則可引導學生自行閱讀一些寓言故事等;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閱讀活動,如讓學生動手制作閱讀小報等,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語言知識,給日后寫作打好扎實基礎。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字詞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借助字典、詞典等輔助書,并教會學生查閱輔助書的技巧。如此一來,能有效使學生加深對生僻字、詞的印象,有利于漸漸清除小學生的閱讀障礙,繼而提高閱讀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效率。
此外,朗讀背誦課文不失為一種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好辦法。學生在朗讀背誦過程中,不僅可以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還能規(guī)范其口語,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朗讀背誦過程中,教師可提出一個或兩個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引入思考,思考與閱讀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俗話說“字如其人”,因此,學生在練習語文學習基本功時,教師應指導他們端正態(tài)度,認真書寫。如寫字時,要端正姿勢,標準握筆;認真檢查寫的字占格與間距;寫字要橫平豎直,落筆嚴謹緩慢,不可催促等。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書寫的好習慣,提高書寫水平,還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性子多半急躁,通過規(guī)范其書寫習慣,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端正孩子品行。
此外,書寫還是小學生鞏固生字詞的過程與手段,教師應遵循“少而精”的規(guī)律合理安排書寫課程,給予學生充足的練字時間,減少橡皮擦使用率,提高書寫質量。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而語文又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肩負著無比重大的責任。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日養(yǎng)成,教師應緊跟學生步伐,督促學生、指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研究出有效的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學習、自主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提問的好習慣,促使學生做一個學習上的強者,為今后的發(fā)展打好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武曉琳.淺談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J].學周刊,2011,06:62-63.
[2]李亞梅.關于小學生語文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J].才智,2014,20:55.
[3]崔洪軍.論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