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設中大學生普法現(xiàn)狀*——以湖北民族學院為例
譚艷玲董兵鋒譚晶鄧錦濤鄧葉瓊
湖北民族學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2014年是六五普法工作第四年,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從1986年以來普法教育,都是以高等制教育為重點,這些年大學生的普法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革,大學生法制教育亦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從大學生普法現(xiàn)狀分析其法制教育中的問題提出自己對如何改善大學生普法教育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法制理念;普法教育;現(xiàn)狀;措施
基金項目:*湖北民族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法制建設中大學生普法現(xiàn)狀——以湖北民族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14W016)。
中圖分類號:G641
作者簡介:董兵鋒(1983-),男,土家族,湖北巴東人,研究生,湖北民族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項目管理;譚艷玲(1994-),女,土家族,湖北巴東人,湖北民族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譚晶(1993-),女,土家族,湖北巴東人,湖北民族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鄧葉瓊(1991-),女,土家族,湖北巴東人,湖北民族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鄧錦濤(1994-),男,土家族,湖北巴東人,湖北民族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大學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肩負著民族振興和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歷史使命,然而,法律意識淡薄和法律知識欠缺讓很多畢業(yè)大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求,也無法在自己遇到問題后尋找法律救濟途徑。因此,高校大學生的普法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讓高素質人才學會保護自身的救濟途徑,這也是不斷適應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家發(fā)展的需要,更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的市場和和諧社會的需要。
一、當前大學生普法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1.這主要體現(xiàn)在大學各科教學課程安排上的疏忽。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上忽略了對法律相關課程的設置,對于非法學專業(yè)的學生,他們只有在選擇選修公共課程的時候可以選擇有關法律方面的課程,在必修的公共課程里面則沒有最基礎的法律課程,因此無法引起學生對學習法學知識和法律的關注和興趣。
2.公共課程中關于法律知識的課程設置很少,類型單一,只是設置民族法學,學習少數(shù)民族的法律文化無法滿足廣大學生對基本法律的需求,特殊的法律知識無法解決一般的法律問題和糾紛。
3.將法律知識納入思想道德教育中,使其內容極大的縮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受過一定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訓練,但在專業(yè)認知上面還存在著不足,無法對存在普遍法律盲點的實踐生活進行分析,不能滿足學生對更深知識層面的需求,從而并沒有引發(fā)學生極大的法律精神觸動,也就無法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在高校內,法制教育多以政治性質的教學出現(xiàn),模糊了大學生法律知識教育。教育形式也僅僅以課堂講授為主,以老師的獨角戲為主。由于是選修課程,很多大學生都不夠重視其重要性,抱著能結課的消極心態(tài)上課,教學形式的單一和法律知識本身的龐大,導致很多學生望而止步。教學內容的簡單化一,僅僅傳授書本知識,沒有豐富教學內容,無法吸引學生的深入學習。很多學生不了解法律,認為它只是枯燥的法律條文,主觀意識中將這門社會學科定義為很難很繁瑣,從而自動回避去了解學習。
許多大學生都以拿到學分可以結課為目的,并沒有實質的學習法律知識,學校也沒有相關的措施進行檢測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也沒有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進行測驗,大家都只是當作完成任務去學習,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使得普法效果沒有達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如果連最基本的和最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的法律都不了解,又如何談得上知法守法呢?又如何能解決法治社會中種種法律問題呢?
二、大學生的法治教育面臨的問題
隨著人類社會進一步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具備某方面知識的專業(yè)人才,而是需要更多的具有綜合性知識性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現(xiàn)實中很多從事高端行業(yè)的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很少,法律知識欠缺,即使在其專業(yè)領域內能夠如魚得水,然而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因為缺乏必要的基本法律知識導致在工作中出現(xiàn)較大的失誤或者無法適應迅速發(fā)展的市場經(jīng)濟,無法滿足法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需求,從而在求職和工作中喪失機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有來賴于法治的保障和民眾法律意識的提高,市場經(jīng)濟的誠信發(fā)展的也有賴于法制的保障,大學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在法制經(jīng)濟建設中的作用無法體現(xiàn),不利于缺乏社會經(jīng)驗大學生自身權益的保護,不利于法制經(jīng)濟的發(fā)展。
1.大學生沒有基本的法律精神。沒有對我國的基本法律進行基礎性的了解,不明白法律制定的目的、社會意義、立法精神,更沒有去認真的了解我國母法憲法的相關的法律知識和精神。
2.即使有相關的知識也僅僅是抽象的描述,沒有實際的案例讓學生去理解法律,因此,非法學專業(yè)的大學生雖然可以學習法律知識,但是不是必須的,因為他們自我感覺在實際生活中沒有需要,主觀認為法律離自己還挺遠的,“依法治國”只是政治家和法律工作者的事情。通過200份隨機調查問卷分析,學生的法律知識薄弱,法律概念模糊,對簡單行為的法律判斷力基本上沒有。在實踐中,幾乎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找兼職都覺得沒有必要與雇主簽合同,在對待法律方面的知識上,只有10%的學生會關注法律事實和參加法律活動,65%的同學一般不看法律書籍也不會買相關書籍。在對待自己被侵權后的解決方法上,超過一般的同學會選擇私了,而私了中選擇通過關系解決問題的占45%,采取以牙還牙的同態(tài)復仇法占5%,還有50%選擇無奈的放棄。在對待權與法的關系上,70%的同學認為現(xiàn)實社會中權大于法,30%的認為法大于權。因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人治”的影響和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讓很多人選擇權大于法,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讓很多人不再相信法的威嚴。
3.傳統(tǒng)的“熟人關系”仍然在大學生的觀念里根深蒂固。遇到糾紛的第一反應不是尋求法律解決途徑,而是找熟人幫忙解決。因此,在遇到侵權問題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身權益被侵犯,也就談不上維護權益。
三、對策建議和措施
1.要健全法律教育的整個體系,增加非法學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課時設置,在公共課程的選擇上增加各種類型的法律課程,開設與各科專業(yè)緊密聯(lián)系的法律知識,將法制教育與思想平等教育同等對待,不讓彼此相互覆蓋,提升非法學大學生學習各種知識的興趣。
2.要增強法學專業(yè)師資力量,鼓勵學校老師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提供更多的切合實務的知識,甚至可以將不同的現(xiàn)實案列搬入課堂,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學習。
3.改善公共課的教學評教方式,確定合理科學的學生考核體系,全面的評價檢測學生的普法知識學習。學校要加強對這些課程的檢查和評估。
4.增強法律基礎課程的時效性,真正發(fā)揮法制教育課堂的作用。首先從學院領導到授課教師都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自律精神、法律意識、法律信仰為教育目的。任課老師要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關于法律教育的思想動態(tài)和所關心的法律問題,以便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做好教學內容的取舍和內容深度、廣度適當?shù)臄U展。
1.學校在提高就業(yè)率、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同時,應該也要著力建設良好的校園法制教育的環(huán)境。其中主要的是加強“依法治?!焙蛯W生管理的規(guī)范化、法制化,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切實維護廣大師生的權益。
2.多渠道、不間斷的開展法制教育和法律知識宣傳活動。通過展報、校報、???、廣播、校園開放式法制講座、官方微博等方式營造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
3.開展豐富的法制教育實踐活動。模擬實際生活中常發(fā)生的法律問題,從而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識和鍛煉法律思維。
1.對法制教育的重新認識,大學生缺乏法律精神,對普法工作和法制教育還存在一定的誤解,高校普法教育者首先通過對憲法精神的講授,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和法律精神。
2.通過對生活中微小而頻繁的行為進行法律解讀,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解除法律離大學生很遠的誤解;提高法制觀念,規(guī)范大學生的行為,通過對大學生不懂法而產生的嚴重法律后果的分析來提高大學生對普法教育的重視。
3.內心的認同感是大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大動力,通過專業(yè)老師的講授明確權利義務關系,權利與義務在法律上是對等,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該履行相應的義務,辨證看待權與法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權力和法律關系,即權力是由法律賦予的,提高大學生對法律威信和司法公正的認同感,尊重法律和司法判決。
四、小結
從調查問卷分析和“五年規(guī)劃”普法成就看來,高校普法的重點應是提高大學生對法律的內心認同感,就像一個民族的認同感,這種法律認同感會提高大學生法律基礎能力。法制社會的建設和“依法治國”的實現(xiàn)需要更多具備法律素質的人才去建設和推進,所以改善和發(fā)展大學生普法教育已經(jīng)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參考文獻]
[1]山國利,鞏永強.淺談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2-02-05.
[2]錢紅梅.大學生法制教育研究[D].鄭州大學,2011-05-01.
[3]周瑾.基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1(02).
[4]賈瑜.淺析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J].德育,2011.10.
[5]魏芳,郭林晰.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法制教育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6).
[6]路浩東,王樹華.和諧社會視域下非法律專業(yè)大學生法制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03-26.
[7]宋婷.建國以來高校法制教育研究[D].南開大學,2013-05-01.
[8]張智.論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改善[D].華中師范大學,2005.05.
[9]徐冰.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缺失與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構建[J].改革與開放,2011-05-25.
[10]李峻.大學生法制教育研究[D].渤海大學,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