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龍
遼寧建筑職業(yè)學院,遼寧 遼陽 111000
?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研究
李景龍
遼寧建筑職業(yè)學院,遼寧遼陽111000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切實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途徑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一直是困擾教師的難點,如何對思政工作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來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是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對此,作者主要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途徑進行分析,以進一步確保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質量。
一、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創(chuàng)新意識
對于少數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從客體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應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當然,在此之前需要加強對幾方面的認識[1]。例如,①要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進行認識,少數民族大學生具有較為強烈的民族自尊意識,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人理解和尊重,當然,其中也會存在個別的學生心理失衡的情況,這也是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的難點。②具有較為強烈的進取心,在實際的調查中發(fā)現,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對消極的思想文化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和敏銳性,這是在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③很多少數民族都具有粗狂倔強、開朗直率的個性,這也使得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對自身的情緒控制能力較差,經常會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做出一些沖動的事情,而這些不良行為的發(fā)生將會限制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并用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來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工作效率[2]。首先,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應將人才的培養(yǎng)作為教育發(fā)展的根本,并以這個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當然,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本著大學生長遠的發(fā)展角度進行教育,并將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貫穿整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切實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效率。其次,應根據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慣、語言文化、思維方式、民族傳統(tǒng)等特征的分析,來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展開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當然,由于少數民族之間的差異性,再加上民族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性等特征,從而造成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整治教育工作面臨著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此,在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這幾方面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而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工作效率。另外,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應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學生,并將其主體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并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人文關懷,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不斷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切實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需要相關教育人員掌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再結合這些因素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率[3]。首先,教育人員應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進行了解,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多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其次,應堅持公平教育的原則,避免出現因少數民族學習能力低于漢族學生而造成教育不公平現象,將這些不利的因素規(guī)避,切實有效地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再次,教育人員應注重少數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少數民族大學生并不是學習不努力,而是對文化環(huán)境以及語言環(huán)境還比較生疏,這些都將會導致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學習上以及對文化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育人員需根據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這些特點對大學生展開相應的教育工作,才能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要途徑分析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當前在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當然,在新時期的發(fā)展下,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應展開一定的創(chuàng)新,作者認為,應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來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率[4]。首先,應注重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而且,校園活動的開展應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載體,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并且,要將少數民族文化與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有效的融合,實現相互之間的和諧共融發(fā)展。其次,應結合高校的發(fā)展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特征等來開展多元化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大學生的參與性,從而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學效果。另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注意從課堂上進行引導,通過一些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如,打破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應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精神主導作用,要注意學生主體意識,從實際出發(fā),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關心,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
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應有針對性的完善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完善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作實踐理論的研究,從實踐中去發(fā)現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缺陷環(huán)節(jié)進行完善,充分發(fā)揮出實踐理論的指導作用,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充足的保障。②應將大學生作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落實管理、教學、服務等相關工作環(huán)節(jié),切實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準備工作。
從對以往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情況來看,思政教育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思政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教育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確保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應不斷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具有堅韌的意志品格、強健的體魄、嚴謹的工作作風、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才能充分體現出一名合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水平。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在日常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正所謂: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在言行舉止中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必須嚴謹自身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因素。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開展針對性的教育,通過本文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作者主要從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的角度上出發(fā),并提出幾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策略,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質量,促進大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一誠,許海東.新時期制約少數民族大學生和諧發(fā)展的原因及其對策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
[2]曹水群,張大衛(wèi).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意義及路徑[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
[3]馬木提江.淺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S1).
作者簡介:李景龍(1969-),男,漢族,遼寧遼陽人,碩士,遼寧建筑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5-0304-02