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青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自主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對于提高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通過探索小學語文課堂的雙自主教學模式,從而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自律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關鍵詞:雙自主;教學模式;小學語文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傳授知識終身受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今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眾所周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本都是緊緊圍繞課堂、教師、課本和習題四個內(nèi)容對學生“滿堂灌”,忽視了教師自主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育必須面對的緊迫問題。隨著目前語文教育的新觀點和新理念不斷涌現(xiàn)。實行和推廣雙自主教育模式成為了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最佳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
一、雙自主教學模式的概述
1. 雙自主教學模式的概念。雙自主教學模式是基于目前社會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研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包括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兩個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成為課堂教學的勸學者和助學者,幫助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得課堂教學高效流暢地進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成為學習和課堂的主體。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自我導向”的意識,在教師和同學的影響下明白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
2. 雙自主教學模式的價值?!罢Z文課程標準”當中提出:“小學語文應當立足于推動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小學生的終身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蓖瑫r還提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小學語文課堂應當將學生的進取意識與主動意識充分挖掘出來,大力倡導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模式。”從教學的層面來看,雙自主教學模式可以提供給學生學習語文的合適環(huán)境,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儲備量;從發(fā)展的層面來看,雙自主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的實踐能力,還有利于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協(xié)助學生養(yǎng)成新時代所需要的社會品質。
(1)教學價值。雙自主教學模式可以徹底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導講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可以合理、有效地引導課堂高效率運轉,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情趣。
(2)發(fā)展價值。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教學來源于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出有思考能力、行動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彪p自主教學模式就體現(xiàn)了這個教學理念。
二、雙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教師的引導。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與知識結構還不夠完善,所以其通常都難以理解學習目標的意義,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通過合理的引導,使得小學生清楚學習最終會達到怎樣的變化,讓其能夠直觀的認知學習目標,最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針對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樹立近期目標的作用顯然更為明顯。這是因為長遠目標的提升過程非常漫長,在這個過程中的提升較為模糊,許多小學生并沒有充足的耐心,由于短期內(nèi)看不到提高,動力就會受到影響,當遭遇到困難的時候非常容易產(chǎn)生放棄的心理,而近期目標相對來說更容易實現(xiàn),小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看到自身在某方面獲得的提升,自信心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
2. 教學的實施步驟。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雙自主教學模式究竟應該如何實施才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誘導學生積極發(fā)問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至真正地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地位。在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了如下教學方法步驟:
(1)創(chuàng)設意境,導人新課。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一段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開場自”,目的就是快速地吸引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集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學生完全進入教師設計導語時預想的“意境”和“角色”。如果教師能夠成功利用創(chuàng)意的導入方法,肯定能夠使整個課堂效果事半功倍。
(2)學生自學,探索知識。教師應該提供給學生預習提綱或者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學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在預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探索新知去解決問題,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帶到課堂聽教師的講解,也就是說鼓勵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聽課。
(3)自學測評,匯報交流。教師在課堂上要依據(jù)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提問和檢測,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然后在檢查的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交流自學的方法與技巧,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
(4)依學定教,合作探究。教師應該依據(jù)學生自學的情況依據(jù)產(chǎn)生、發(fā)展和應用知識的流程確定教學方法和方式,指導學生合作、交流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緊隨學生的思維,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要其主導作用引導和明晰條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會聽”和“多講”的良好習慣。
(5)練習鞏固,拓展知識。教師根據(jù)在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思路,選擇一些針對性較強的題目,讓學生去鞏固和練習,并且要引導學生評價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口頭、書面回答或者小組形式進行測試等多種形式。
(6)點評作業(yè),知識交流。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情況點評知識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使得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并且還要求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鼓勵學生善于思考和敢于發(fā)言的精神。
三、結語
在我國目前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下,我國逐步加強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雙自主教學模式切實落實了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由于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個長遠的過程,而且與課堂教學模式密切相關,不僅要求教師加強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也促進學生養(yǎng)成自我約束和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構建活躍和寬松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互動中還可以加深師生和同學之間的感情,最終全面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瑞全.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語文學刊,2014,(6):155-156.
[2]馬秀瓊.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 課程教育研究,2013,(16):51.
[3]溫麗靜. 淺談開展“雙自主”教學體會[J]. 學周刊,2012,(1):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